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中产的坑,美国二十年前已经踩过一遍了

0
分享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索,作者:经济小张,原文标题:《中国中产的坑,美国二十年前已经踩过一遍了 | 01》,题图来自:AI生成

一、一个美国中产家庭的失败

安,一个典型的九十年代美国中产女性。她大学毕业后做了会计,在那个年代算是领了一张通往稳定生活的入场券。她知道自己要什么:一个车库、一条熨得笔直的职业路线,以及那个“带白栅栏的美国梦”。

她也很快和大学时期的男友詹姆斯结了婚,一切都很美式:一辆车、一栋不算新的房子、一个小院子和三个卧室。够用但不奢侈,也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小型足球场。

他们顺利加入了中产阶级俱乐部。

转折不期而至。孩子五岁时,詹姆斯的公司倒闭,他勉强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但工资缩水得就像一件劣质床单。

他们没有多少存款,为了脱困只能加班,甩卖二手家具,临时接私活。但几个月后,他们的现金流还是完全枯竭。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费用都无法支付,银行开始打来催债的电话。

尽管一直很小心不让他们的孩子知道,但他最后还是在家中无意接起催债电话,他当着安的面愤怒大喊:“别再打来了!”

这是压垮安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决定申请破产。这既是她作为母亲对孩子的保护,也是作为会计师的无奈抉择。詹姆斯则默默地走向了他们的小皮卡,独自痛哭。

二、中产家庭,被孩子拖垮

这个案例,出自伊丽莎白·沃伦和她的女儿阿米莉亚·塔亚吉在2004年出版的《The Two-Income Trap: Why Middle-Class Parents Are Going Broke》。研究了美国法院管理办公室的数据库后,她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1981~2001年,美国房产查封率增长了255%,家庭破产率则飙升了430%,尤为令人痛心的是,这些家庭大部分都有孩子。

他们中的大部分并不是被奢侈消费拖垮,而是倒在了给孩子提供更好未来的路上。

这也是当今中文互联网常见的一个误区。和20年前的美国一样,很多人以为导致中产经济危机的是过度消费。但两位作者用数据予以否定。比如,人们总说美国人热衷度假,但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73~2000年之间,拥有度假屋的家庭比例只从3.2%涨到了4%。其他如服装、电器、食品开支,也都没有出现显著增长。

教育、住房、汽车和医疗,才是中产家庭房间里的大象。尤其是教育。美国中产阶级的教育焦虑,与中国今天的鸡娃热如出一辙。

得益于专家不断强调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美国中产也逐渐从“送孩子去学前班可以让自己喘口气”转变为“如果小苏西没进对的学前班,她以后就进不了好医学院”的心态。原本只是为了减轻中产父母育儿负担的学前教育,因此变成了基本配置。结果就是到了2000年左右,美国65%左右的儿童参加学前教育,而在1960年代中期,这一比例仅为4%。


《中国人关键的一生》,美国中产阶级又何尝不被这种焦虑支配?

致命的是,这些学前教育项目极其昂贵。书中调研的结果显示,2000年芝加哥公立学区的全日制学前教育项目每年收费6500美元——比伊利诺伊大学一年的学费还贵。尽管如此,家长们还是前赴后继,仅一所芝加哥公立学校就有95个孩子排队等20个学前班名额。这种“如果我不拼,孩子就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实属中美中产家长的共鸣。

孩子从幼儿园毕业之后,为了把他们送进最好的公立学校,父母必须住进中产阶级社区。然而这种社区的数量非常有限。于是,美国中产必须加入这场看似理性,实际零和的房产竞标大战中。为了获胜,他们不得不承担越来越多的抵押贷款,数额高到上一代人无法想像。


一位北京中产分享的育儿成本,其中教育费用占比最大,这还没算上购买学区房的费用

结果就是,从1970年代到2000年代,美国中产家庭的住房支出占收入比例从11%飙升到了32%。他们的现金流已变得极为脆弱。

三、大学学位是新的信仰

97%。

这是书中提到的一个调查里,美国人认为大学学位“绝对必要”或“有帮助”的比例。也就是说,学历在美国基本已经成为一种新型信仰,这跟中国人视高考为命运转折点一样。

既然这是信仰,就要付出代价。就像为了孩子的未来而抢购学区房产一样,美国的中产家庭在大学入学战中也不甘落后。问题在于,只有前10%的孩子有能力考入当地的公立大学。其他成绩平平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只好拿出每年2.5万美元甚至更多来支付私立大学的费用。

这几乎是普通中产家庭年收入的一半。更糟的是,这个代价还在不断上涨。1975到1999年,美国州立大学的费用实际上也几乎翻了一倍。


经通货膨胀调整的美国大学学费(每学分学时)

即便如此,很多中产父母依然坚信,学历是提升社会地位的唯一门票。大多数美国家长认为,为了孩子的未来,这笔钱花得值,学校之间的差异会转化为一生的机会差异。这种信念,也最终体现在了他们的财务决策里。

现实是残酷的。2001年,联邦学生贷款总额达到340亿美元,是10年前的3倍。而从私人贷款机构借款的学生人数更是暴涨了5倍。更夸张的是,每年有超过100万个家庭为了支付孩子的学费而不得不将房子二次抵押。

这是场用家庭财产赌孩子未来的牌局。与美国中产一样,中国中产也在给孩子寻求这种终身保险。虽然中国孩子在国内上大学的费用并不高,但K12阶段的课外补习费用和出国留学费用却极为昂贵。以至于有一些孩子工作一生都难以挣回家长为他们投入的教育成本。


