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每个村都有守村人!山海经记载:白日痴傻无人问,夜晚仗剑斩妖魔

0
分享至

在很多人眼中,那些终日在村头游荡、言语疯癫、身形邋遢的人,不过是命运不济的“傻子”。

可在老一辈的口耳相传里,他们却是村子最不该被忽视的守村人。



民间传说里,他们是替村子挡灾的前世罪人,是土地公转世,更是《山海经》中自损魂魄,镇压邪祟的镇灵人。

守村人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村子里, 一个脏兮兮的身影,慢悠悠从田间走回村口,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民谣。

他一只鞋带松了,却毫不在意地拖着脚步,偶尔还会猛地蹲下去摸一把泥,塞进怀里,笑得像个捡到宝的孩子,村里人都叫他“傻子”。

这样的存在,在很多村庄里并不少见。

白天他们疯疯癫癫,说话断断续续,一到夜里,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有人说,半夜看见他站在村头桥边,对着黑黢黢的林子念着什么,还时不时比划两下;

也有人说,有次路过乱坟岗,远远看见他拿着一把破铜剑,在地上划来划去。



有人将其称为“守村人”,他们不是真疯,也不是真傻,而是以痴愚为面,隐匿神通于世,日守人间烟火,夜斩妖魔邪祟。

在不少地方的传说中,“守村人”还有许多别称,比如“镇灵人”、“地仙”,更有甚者将他们视为“天罚之下的赎罪灵”,在尘世中偿还命债,借此护得一村安宁。

在《山海经》中,就多次提及一种“魄减之人”,即三魂去一、七魄去二之人,名曰“痴灵”。

传说中他们原是修行失败或前世孽重之人,为求得轮回再生,只能以痴傻之身,守护某处灵气汇聚之地,待百年之后神灵来引,方可脱身轮回。

其实这些守村人从不主动招惹是非,更多时候,他们反而格外本分。

你若细心观察便会发现,他们几乎从不伤人,不偷不抢,偶尔在集市口捡了东西,还会傻傻地守在原地,等人来认领。



他们记性出奇地好,谁家老人生病,哪家小孩取名,红白事中谁哭得最伤心,他们都记得一清二楚,有时比村支书还清楚。



只要村里办事、出殡、摆祭,他总会悄无声息地出现,不声不响地在一旁忙活着。

“别看他傻,他认得谁家祖坟在哪儿。”

“那年大旱,他在老槐树下扎了个草人,晚上就下雨了。”

“他一笑,地上的猫都不敢叫……”

这些半真半假的传闻,在村里流传,就这样渗进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中。

村里的“傻子”,总是被怕、被笑,却又离不开。



我们在笑他们疯癫的同时,也把希望托付在他们身上。

哪怕早已步入电灯电话、楼房轿车的年代,很多人依旧愿意相信“傻子能挡煞”。

那不是信他真的有神通,而是相信他一直都在,不论年景好坏、风雨雷电,那熟悉的身影,总在那里。

守村人守的,不只是村子,更是人的年岁。

他们守的是那块地、那口井、那棵老槐树下的黄土气。

他们像村庄的旧柱子,歪了,却还撑着屋檐。

很多村子正在消失,年轻人都进了城,田荒了,屋塌了,井枯了。

可你若再回去,还能在村头看见那个人,他还在画圈、在哼歌、在念着没人听得懂的咒语。

他不曾离开,也不会离开。



即便整个村子只剩下三五户人,守村人也还在。

他们不需要什么社保,不用工资卡,也不上网,他们的世界,就是这一方土地。

他们不懂世界变了多少,也不关心自己成了谁口中的“神人”“煞神”,他们只是傻傻地、执拗地,守着。

也许再过二十年,村子会彻底变样,那些泥路变成水泥路,戏台变成会所,祠堂改成仓库。

只要那傻子还在,就还有人记得:这里,曾有个村庄。

村庄在,乡愁在;守村人在,根就在。

“人世熙熙,皆为利来”,而他们,是那个时代里最不“利”的人。

可偏偏是他们,用不变的姿态,守着最柔软的角落。



他们不知道自己守住了什么,但我们知道。

他们守住了我们最怀念的过去,最不舍的故乡。



每一个被唤作“守村人”的背后,说到底都是一个苦命人罢了。

他们或许是被遗弃的婴儿,或许是因为一次高烧后失去了语言能力,也可能是因为母体营养不良而终身迟钝。

他们不是天选之人,更不是神的后裔,而是被生生“漏”下来的那一群人。

相声演员出身的学者梁宏达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提到:“所谓的守村人,本质是被遗忘的弱者,需科学救助而非神化。”

这句话说得很重,也很准。



在旧时农村,尤其是偏远的山乡村寨,医疗匮乏,教育缺失,血缘杂居,往往导致各种先天缺陷与疾病高发。

在那些家徒四壁的农户眼里,一个智力有问题的孩子,不是可以被治疗、被干预的对象,而是“天生傻”、“命里带煞”、“老天的安排”。

他们常常被归入“五弊三缺”之列,鳏、寡、孤、独、残,缺钱、缺命、缺权

他们多半一生不婚,也无人愿娶。

他们的父母在他们年幼时便被病魔夺走,或干脆一出生就被遗弃。

他们住在村子最边缘的破房里,夏天漏雨,冬天漏风,一日三餐靠街坊邻居施舍或拾荒为生。

可就是这样一群人,在村里从未被完全“踢出”集体。



他们看似与世隔绝,却又始终隐隐地“连着”整个村子,有人说,是因为他们“不正常”,容易“通灵”;有人说,是因为他们“少了一魂二魄”,容易“走阴”。

在旧时的村庄中,人们对“异常”的恐惧远远超过了理解。

一个孩子不会说话,不会写字,便被认为是“鬼附体”;一个人不愿成家、不愿说话,便被认为是“地仙托世”。

他们的贫穷被称作“命薄”,他们的沉默被称作“修行”,他们的孤独被称作“护村”。

人们用这些玄妙的说法,掩盖了一层又一层的社会结构问题,这些问题,在城市里或许有解,但在乡村里却成了“宿命”。



你若去问一个上了年纪的村民,为什么村里的“傻子”这么多,他可能会轻描淡写地说:“我们这地方山多水怪,孩子生出来就是多灾多难。”

