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叛逆的碳酸饮料又向健康低头了?
继无糖可乐推出后,可口可乐又打起了配方的主意。据彭博社等外媒报道,可口可乐公司7月22日宣布,计划于今年秋季推出一款采用美国蔗糖的新款可乐产品,彻底告别沿用41年的高果糖玉米糖浆(以玉米为原料制成的甜味剂)。
![]()
![]()
* 美国可口可乐配料表第二位为高果糖玉米糖浆,中国可口可乐配料表第二位为果葡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也属于果葡糖浆。
几乎同一时间,美国东部时间7月21日,百事公司也宣布将推出“Pepsi Prebiotic Cola”益生元可乐。
![]()
品牌表示,产品共有原味和樱桃香草味两种风味,创新亮点包括每罐含5克蔗糖,添加3克益生元纤维,热量为30卡路里,不含任何人工甜味剂。
两巨头的糖分战争
1886年
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在亚特兰大调配出的深色糖浆,开启了可口可乐的百年传奇。凭借神秘的“7X配方”和全球化布局,可口可乐迅速成为饮料界的“日不落帝国”。
1970-1985年
百事可乐以“盲测挑战”撼动可口可乐这一霸主地位,迫使后者在1985年推出味道向百事可乐靠拢的更甜的新配方产品——新可乐(New Coke)。
新可乐减少了气泡的刺激感,同时将可乐的蔗糖配料更改为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
1985年6月
新可乐的推出引发了一众抗议者,其中以Gay Mullins反应最为强烈,他在采访时将可口可乐与美国精神内核紧紧相连,宣称新可乐“完全不符合美国精神”。
1985年7月10日
在沸腾的民意下,持续79天的“新可乐灾难”最终以经典配方复归收场。
这场守护经典可乐的“战役”看似成功了,但早在新可乐面世之前,经典可乐的配方就已经变了——1980年,可口可乐就宣布将逐步淘汰蔗糖,在瓶装饮料中使用HFCS替代高达50%的蔗糖,1984年,可口可乐已全面将美国销售的可乐产品原料中的蔗糖改为了HFCS。
百事可乐也在1983年跟进,采用50%蔗糖和50%HFCS的混合配方。
健康化转型的底层逻辑
从蔗糖到玉米糖浆,再回归蔗糖。如今,两家企业再次站在配方革命的十字路口,只是这次最大的敌人不再是彼此,而是消费者日益觉醒的健康意识。
2025年7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报告》中显示,全球每年有120万人死于过量摄入添加糖导致的疾病,其中含糖饮料被认为是主要诱因。
美国卫生部长小罗伯特·肯尼迪更直接抨击HFCS是“肥胖和糖尿病的配方”。
这种危机深刻地重塑着全球消费格局,以中国为例:2025年,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突破227亿元,年增速高达38.69%;元气森林凭借“0糖0卡0脂”概念,市占率飙升至18%。
![]()
而传统含糖饮料的市场份额正被迅速挤压:太古可口可乐2025上半年营收下滑4.02%;百事可乐连续8个季度销量下滑,2025年Q2北美饮料销量下降2%。
可口可乐高管在内部备忘录中承认:“健康议题已从营销概念转化为生存命题。”
可乐之后,谁会被革命?
当最叛逆的碳酸饮料开始向健康低头,这场健康化浪潮已不仅是行业趋势,而是一场深刻的消费信任重构。纽约大学营养学教授玛丽昂·内斯特尔指出:“当可乐都开始标榜健康,说明社会对食品工业的信任机制已彻底崩塌。”
仔细留意我们会发现,哪怕在这个健康概念快被说烂的时代,我们依然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随手拿起一瓶饮料,配料表上密密麻麻的糖分和添加剂依然触目惊心。
今天的消费者已经不再相信“纯天然”标签的营销话术,转而追求更透明的配方。
![]()
* 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NFC果汁的投诉,其中多条是关于商家“虚假宣传”的内容。
曾经被奉为健康标杆的NFC果汁,在2025年的市场调研中遭遇信任危机,消费者开始质疑其糖分含量,转而拥抱椰子水、白桦树汁等天然低糖饮品,或是选择低糖果昔与气泡水这类更透明的健康替代品。
过去,企业定义什么是“好喝”;如今,消费者用选择定义什么是“健康”。可乐低头之后,真正害怕的或许是整个旧食品秩序——因为消费者不再相信修饰过的健康承诺,他们想要的,不过是一份经得起检验的真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