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品牌、做产品、搞营销,经常开口闭口就说要讲好品牌故事,要打造差异化,要搞情绪价值……
但你有没有想过:消费者根本不在乎你是谁,也不在乎你多努力。
他们只在意三件事:
1. 你这个产品跟我有什么关系?
2. 我为什么要喜欢你这个产品?
3. 我凭什么相信你说的都是真的?
这三句话,才是搞清楚消费者购买动机的核心。讲得再花哨、拍再多短视频、写再多文案,如果这三关没过,买单的永远只有你自己。
今天我就围绕这三点,掰开揉碎讲透它,顺便告诉你几个能落地的思路。
你这个产品跟我有什么关系?
这句话听起来挺扎心的。我们费尽心思做的产品,在消费者眼里可能毫无波澜。
但这恰恰是营销最重要的一步:找到“产品与用户生活的连接点”。
什么叫“有关联”?
关联不是你喊的,是用户能感觉到的。比如:
有个孕妇看到“无添加”“宝宝也能吃”的燕麦饼干,她马上就觉得:哦,这个是给我买的。
一个健身爱好者刷到某款“高蛋白、无糖”的饮品,会觉得:对,这就是我需要的。
你不是在卖产品,而是在嵌入他们的生活方式、情绪状态或阶段性身份。
所以,初创品牌第一步,不是讲多大的愿景,而是要精准定位你解决的“谁的、什么问题”。
我为什么要喜欢你这个产品?
消费者和产品的关系,从来不是“理性匹配”,而是“情绪共振”。
就像谈恋爱一样,喜欢一个人,靠的是感觉。
如何让人“喜欢”你的产品?
说白了,就是你要有点个性、有点态度,最好还有点“我懂你”的共鸣。
比如:
新锐美妆品牌完美日记当年为什么爆?不是技术多牛,而是通过“小红书测评+宠物眼影+国风联名”,让人觉得“我喜欢这个品牌的 vibe”。
你必须构建一个“人格化”的品牌性格,让用户觉得——
“它跟我像”
“它懂我”
“它代表我想成为的样子”
如果你是一个面无表情的功能型产品,很难让人“爱”上你。
我为什么要信任你?
喜欢归喜欢,信任才是成交的核心。
一个产品让人信任,得靠这几种方式:
• 社会认同:别人都在用,我也敢试试。
• 专业背书:你说的我不信,专家、权威、KOL说的我才信。
• 真实案例:你的老客户说好,我更信。
• 逻辑自洽:产品功能、价格、场景要讲得通,别讲个神话。
消费者现在更难“信”了,尤其是新品牌,信任门槛比以往高很多。
因为市场上太多割韭菜的、玩情绪牌的、虚假种草的,所以用户反倒更喜欢真实、不完美但真诚的品牌。
别总讲自己多厉害,不如说说:
• 为什么做这个产品(初心)
• 做的过程中吃过哪些亏(过程)
• 用户真实用了之后的评价(结果)
你卖的不只是一个产品,而是在回答消费者三个层层推进的问题:
一、它跟我有什么关系?
要通过精准人群与真实痛点,找到与消费者生活的“连接点”。
二、我为什么要喜欢它?
不是靠功能堆砌,而是情绪价值+人格表达,成为“可爱的品牌”。
三、我为什么信任它?
通过社会认同+真实见证+逻辑闭环,建立“安全感”。
现在的消费者,早已不是“你说一句我就买单”的时代。
他们像谈恋爱一样看产品,看你有没有诚意、有没有共鸣、靠不靠谱。
所以,做品牌,不只是做一个产品,而是持续回答好三道必答题:
“我为什么要买你?”
“我凭什么喜欢你?”
“我怎么敢相信你?”
只有当消费者心里有了答案,才会心甘情愿为你打开钱包。
“所有成功的品牌,都是消费者脑中问题的标准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