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则交通事故通报,让我心里挺不是滋味。
一位姓陈的司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驾车出门,结果发生了严重车祸:
车子直接冲上人行道,撞上了树。
10岁的女儿手臂骨折,5岁的儿子内脏受伤,车辆几乎报废。
但最让人揪心的是——
这场事故,其实本可以避免。
![]()
根据通报,陈某在中午喝了酒,下午照常开车,而且不是一个人出行,而是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
这不是对危险的无知,而是对规则的轻视。
是成年人该有判断,却选择无视。
事故发生后,血检数据显示:
他的酒精含量,远超醉驾标准。
我们不能不问:
一位成年人,难道真的不知道酒后不能开车?
还是说,他觉得“带孩子出去溜一圈”,没关系?
![]()
更令人遗憾的是,两个孩子在车里,没有任何安全保护措施。
没有安全座椅,没有安全带。
这不是小失误,而是严重的疏忽。
你要知道,刹车那一秒,大人都可能头撞车窗,更别说孩子了。
孩子身体脆弱、反应慢,一次撞击的后果,可能就是一生的隐痛。
最终的结局我们都看到了:
孩子受了伤,司机也将面临法律处罚与驾照吊销。
但比处罚更沉重的,是这个父亲要背负的愧疚。
![]()
很多事,不是非要发生之后,才值得我们去反思。
出门前,能不能不喝那一口?
孩子上车,能不能多系一个扣子?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动作,可能就是救命的一步。
很多人总觉得:“没那么倒霉。”
可真倒霉的时候,一秒都回不了头。
酒驾本就是违法行为。
可当违法的同时,还伤到了自己的孩子,
那种内疚和痛苦,远比任何法律惩罚更难熬。
![]()
人到中年,最怕的不是自己吃苦,
而是别人替你吃苦,尤其是你爱的人。
每年到了暑期,出行多了,关于酒驾和儿童乘车安全的新闻也总会多起来。
这些新闻不是“吓人”,也不是“讲大道理”,
它们就在那儿,只等我们自己有点数。
不要把酒驾当作一次“侥幸尝试”。
不要把孩子的安全交给“经验判断”。
别让规则成为“后悔清单”上的一项。
守住基本的出行规范,
不是对谁负责,
而是对整车人、整个家庭的交代。
对别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这条通报,不需要拔高、不用猎奇。
但你看到它的时候,心里应该有点数:
下次带孩子出门,
能不能不喝那一口?
能不能多扣一个安全带?
能不能提醒身边人,也这样做?
这是给别人的安全,也是给自己的平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