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那段时间,是我这辈子遇到的最艰难的时刻。”
全新C11的上市,让朱江明这个理工男少见地感性起来,因为他想到了最初开发这款车的时候,正是零跑的「至暗时刻」。
初代C11的造型开发,经历了7次油泥模型、一次泡沫模型、两次印制模型,再经过10轮次的迭代,所有人对它都充满了期待。
但与此同时,零跑的首款车S01销量不佳,T03也在同步开发,伴以新能源行业的投资低潮,公司资金已是捉襟见肘。
在那个疫情笼罩下的春节,朱江明待在家里一个多月,在焦虑中思考解决方案。
![]()
“在这个过程中,我想清楚了两件事:第一、如果能用15-20万的价格,达到30-40万的配置,C11就能成功;第二、新能源是大势所趋,只要度过这个寒冬,就一定会有未来。”
凭借这两点信念,以及对全域自研的执念,才有了C11在2020年广州车展上的首次亮相,也才有了如今的零跑。
「价格屠夫」的那把刀
对于朱江明来说,C11是零跑的一个缩影。
2021年,零跑发布了LEAP3.0,在C11上最先上车。彼时它已是一身前沿装备——高通8155芯片、三联屏、增程版纯电续航200km、前双叉臂后五连杆……“这相当于将25-30万的配置,装在了20万以下的车型上。”
四年后,最新上市的C11,已迭代至LEAP 3.5架构,搭载高通8650+8295芯片,续航达到600km,标配碳化硅电驱动,激光雷达平权……
![]()
由此,零跑「平台化」的效应已经显现:“C10、C16只上市了一年,也同样用上了LEAP 3.5和800V超充,以低价配备最新的技术,这就是我们的能力所在。”
朱江明表示,平台化的能力,使得零跑每一款产品都能在一夜之间焕然一新——从智驾平台、座舱平台,到高压碳化硅平台,零跑都能做到迅速更换最先进的技术,且成本可控。这一切都依托于自源头开始的深度全域自研,以及模块化架构。
![]()
“作为理工男,我想到的唯一解决方案,就是技术。”
高度平台化的能力,使零跑成为「价格屠夫」的那把宝刀,是“目前零跑已经有了别人难以企及的能力——保持加量不加价,就能让每款产品都有竞争力。”朱江明说道。
还有两张牌即将亮出
“销冠都是暂时的。甚至有一些曾当过销冠的品牌,现在都消失了。例如威马、哪吒等等。”
对于「销冠」的头衔,朱江明仍然保持克制和清醒——他觉得,如果不能激发更好的状态,一切都只是浮云。
“我们离成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现在的目标还不是‘走到前列’,而是‘不被淘汰’。”
如今,不少车企喜欢在发布会上与其他产品进行对比。而零跑,几乎只和自己比。因为朱江明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自己」——让自己增长得更快,市占率更高。
![]()
今年上半年,零跑海内外累计销量约为22万台,而去年这一数字仅有8万余台。
“一般企业若能有40%的增长就算很好了,而我们有了145%以上的增长。”朱江明为零跑今年的表现打了70-80分,同时他觉得下半年的「后劲儿」会更大,足以完成50万+的销量目标。
“我们的技术架构和平台马上齐了。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年底,我们的ABCD车型都会陆续补齐,包括B01在7月下旬就会上市。所以在接下来的激烈的竞争当中,我们的牌还是非常多的,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全域自研」范围还在扩大
在研发初代C11时,朱江明曾亲自手绘设计了经典的三联屏。但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表示,经过这几年的观察,可以发现其实副驾屏的作用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也不足以完全满足用户的交互需求。
因此,全新C11去掉了副驾屏,同时添加了60英寸的高清AR-HUD。值得注意的是,该项技术也是零跑自研的。
这意味着零跑的自研战略不再仅限于三电、电子电气架构,智舱智驾,还增加了高附加值的零部件:“只要有能力,我们就自研。”
![]()
朱江明透露称,自研AR-HUD也耗费了不少时间,如今该技术的成熟度和成本,为其迎来了上车的最佳时机。
“除了尺寸达到同级最大,我们AR-HUD的亮度、清晰度都比现有的车商要好。即便在最猛的阳光下,它的显示也非常清晰细腻。除了速度、导航等信息展示以外,C11还可以通过HUD投影放电影。”
除了AR-HUD,朱江明还表示,零跑自研的座椅也从上个月也开始供货了:“我们会扩大更多核心零部件的自研和制造。”他说道。
「单芯片」是必然趋势
“零跑的智驾是不是还差那么一口气?”
在回应这样的质疑时,朱江明表示,现在讲高阶智驾的厂家有很多,但是否在城区真正好用?其体验感仍然存疑。如今,C11已可实现点对点通勤,朱江明对后续的智驾技术迭代也抱有信心。
全域自研的优势,也会体现在智能化上。曹力表示,零跑自研的控制器、执行器,软件等,不管是功能还是性能,都能将智能技术发挥到最大化。
“在ADAS上,我们之前走的是跟随策略。但相信在不久后,我们就会赶上去,到达第一梯队。”曹力说道。
![]()
朱江明认为,未来的行业智驾水平会无限接近。就像如今的手机品牌,很难分辨哪张图片是哪款手机拍的,谁又能处于绝对的优势。等到了一定阶段,各家的智驾水平都会不相上下。
“零跑在智驾方面的优势,体现在整体解决方案以及硬件的整合能力上。”
朱江明以零跑之前自研的凌芯01芯片举例:“智驾体系的研发,是从芯片、摄像头等硬件开始的。”
2020年11月,零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驾芯片——凌芯01成功流片,性能超越了当时的Mobileye的Q4,在C11上累计搭载超过了30多万片。
“那时,是真的没什么AI芯片的选项,唯一可用的Mobileye也是‘黑盒交付’。当时刚好大华也有AI人脸识别的需求,于是就和零跑凑在一起,研发了凌芯01。”
朱江明表示,如今专业的智驾芯片企业至少有12家,若车企再为此进行数十亿的投资,风险很难把控,因此才会转向与头部供应商合作。
全新C11采用的芯片是高通8650+8295,令人更加期待的是,明年零跑就会基于8797平台,用单芯片实现舱驾一体。
在朱江明看来,「舱驾一体」是智驾体系能力的直接体现。对于零跑来说,具备了控制器自研、座舱开发及智驾算法的能力后,才能在之前做到在一颗高通8295中集成ADAS+座舱功能。
“从前的手机中,都是密密麻麻的芯片,但现在就只有一颗芯片,却比五年前的电脑速度还要快,功能还要多。将来汽车也一定会演变为单芯片,这也会是零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
“我们一直说,零跑是龟兔赛跑里的那只龟。不激进,但是会用技术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朱江明说道。
随着「ABCD」矩阵的另外两张牌即将亮出,不难想象零跑此后的增量还会保持正向滚动。经过5年的蓄力后,零跑将完成从技术储备到市场收割的临界点跨越。
“要想总量持续上涨,就必须‘打一个成功一个’,而且要逐步提升每一款产品的竞争力,让它成为细分市场中的明星,只有这样才可能保持成功状态。”朱江明说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