可他不会告诉你,那些孩子的母亲有一半是“童养媳”,有一半是因早产难产而精神受损;那些孩子的父亲,有的是酒鬼,有的是亲表兄弟。

他们不会告诉你,在那个年代,很多家庭是因穷而亲上加亲,盼着“多一张劳动力的嘴”,却无力承担一个“问题孩子”的未来。

他们更不会告诉你,村子里很多人心知肚明,却都选择了缄口不言,只因这是“别家事”,不关己身。



就像有人把星星当成逝去亲人的眼睛,有人相信猫狗能见到“那边的世界”,人们愿意相信傻子是“镇煞”。

因为这能让他们内心好过一些,好过于承认自己身边有那么多无法被挽救的人生。

那一个个站在村口、坐在坟头、哼着不成调的小调的“傻子”,不是神。

他们是人,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只是被命运分了叉。

【免责声明】: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当色情行业赚不到钱时,经济真的该警惕了?

当色情行业赚不到钱时,经济真的该警惕了?

流苏晚晴
2025-09-17 18:05:22
我成了富婆母女的私宠,在她的四合院风生水起

我成了富婆母女的私宠,在她的四合院风生水起

谜想计划
2023-10-08 10:17:36
马英九:若大陆统一台湾的手段不和平,过程不民主,台湾人不接受

马英九:若大陆统一台湾的手段不和平,过程不民主,台湾人不接受

近史谈
2025-08-23 14:31:59
西甲公布各队薪资上限,皇马高达7.6亿欧,比巴萨多4亿

西甲公布各队薪资上限,皇马高达7.6亿欧,比巴萨多4亿

雷速体育
2025-09-19 19:53:23
是个人选择还是另有隐情?35岁男子回乡“崖下洞居”惹争议!|封面深镜

是个人选择还是另有隐情?35岁男子回乡“崖下洞居”惹争议!|封面深镜

封面新闻
2025-09-19 00:16:16
刘震云:世界上有3件事最愚蠢:一是把钱借出去,等别人主动还...

刘震云:世界上有3件事最愚蠢:一是把钱借出去,等别人主动还...

清风拂心
2025-08-21 17:15:06
林依晨二胎产后3个月复出,镜头前瘦到脱相,腋窝黑色沉淀还未褪

林依晨二胎产后3个月复出,镜头前瘦到脱相,腋窝黑色沉淀还未褪

蒂蒂茱家
2025-09-18 19:33:47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新剧被指辱华,这一次,没有谁能救得了她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新剧被指辱华,这一次,没有谁能救得了她

叨唠
2025-09-20 03:10:41
动真格了!劳务派遣新规落地,体制外、编外人员何去何从?

动真格了!劳务派遣新规落地,体制外、编外人员何去何从?

搬砖营Z
2025-09-18 17:52:06
俄罗斯再度示好,百年前的欠条,至今未还,中俄关系再起波澜

俄罗斯再度示好,百年前的欠条,至今未还,中俄关系再起波澜

诗意世界
2025-09-19 17:41:43
86岁李双江和梦鸽游新疆,两人十指紧扣好恩爱!儿子李天一变低调

86岁李双江和梦鸽游新疆,两人十指紧扣好恩爱!儿子李天一变低调

小咪侃娱圈
2025-09-18 10:55:09
再见了!市区百年地标被彻底拆平!天津人最后的老念想,终究还是没了!

再见了!市区百年地标被彻底拆平!天津人最后的老念想,终究还是没了!

天津人
2025-09-19 21:09:27
菩萨告诫:蛇不轻易进屋,进屋总会发生这三件大事,定要留意!

菩萨告诫:蛇不轻易进屋,进屋总会发生这三件大事,定要留意!

萧竹轻语
2025-09-09 19:56:48
1988年授上将的17位将军,已经去世16位,唯一健在的是谁?

1988年授上将的17位将军,已经去世16位,唯一健在的是谁?

红色先驱
2025-09-18 19:45:05
真正的社会底层是啥样?网友:本就是打工的,只是恰巧读了几年书

真正的社会底层是啥样?网友:本就是打工的,只是恰巧读了几年书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7 00:10:10
口交不入刑,教材当废纸:丹阳案背后的黑色幽默

口交不入刑,教材当废纸:丹阳案背后的黑色幽默

有戏
2025-09-17 17:48:36
张学良向好友溥杰坦白:我和你妻子发生了关系,溥杰:我无所谓

张学良向好友溥杰坦白:我和你妻子发生了关系,溥杰:我无所谓

百态人间
2025-09-10 16:01:34
香港情侣在5平米廉租房中的一幕,彻底撕开了穷人最心酸的遮羞布!

香港情侣在5平米廉租房中的一幕,彻底撕开了穷人最心酸的遮羞布!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2025-09-12 14:21:16
高调离婚后又要复合?内娱第一笑话

高调离婚后又要复合?内娱第一笑话

创意社V
2025-09-04 10:46:45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2025-09-20 04:23:00
海东倾
海东倾
发呆时候的碎碎念
465文章数 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家居
亲子
手机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亲子要闻

每年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新规出台

手机要闻

小米 17 Pro 系列手机用上 L 型电池,背屏斥资 10 个亿打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