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感觉电影就应该是一个很仔细的活儿,我不喜欢粗糙的。我们现在一路在讲的是中国电影的内容,你有自己的讲故事的方法,你有你的背景,但是要是我们跟世界电影放在一起的时候,要改良技术,这一块是要抓紧的。”
![]()
2018年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王家卫近年来频频在国内各大电影节亮相,支持新导演和新作品,在他手下得奖的《喜丧》等社会现实主义的青年作品,虽然和他本人的电影风完全迥异,却也被其看中。“如果你的作品和我的风格相似,我很荣幸,但我希望你们可以找到自己的风格和目标”,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质感,每个导演也有自己时代质感下的专长,显然,王家卫找到了自己的时代。
![]()
我对《繁花》的第一感觉不是‘一见钟情’,而是‘一见如故’。我是1964年从上海来香港的,他的书里面最主要两个时段是六十年代到“文革”,还有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其实这两段时间来说我是空白的。在这个书里面,他补给了我很多上海家里面发生的事情,我的姐姐,我的哥哥我都可以在书里面可以看到的一些线索,所以我看这个书的时候会感觉‘一见如故’”,属于《繁花》的时代才是王家卫的专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