![]()
引子
“真正的技术,该像屋檐下的石阶,被千万双脚磨亮,而非博物馆里的展品,只供少数人仰望。”
文丨熊斯思
图片丨网络
可能很多人认识上汽通用五菱这家企业,是因为一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slogan,但最近,我却从他们星光车系最新的宣传语“选择无高下、成长自有光。”这句话中,读到了一个全新的五菱、一个迭代重塑后的五菱。
如今,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野蛮生长”的高速发展浪潮期,各路玩家纷纷入场或退场,或许大部分汽车从业者自己都想不起来,到底这个产业的竞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质变味、忘记初心的——新技术名词层出不穷、营销套路猝不及防,尤其是市面上越来越多为了争夺眼球而堆砌参数的车型,却鲜少有人真正沉下心思考:这场中国汽车工业的能源革命,仅仅只是体现在产品上吗?
站在上汽通用五菱全球首创的岛式精益智造工厂中央,我仿佛找到了答案!
![]()
虽然五菱造车起步相对较晚,但这家偏隅一方的车企却从来不缺爆款产品和网络知名度:五菱之光曾因产品技术过硬,被车友冠以“秋名山车神”美誉;宏光MINI EV车型更是成为年轻人竞相装扮的潮流大玩具;而五菱的经销商渠道和营销团队,也都一直是令友商羡慕和害怕的存在。或许是柳州的山水,养育出了人们更纯粹的职业素养追求,也让一代代五菱技术专家们,找到了肥沃的发展土壤。
过去六年,行业风向不断剧变,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一种尝鲜的选择变成了家庭的刚需,市场竞争也从拼配置、比价格进入到了“精耕细作”的技术深水区。消费者变得愈发理性和成熟,不再轻易被花哨的宣传所迷惑,他们对产品的品质、性能、安全性以及智能化体验,都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用户不再满足于“有车开”,更追求“开好车、开得爽”,对安全、智能、能效的要求也愈发具体。
![]()
这也成为五菱下定决心砸重金打造岛式精益智造工厂的缘由:依托于全局式运营数字化管理平台(EODP)和AI运营大模型(EOAI),280余台工业机器人组合成16座无人岛,形状功能不一的无人物流车AGV搭载着各式零部件,按照既定轨迹和要求,在生产岛之间有序穿行。通过智能岛式柔性制造,可以将多品种交替、个性化装配、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时间进一步高效节约。
自2023年投产至今,岛式工厂的车型兼容数量已达20个以上,实现制造效率提升30%、单台制造成本下降31%、零件装配精度达0.1mm、物流效率提升80%、自动化率提升50%,且100%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追溯等。
![]()
![]()
而在布局岛式工厂的同时,五菱还前瞻性的提出“一二五工程”和新“三化”变革,建设了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并打造纯电、混动两个百万辆级产品规模,并引入配套上下游企业以构建5个百亿元级新兴产业集群,即能源系统、电子电控、智慧电驱、智能移动机器人和商业创新等。以电智化重塑产品内核,以数字化重构产业生态,以全球化重划增长边界,助力五菱这家企业的“全面向上超越”。
![]()
一路走来,五菱没有沿着“高端化”的惯性轨道狂奔,而是用一套自洽的逻辑,重新定义了技术创新的终极目标,不是简单的跟随市场,而是让普通用户也能享受到电动化、智能化的便利。当行业争论“高端化”的捷径时,五菱选择扎根用户场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触摸到电智化的红利。
正是这份对“初心”的坚守,成为我时隔多年再探访五菱之后,最欣慰和动容的地方。
01
安全普惠可以两全
其实汽车行业里长期存在一种隐性的共识:高端技术与大众市场似乎天然存在鸿沟,安全性能的极致突破也往往意味着成本的飙升。但五菱的“天·灵·神”技术体系,正在尝试瓦解这种对立。
![]()
在技术分享会现场,我们能深切感受到五菱对“技术普惠”的执着坚守。从技术分享会现场的“天·灵·神”技术体系解读,到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里的极限测试场景,再到岛式智能工厂中高效运转的生产线,五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深层逻辑。
“天·灵·神”技术体系绝非抽象概念,公司总技术官、技术中心总经理刘昌业博士在分享会上明确提到,这套体系“从智造架构、智能模块到三电核心部件,构建了强大而全面的创新体系力”,目前已申请1517件专利,搭载于22款车型,带动65家生态伙伴共同发展。
![]()
“天”系作为基础架构,通过“天菱模式”的岛式精益智造工厂和“天舆架构”的全面落地,既保证了制造精度,又实现了车型快速迭代,为不同价位、不同场景的产品提供了灵活底座。这种高效、灵活的架构能力,从源头降低了技术落地的成本门槛。
