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了人体肠道微生物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令人信服的联系,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影响血管的疾病,其特点是胆固醇和炎性细胞形成的脂肪沉积物在动脉壁上堆积,最终形成斑块,这些斑块可能会阻塞动脉血流,导致中风、心脏病发作和其他健康问题。
2025 年 7 月 16 日,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Imidazole propionate is a driver and therapeutic target in atherosclerosi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肠道细菌的一种代谢物咪唑丙酸(Imidazole Propionate,ImP)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从而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检测、预防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致死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诱因。尽管在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凸显了在看似健康的人群中采取早期干预措施的必要性。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其预防依据的是传统的基于心血管风险因素的评分系统,但这些评分系统无法在早期阶段识别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高危个体。此外,主要的药物干预措施必然针对已确定的风险因素(脂质代谢以及最近发现的炎症)。这凸显了探索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学中其他因素的治疗方法的必要性,尤其是对于那些尽管接受了最佳治疗但仍存在显著心血管残余风险的患者。
微生物群代谢和宿主之间的串扰(Crosstalk)会对心血管疾病有所贡献。然而,目前的研究仅描述了少数与心血管疾病晚期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群依赖的代谢物。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头发尝试确定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早期阶段相关的微生物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观察到,由肠道细菌产生的代谢物咪唑丙酸(Imidazole Propionate,ImP)与小鼠以及两个独立的人类队列中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有关。此外,给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小鼠喂食普通饲料并添加 ImP,足以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且不会改变血脂水平,这与全身和局部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的激活以及炎症有关。
研究团队进一步揭示,ImP 是通过髓样细胞中的咪唑啉-1 受体(I1R)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阻断 ImP-I1R 信号轴,可抑制由 ImP 或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
肠道细菌产生的 ImP 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总的来说,该研究确定了肠道细菌代谢物ImP与活动性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强关联,并揭示了 ImP-I1R 信号轴对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贡献,这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263-w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