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齐白石 大吉图 镜心
作者:齐白石
尺寸:56×43.5cm
材质:设色纸本
形制:镜心
题识:白石山翁。
钤印:齐大
出版:
1.《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图编53,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
2.《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图编53,南通图书公司(香港),1974年版。
3.《齐白石绘画精品集》,第10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4.《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图编50,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5.《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图编52,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
6.《齐白石画集·上》,第108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
![]()
白石老人画鸡是经过长时间的锻炼的。他三十岁以前画的鸡,虽然笔墨很差,却已非常生动。后来经过仔细地观察生活,才能分别画出柴鸡、油鸡、竹鸡的特征,并都能表达出不同的精神与趣味。
白石老人画柴鸡(腿上无毛的瘦鸡),能画出身体不肥而强健、能飞跑、能跳跃、很灵敏的样子。鸡毛安排得自然,鸡尾几笔交代得清爽,表现得瘦健有神。再看上边面的几笔篱笆,健爽有力,更能烘托出鸡的健壮,如果画上较细笔的篱笆就不协调了。
![]()
▲齐白石 大吉图 镜心(局部)
白石老人为表现肥硕和重量,画鸡腹部时横写一笔浓墨,直连鸡腿,就特别比原鸡的黄灰色加重了鸡的重量。这种画法,过去的画家是没有的,一般现代的画家也是不敢这样表现的。这是老人根据这只活鸡创造出来的。这一横笔须与上部的羽毛似断似连,留出一隙空白,才能表现出羽毛的生动来。此外,鸡冠的雄伟、鸡爪的笨重、鸡眼的英锐,都能表达出来。至于鸡背部分,因为太光,加一笔小毛,破开圆背,更显背毛生动自然,这都是技法高妙的地方。
我特别喜爱白石老人画的大鸡,最初也摹画过二十几张,自觉总不称意、不生动。老人说:“你画鸡,毛病在缺少写生的功夫,我对鸡仔细观察和研究的时间比画鸡的时间多得多,所以才能有神。”这样使我进一步了解到写生基础不打好,临摹多少遍,画也是流于形式,不可能画得“神”似的。
解放后,白石老人和劳动人民一样十分高兴,特别创作一幅《鸡鸣图》,上题“雄鸡高唱天下红”,以表达对新社会、对共产党的热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