在此基础上,“神”系以神炼电池为核心构建安全护城河,其研发逻辑很明确:当多数企业将“针刺不起火”作为安全终点时,五菱却从用户暴雨磕碰电池包的真实经历出发,构建了“五零安全”体系,从0自燃、0侵入到0进水、0扩散、0泄漏,每个指标都对应着具体的生活场景,让“安全”不再是高端车型的专属。而神炼电池4.0的800V超充、无线BMS等技术,以及神炼电池M实现的1000km+续航,更是在安全基础上,进一步拉平了大众车型与高端车型的技术差距。
![]()
“灵”系的智能模块,则把“普惠”延伸到了智能体验的层面。灵眸辅助驾驶推出基础版、标准版、进阶版、旗舰版四个版本,从支持AEB+ACC的基础功能,到能实现“车位到车位”城区领航的高阶辅助,覆盖了从8万级到15万级的车型,让不同预算的用户都能享受到匹配自身需求的智能辅助。灵语座舱通过“1+N”AI中枢大模型,将八大方言识别率做到95%、口音识别率99%,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李天辉笑称“下一版本要把柳普加进去”,这本质上是让智能交互跨过语言门槛,让更多人能用、会用。灵犀动力3.0是以“普及2L油耗”为目标,通过十合一集成电驱、环瀑式油冷等技术提升效率,灵犀动力4.0则让15万级车型也能拥有30000rpm的性能,核心都是让节能、强动力不再依赖高价。
![]()
这套体系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它不是单一技术的堆砌,而是通过架构降本、核心技术提效和智能体验下沉的组合,让每个环节都为“普惠”服务,最终实现高端技术的大众化。
02
从场景痛点反推技术创新
五菱的技术创新,始终盯着一个原点,那就是用户在真实场景中遇到的麻烦。刘昌业博士在分享会上提到,2016年推出的宝骏E100,正是基于“城市出行中80%的车辆乘员不超过2人,90%的日里程不超过35公里”的洞察。这种“从问题出发”的研发思路,在三年后的今天愈发清晰。
![]()
灵眸辅助驾驶的进化很能说明这一点。技术团队发现,批发市场商户每天要在固定路线往返5-8次,便开发了“城市记忆领航”功能,支持最长100公里路线记忆,帮助经常往返固定路线的用户轻松驾驶;针对宝妈等用户在商超停车的难题,推出“代客泊车”功能,车辆能自主漫游找位,首批覆盖20个城市的商超地图。用户麻烦在哪里,技术就跟进到哪里,从用户场景到技术功能逆向研发,让智能不再是脱离实际的参数,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
灵犀动力的迭代同样聚焦用户痛点。用户反馈“电混车型馈电时动力衰减”,团队没有简单增加电池容量,而是通过高转速转子技术和环瀑式油冷系统,实现馈电状态下2小时连续加速239次无衰减;针对商用车用户“拉货费油”的困扰,开发专用增程系统,满油满电续航1000km,百公里油耗4.3L,每年能为用户节省至少9000元。这些创新不是为了刷新参数,而是实实在在地争取做到开得顺、用得省。
![]()
神炼电池的研发更是如此。一次工程师在暴雨中遭遇电池包磕碰的经历,让团队意识到,电池的安全设计必须直面用户最真实、最恶劣的用车环境,不能只在实验室达标。从45厘米水深连续通行到碎石、铸铁井盖刮底,从多面五针刺到200℃热箱考验,所有验证都瞄准的是用户可能遇到的“极端时刻”。五菱以“用户麻烦”为研发起点,技术创新始终没有偏离实用的本质。
03
用生态合力降低普惠门槛
想让普通老百姓也能用得上、用得起新技术,实现真正的技术普惠,关键就在于把创新的成本降下来。而五菱的“一二五”工程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办法。
以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为引领,五菱联合8位院士、50家生态伙伴、5000余名研发工程师,投入346亿元,形成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加速了技术突破,更带动了能源、电子电控等五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本地配套率超63%,年产值达660亿元。产业链的紧密协同,直接导致了单个技术的落地成本降低。
![]()
同样的,这种产业合力也体现在市场上。目前五菱新能源累计销量达275万辆,全球前三,出口10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超115.82万辆,国内新能源渗透率达52%,商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连续3个月超20%。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技术普惠带来的市场认可。
![]()
新能源浪潮高速发展的这几年,足以让一个行业换道超车,也足以让一家企业沉淀出自己的技术哲学。而我们通过上汽通用五菱的实践证明,电智化的终极目标不是制造奢侈品,而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平等享受技术进步的红利,这或许也是中国汽车产业最该坚守的“初心”。
魏建军说的“车圈恒大”,到底在影射谁?
车为何部委要查”0公里二手车“?因为我们都会变成受害者!
从爆漆到召回:沃尔沃的”安全招牌“还能撑多久?
邦邦星选商城已上线,戳下图直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