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6年的时间,从一个烧火打杂的小和尚,逆袭为少林寺的掌门人,释永信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个升迁速度,简直比得上坐火箭。
这个逆袭背后,又有些什么样的情况呢?
原来,早在1981年的时候,释永信的师傅,也就是寺庙的住持行正法师,就已经身患眼疾,行动不便了。
而在这期间,看着非常老实本分的释永信,其实心里早就盘算了一个大局。
![]()
他的野心,在行正法师还没有圆寂,就已经一步步彰显了出来。
趁着大师对自己的信任,以及自己作为跟大师一起去外面游历学佛的随行徒弟,释永信,可谓把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用到了极致。
1982年,电影《少林寺》上映,少林文化迅速蹿红大江南北。
各地观众和佛法信徒,都纷纷来到嵩山,想看一看影片中少林寺的模样。
当时,很多媒体和记者都来到少林寺访问。
而当时行正正大师因为身体不便,就派了徒弟释永信接待记者。
让大师没想到的是,当时22岁的释永信,竟然以少林寺住持的身份自居,回答记者的各类问题。
是不是住持不重要,让外界觉得我是才重要。
不得不说,释永信这个脑子和胆略是真的过人。
一边是年老体衰的师傅,一边是按捺不住的野心。
释永信小心翼翼的在中间权衡着利弊,寻找着成为寺庙掌门人的突破口。
而现在的记者采访,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所以这次采访结束后,嵩山少林寺二当家和未来住持的身份,就落到了释永信的身上。
在寺庙里,对着行正大师的教诲,左耳进右耳出,各种阴奉阳违。
![]()
在其他和尚面前,俨然把自己当成二当家的身份。
1983年,释永信就利用大师徒弟的身份,在帮大师看库房的时候,趁大师不备,将少林寺祖传的珍宝“法卷”,收入自己的囊中。
不仅在权力未来掌门人的宝座上未雨绸缪,在经济上也各种不落下。
加上当时少林寺电影的火爆,释永信更是从中看到了商机。
于是,他给少林寺制定了门票。
同时,组织寺庙里的武僧,在各地游客来寺庙参观的时候,表演各种武术,诱导香客们投入香火钱。
![]()
利用少林寺电影的爆火,释永信轻轻松松把门票钱和香火钱做成了商业链。
可这点钱对于野心勃勃的释永信来说,太微不足道了。
随着是少林寺的声名远扬,他逐渐有了成立公司,利用少林寺的名气,建立商业帝国的想法。
首先,他利用少林寺的商标,成立了各种实业公司,以及与佛法开光等相关的周边产品小工厂。
几年下来,释永信利用“少林寺”这三个字,注册了600多个商标。
商业版图,从酒店,房地产,到旅游,到开光工艺品工厂,到电子商务,到国外洋信徒们帮他建立起来的少林寺分庙,到武术学堂,少林书院,讲座等等。
![]()
一共成立了几十家公司,其中他名下直接控股的公司就有18家。
![]()
1987年,行正大师圆寂。
这对释永信来说是个好机会,他等这一天很久了。
他利用舆论的助力和狼子野心,堂而皇之顺利登上了少林寺掌门人的宝座。
而从一个打杂的烧火小和尚,逆袭为寺庙的掌门人,释永信,仅仅用了6年的时间。
并且成为从行正大师到现在连续30多年历任的唯一掌门人。
至此,他够到了自己想要的社会地位,名望和声誉,还有源源不断的丰厚的财富。
身家数十亿,出门豪车接送,有人弯腰替他穿鞋。
身上一件袈裟和佛串,都是价值连城。
政商界的重要人物,还有很多有头有脸的明星,都是他的左上宾。
可以说,释永信比狂飙里那个主角还要得瑟。
而他从一个青涩的18岁小和尚,用6年的时间坐上掌门人的宝座,直到成为今天数十亿身家的佛家大佬,这背后,果然是有情况,有手段的。
其实,这个过程当中,他就已经无数次的存在经济问题。以及违反佛教清规的纪律问题。
只是因为他的权力和财富太大了,所以尽管在10年前被举报,也依然能够压下来。
可他貌似忘了那句老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