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记当年在中国美院求学时,常揣摩《书法报》所刊沃兴华先生的临帖专栏,笔墨间那股雄浑郁勃之气,早已如碑石般镌刻在我心底。那是遥远的仰慕,也是无声的指引。及至后来因“流行书风展”获奖之机,方得以亲近先生,从此常蒙教诲。先生待后辈,肝胆相照,言必中的,从不虚饰。那掷地有声的叮咛至今犹在耳畔:“趁年轻,多写大字,多创作大作品!”先生常说,写大字方能锤炼胆魄,放大格局,让笔下的生命感在空间张力中激荡,且书大字极需体力,年长则必气力不济。这何止是技法上的提点,分明是叩击心灵、提振胆魄的箴言!
![]()
之后我调入湖南美术出版社,甫一到任,便迫不及待赴沪向先生报告并求得支持。不曾想,先生竟将已交付沪上出版社的一部书稿毅然索回,托付于我。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令我激动,也自此开启了先生与湘美社的深厚书缘。《从创作到临摹》《中国书法史》《书法技法新论》……一部部扛鼎之作次第付梓。翻阅先生书稿,字里行间常能体会他“入古出新”的执着——他强调深入传统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寻找个性表达的独特语言,要敢于“破茧而出”。更难忘怀的是,先生慨允出任湘美版《书法练习指导》主编,先生的倾力支持,如春风化雨,泽被深远。
先生一生,腕底波澜壮阔,笔下开一代风气。其书,于碑碣摩崖之苍莽中汲取魂魄,在简牍残纸之天真里悟得生机,熔铸古今,自出机杼,终成其郁勃奇崛、撼人心魄的独特风骨。这正是先生毕生倡导的“碑帖融合”之路,他教导我们,要在金石碑版的厚重雄强与民间书法的灵动率意间,找到时代精神的共振点。其学,探幽索隐于书史长河,钩深致远于理论丛林,著述等身,皆为后学立下不可绕行的学术路标。
![]()
大约七八年前,由先生与抗美师、曾翔师提名的“当代中青年代表书家个案研究会”展览在成都杜甫草堂举行,晚间齐聚冷柏青兄工作室欢聚,柏青有心,安排丝竹助兴,我与陈胜凯兄分献丝竹,沃师兴起亦大笑操琴,众皆欢愉。其时,始闻先生身体违和。此后数年,先生病情虽似平稳,诸生多不忍加以叨扰,心中总存一份“吉人天相”的祈望。直至去年从肖文飞兄处得知先生情况不佳的消息,心急如焚。十余位学生自发轮番赴沪探望、陪侍,奈何世事羁绊,终难久留。去年六月一日,我抵沪,得侍先生病榻两日。其时先生清减甚多,然神思尚明,交流无碍。
仍记得给他刷遍那些他笔下的书法视频时,沃师眼里闪动着孩子般纯粹的欢喜;也记得在病房里那顿简单却无比珍贵的午餐;更记得他说书法史需要重新梳理,按书体分类研究……
![]()
今年五月二十七日,我赴上海参加全国第二届小品展开幕式,随即赶往东方医院。先生已在ICU,师母本虑及探视不便,见我执意恳请,终向医院求得通融。身着密实的防护服,随师母踏入那片寂静。先生已意识模糊,我俯身耳畔低语,千言万语凝噎于喉……却见一滴清泪,缓缓自先生眼角滑落。前几日师母微信告知先生再度抢救,我们只能屏息祈祷,祈愿上苍眷顾。
今朝噩耗终至,长空星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之教,如墨入纸,深沁吾辈心髓。先生常言“书法贵在写出真性情,表达真生命”,其言其行,莫不如此。
沃师,此际万千悲思,难述万一,唯愿您于彼岸墨香永沐,得大安息。您的字,您的书,您的教诲我们将永铭于心;您朝乾夕惕,上下求索、不教一日闲过,以及那“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创作精神,将永在尘寰,照耀我们踽踽前行的笔墨长路。
![]()
![]()
![]()
![]()
![]()
![]()
![]()
![]()
![]()
![]()
![]()
![]()
![]()
沃兴华(1955年5月—2025年7月16日)上海人,知名书法大家,中国书法教授、艺术理论研究者。生前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
他在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79年破格攻读古文字学硕士并留校任教,1994年晋升教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长期在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其研究涵盖中国书法史、敦煌书法、金文书法等领域,提出“形式构成”创作理论,强调书法形式与空间造型的关系。沃兴华在学术成果方面成绩斐然,截止2024年,共出版《中国书法全集・秦汉简牍帛书》《书法技法通论》《书法创作论》《形势衍》《从创作到临摹》《敦煌书法研究》《金文书法》《碑版书法》《米芾书法研究》《书法问题》等三十余部专著。还主编了《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书法练习指导 (实验)》,参与编著《金文大字典》等 。曾主持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流行书风展,并在国内外举办多次个人书法展。他既是学者,亦是书法界的“颠覆者”——以“形式构成”理论挑战千年书写传统,在赞誉与争议中重塑当代书法的美学疆界。
![]()
![]()
胡紫桂,自号古铁,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美院湖南校友会会长,全国七十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中国标准草书社社员,一级美术师。曾获首届中国书法最高奖——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提名奖,首届全国书法小作品大赛金奖等;策划、主编书法美术类图书数百余种,曾获中国出版最高奖——第四届中国政府出版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