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共识详解筛查工具与分层策略,助力早期干预。
撰文:卓烨烨
糖尿病可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糖尿病患者认知障碍发生风险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5~2.0倍。新发糖尿病4年内认知功能下降速度加快约68%[1],已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的重要问题。2025版《糖尿病患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2]在21版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与循证医学证据,重点介绍了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DACD)的危险因素、评估、诊断、治疗与预防等内容。本文对改版共识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分享。
DACD发病危险因素
DACD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控和可控两类:
不可控因素:年龄、性别和遗传因素
可控因素:血糖控制、微血管和脑血管病变、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视力、听力受损、过量饮酒、吸烟、缺乏体育锻炼等。
与21版对比,25版共识新增强调内脏脂肪每增加0.27kg,相当于认知功能衰老0.7年。提示控制体重,减少内脏脂肪在预防DACD方面的重要性。
筛查与评估
DACD的筛查与诊断主要依赖于神经心理评估量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基因检查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以确保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与21版对比,新增风险预测模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糖尿病脑病联盟开发)。
该风险模型确立了不同分类的年龄、教育程度、数字化X射线(DR)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181)评分权重,计算所得综合评分分值越高,认知损害程度越深。患者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慧眼识障)输入个人认知评估相关数据,获取智能分析结果。知功能状态分为正常、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和痴呆三个等级。
与21版对比,新增DACD筛查与评估流程图(图1),有助于规范DACD筛查流程。
![]()
图1 DACD筛查与评估流程图
诊断与鉴别诊断
DACD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和痴呆;按发病机制分为神经退行性病变型[如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aD)。
与21版对比,25版共识新增采用2024年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NIAAA)指南提出MCI的诊断依据:
客观认知测试表现异常;
患者或观察者发现认知损害或纵向认知测试、神经行为评估有改变;
复杂的工具性日常能力可有轻微损害,但保持独立的日常生活能力。
与21版对比,25版共识新增AD的诊断依据:特定的核心1生物标志物异常即可诊断AD。核心1生物标志物包括:
CSF Aβ42/Aβ40
CSF P-tau181/Aβ42
CSF T-tau/Aβ42
淀粉样蛋白PET
与淀粉样蛋白PET同步变化的血液生物标志物(如P-tau217、P-tau181、P-tau231)。
核心2生物标志物(如MTB R-tau243、tau-PET)可提供预后信息并增加AD诊断的准确性。
在AD临床分期方面,本版共识根据患者认知障碍的程度将其分为0~6期共7个临床阶段(表1)。
表1 AD临床分期
![]()
治疗与预防
DACD目前主要治疗重点是缓解症状。通过控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从而达到延缓其发展为痴呆的进程。本版共识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5个方面的更新:
➤ 亮点一:血糖控制欠佳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认知障碍风险。与21版对比,25版共识新增个体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依据其健康状况与认知功能进行分层管理(表2)。
表2 不同健康状况下血糖控制目标
![]()
➤ 亮点二:与21版对比,25版共识结合认知功能分级评估和治疗药物选择、多学科团队管理等,新增DACD临床分层诊疗体系(图2)。
图2 DACD临床分层诊疗体系
➤ 亮点三:新增5种具有潜在认知障碍获益的降糖药物,并提供相关循证依据
恒格列净:治疗6个月后,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显著提升(提升约14.3%),同时,血浆P-tau181水平显著降低(降幅约20.0%)。
西格列汀:Isik等[3]的研究显示,在随访6个月后,与二甲双胍治疗相比,西格列汀提高了AD患者的认知评分。
维格列汀:Ates等[4]的一项回顾性随访研究显示,即使在调整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和HbA1c值后,维格列汀治疗也可能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的某些领域。
玛仕度肽:GCG/GLP-1双重受体激动剂,通过调节代谢、减轻神经炎症以及改善脑血流等多个方面,对认知功能产生保护作用。
替尔泊肽: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通过拮抗神经炎症、缓解氧化应激、抑制细胞死亡等机制,展现出神经保护潜力。
➤ 亮点四:新增2类MCI和AD治疗药物
针对Aβ的单克隆抗体:Lecanemab(仑卡奈单抗),减少星形胶质细胞中Aβ纤维聚集,导致淀粉样斑块减少;
针对tau蛋白的药物:抗tau蛋白的单克隆抗体Gosuranemab(戈奈单抗),在临床试验中,在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疗效。
➤ 亮点五:新增DACD危险因素治疗,尤其是高血压的治疗
针对DACD合并高血压患者:
收缩压控制在110~140mmHg范围内以降低痴呆风险
优先选用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ACEI、ARB及利尿剂等一线降压药物;对于血管性痴呆(VaD)患者,可考虑联合应用瑞舒伐他汀与尼莫地平以协同延缓认知功能下降
小结
糖尿病患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2025版)细化DACD全过程,汇总新的风险评估模型、诊疗体系和治疗药物。提倡通过构建一个整合“早期筛查、多学科协作、个体化干预与家庭支持”的综合管理模式,实现DACD有效管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Chen Q, Zhu S, Shang J, et al.Trends in Cognitive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Diabetes Onset: 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J]. Neurology. 2024; 102(7) : e209165.
[2]湖北省内分泌与代谢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湖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糖尿病脑病联盟, SHiELD研究组. 糖尿病患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2025版)[J]. 临床内科杂志. 2025; 42(10): 867-874.
[3]Isik AT, Soysal P, Yay A, et al. The effects of sitagliptin, a DPP-4 inhibitor, on cognitive functions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Alzheimer’s disease [J].Diabetes Res ClinPract. 2017; 123: 192-198.
[4]Ates Bulut E, Sahin Alak ZY, Dokuzlar O, et al.Cognitive and metabolic outcomes of vildagliptin addition to th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26 week follow-up study [J]. Arch Gerontol Geriatr. 2020; 88: 104013.
![]()
责任编辑丨蕾蕾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