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上闹得挺大的事儿,就是美国那边又开始针对中国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事儿发难。话说2025年7月21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一次公开场合直截了当地说,下轮中美贸易谈判得把中国从俄罗斯和伊朗进口石油这事儿摆上台面。他点名中国是这些受制裁石油的最大买家,还暗示可能动用二级制裁手段,关税能拉到百分之百。这话一出,全球能源市场都跟着晃了晃,因为大家知道,中国买的这些石油量不小,直接影响俄罗斯和伊朗的经济命脉。
![]()
贝森特这番话背景挺复杂。美国从2022年俄罗斯乌克兰冲突爆发后,就对俄罗斯石油出口设了价格上限,60美元一桶,超过这个数就得挨罚。中国和印度成了俄罗斯石油的主要接盘手,2023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创了纪录,平均每天超过200万桶。伊朗那边,美国从2018年退出核协议后,重启制裁,伊朗石油出口靠的就是中国这些买家,2024年中国进口伊朗石油量占伊朗总出口的九成以上。贝森特想通过威胁,逼中国停手,这样就能切断俄罗斯军费来源,加快乌克兰问题的解决,顺带收拾伊朗这个老对手。
![]()
美国这招其实不是头一回了。早在2024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针对处理伊朗石油的中国银行可能施加制裁,但执行起来没那么狠,因为中国用的是小银行和影子舰队 tanker,转船再转船,避开西方追踪。俄罗斯石油也一样,中国用人民币结算,通过非主流渠道绕开美元系统。贝森特这次强调国家安全,意思是贸易谈判不光谈关税,还得掺和能源合作,这就把事儿升级了。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推行美国优先政策,对中国视作头号竞争对手,想通过削弱中俄伊联盟,集中火力对付中国。
贝森特话音刚落,没过一天,7月22日,中国代表就出现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和俄罗斯、伊朗官员开了会。这次会晤重点聊伊朗核问题,还有反对单边制裁的事儿。三方代表交换了文件,确认了立场,中国这边特别重申维护伊朗正当权利,反对某些国家搞单方面封锁。伊朗核协议从2015年签到现在,磕磕绊绊,美国退群后,伊朗核设施数据成了焦点,这次会晤就是为了协调应对潜在制裁。俄罗斯分享了自家经验,伊朗提供了最新数据,三方同意继续多边磋商。
![]()
中国这步棋走得稳当,直接用行动回击美国压力。外交部7月23日在记者会上回应,说中国主张通过沟通减少误解,继续根据自身需求开展能源贸易。发言人郭嘉昆点明,中国能源进口基于互利,不受外部干扰。这话听着温和,但实际就是在告诉美国,别想单方面主导全球能源流动。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帮了俄罗斯稳住经济,伊朗也靠中国出口维持军费。2024年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量达创纪录的180万桶每天,尽管美国多家中国炼油厂,但影子舰队让贸易照常进行。
![]()
美国威胁的逻辑是想一箭三雕:压中国,帮乌克兰,顺带孤立伊朗。但现实中,这招效果有限。中国能源需求巨大,2024年石油进口总量超5亿吨,俄罗斯和伊朗占了大头,便宜又可靠。停买的话,中国得转向中东其他产油国,价格上不去划算。美国自己石油出口虽多,但对中国来说,地缘因素和成本都得算账。贝森特威胁百分之百关税,但实施起来得看盟友配合,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石油限价执行得松松垮垮,印度土耳其也继续买。
中俄伊合作不是一时兴起。从2021年中伊签25年全面合作协议,中国投资伊朗基础设施,换取石油供应。俄罗斯那边,2022年后贸易额翻倍,2024年达2400亿美元,能源占七成。中国用人民币结算,帮俄罗斯避开美元制裁。伊朗核问题上,中国一直推多边对话,反对美国单干。7月22日德黑兰会晤后,三方备忘录约定后续跟进,这就等于在告诉美国,合作不会因为威胁停摆。
![]()
美国霸权主义这几年碰壁不少。特朗普上台后,想重振美国影响力,但全球多极化趋势明显。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深化与俄罗斯伊朗能源纽带,2024年伊朗加入上合组织,俄罗斯和中国军演频频。贝森特威胁二级制裁,但中国小炼油厂“茶壶”们继续接伊朗货,通过马六甲海峡转船伪装来源。俄罗斯石油出口2024年没降反升,中国卖了47%,印度第二。
中国回应不光是外交表态,实际行动更硬气。7月23日后,中美贸易谈判准备中,能源议题成了焦点,但中国坚持自主原则。俄罗斯军费来源稳住,伊朗核谈判通过多边渠道推进。美国想孤立中国盟友,但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推动中俄伊合作更紧。全球媒体分析,美国影响力下滑,2024年联合国讨论伊朗核时,中国俄罗斯立场一致,反对恢复制裁。
![]()
事件发展到这儿,暴露了美国政策短板。贝森特7月21日声明后,美国监测中国动向,但没立即推出新制裁。特朗普在社交媒体重申关税必要,但国际舆论指出,这可能伤及全球经济。油价波动加剧,纽约交易所交易商调整订单,中国采购量没变。伊朗提供核设施数据,证明遵守义务,俄罗斯分享制裁经验,中国强调对话路径。
![]()
这一轮对抗,凸显地缘政治变化。美国难以单方面控制能源流动,中国通过实际举措维护利益。俄罗斯伊朗出口继续,中国需求支撑市场。未来伊朗核谈判,中国作用关键,推动对话避免升级。贝森特威胁虽强,但未转化行动,贸易谈判按计划推进。
话说回来,美国这套玩儿法,根儿上还是想维持霸权,但时代变了。中国能源安全优先,买俄罗斯伊朗石油不光是为便宜,还涉及战略平衡。2024年中国石油储备增加,减少对中东依赖。俄罗斯靠中国出口,经济没崩。伊朗用石油收入投资核设施,但坚持和平用途。
![]()
贝森特话后,中国去伊朗会晤,等于给美国上一课:威胁没用,合作才是王道。美国想切断中俄伊链条,但忽略了中国需求和全球供应链。二级制裁风险大,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盟友都不愿跟。欧洲买俄罗斯天然气时,也没全听美国。
![]()
这一课,美国学不学得会还得看。全球能源格局变,中国角色越来越重。俄罗斯石油出口亚洲转向,伊朗靠中国避制裁。美国威胁多,实际执行难。贝森特声明后,市场反应平淡,油价小涨后回落。中国外交稳扎稳打,维护权益不让步。
总的说,这事儿反映大国博弈常态。美国想压中国,但中国用行动证明,独立自主是底线。中俄伊合作深化,美国孤立策略失效。能源贸易关乎国家安全,中国不会轻易妥协。美国得反思,霸权主义没出路,推动对话才可持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