一位北京海淀妈妈分享的K12阶段课外班费用情况,这对于普遍收入较高的海淀家庭来讲也是一大笔开支,需要“省钱秘笈”来回血


四、为了孩子买SUV

尽管SUV的价格更高,还更费油,但仍受到美国中产家庭的青睐,因为它可以装下中产阶级的标配——儿童座椅。


2014年以来,中国SUV销量占比也在逐年提升

近些年,安全已经成为汽车大厂的主打卖点。它们总能精准击中家长们的痛点:智能驾驶、多屏触控和音响效果加在一起,都不如孩子的安全重要。


沃尔沃汽车对保护儿童安全情况的宣传

这种安全感是有代价的。书中引用的数据显示,美国中产家庭因此每年的汽车开支增加了4000美元(经通胀调整),这笔钱确实没花错,毕竟安全座椅大大降低了孩子的伤亡率。但中产家庭又结结实实地增加了一笔刚性开销。

五、中产爸妈一起工作,家庭反而更脆弱

妈妈去上班了,中产家庭更有钱了,也更“穷”了。

这很反直觉。根据通胀调整后的数据,2000年代美国四口中产家庭平均年收入比1970年代增长了75%,达到67800美元。但把房贷、保险、车贷、税金和育儿费用扣掉,他们每年能自由支配的钱不仅没多,还比过去少了800美元,自由资金占收入的比例从46%直降到25%,近乎腰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970年代早期到1990年代早期,典型的美国中产家庭的财务情况对比

我们来一笔一笔算算这些消失的钱:

1、房贷支出费用,每年接近9000美元。 2、大孩子上公立小学,以及放学后和寒暑假的日托中心费用,每年平均花费4350美元。 3、健康保险费用,每年1650美元。

由于父母都在工作,产生了三个改变:

1、小孩子要上的幼儿园兼日托中心,每年花费5320美元。 2、第二辆车成了必需品,两辆车每年总计花费超过8000美元。 3、家庭进入更高的税率区间,个税增加。

等到孩子终于不再需要托管时,父母可能会松一口气。但孩子也会很快进入大学,每年9000美元起跳的各种费用,会毫不留情地再次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一旦父母没有对此早做打算,就只能等到五十几岁才能为退休储蓄,直接比财务规划师建议的时间表晚了三十年。

这还是一切顺利的剧本。如果有任何意外,比如突发失业、收入骤减、老人需要长期照顾、意外医疗开支,都会让中产家庭不堪重负。

就像走在一根没有安全网的高空钢索上,只能祈祷不要起风。

六、怎么办?

中国的中产家庭,与美国的中产家庭一样,常常被误解:他们的财务危机是因为消费过度。其实恰恰相反,中产不是太任性挥霍了,而是太精打细算了。他们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越崩溃。

他们选择更好的教育,是为了孩子成年后的社会地位;选择更好的医疗,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安享晚年,自己工作效率更高;选择更好的住房,是为了保值增值。但当所有的中产家庭都把目光锁定在这些有限的资源上时,价格自然就因过度竞争而暴涨。中产家庭自己也陷入了一场无止境的经济消耗战。

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最想要的,其实无法用钱直接买到。他们需要的是更加灵活的财务策略和对不确定性的接受能力,甚至是从不确定性中获益的能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索,作者:经济小张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564511.html?f=wyxwapp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孟良崮战役:粟裕三大特质助其全歼张灵甫74师

孟良崮战役:粟裕三大特质助其全歼张灵甫74师

历来纵横
2025-11-16 17:20:05
左手之战实力碾压!王楚钦4-1完胜袁励岑,问鼎全运会男单铜牌

左手之战实力碾压!王楚钦4-1完胜袁励岑,问鼎全运会男单铜牌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6 13:24:09
36岁富豪开兰博基尼发生车祸,当场死亡!大量现金散落在高速路上

36岁富豪开兰博基尼发生车祸,当场死亡!大量现金散落在高速路上

最江阴
2025-11-16 00:11:00
不瞒了!马筱梅挺大肚直播,食欲大增超爱吃肉,张兰:别太辛苦

不瞒了!马筱梅挺大肚直播,食欲大增超爱吃肉,张兰:别太辛苦

小海娱计
2025-11-14 14:08:43
史上规模最大的成人游戏节上线Steam!年度游戏评选中

史上规模最大的成人游戏节上线Steam!年度游戏评选中

游民星空
2025-11-15 11:05:00
日本佳子公主被曝当众不穿内衣,遭批过于暴露,日网友炸锅了:有辱国格!

日本佳子公主被曝当众不穿内衣,遭批过于暴露,日网友炸锅了:有辱国格!

日本物语
2025-10-13 21:16:00
为什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可以决定征召36周岁至45周岁男性服役?

为什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可以决定征召36周岁至45周岁男性服役?

混沌录
2025-10-20 19:44:05
25球赛季准金靴!山东泰山却要拱手送给上海申花?引发外界热议

25球赛季准金靴!山东泰山却要拱手送给上海申花?引发外界热议

罗掌柜体育
2025-11-16 17:34:51
科索沃队史首次杀入世欧预附加赛,并保有末轮直通世界杯的可能

科索沃队史首次杀入世欧预附加赛,并保有末轮直通世界杯的可能

懂球帝
2025-11-16 12:12:22
日本为什么不怕中国?俄罗斯专家一席话点醒国人​

日本为什么不怕中国?俄罗斯专家一席话点醒国人​

近史谈
2025-11-06 21:16:03
神兽为何变成了淫兽?

神兽为何变成了淫兽?

最爱历史
2025-11-16 19:41:07
樊振东距离乒乓球男单GOAT还有多远?战绩超越前辈马龙并非不可能

樊振东距离乒乓球男单GOAT还有多远?战绩超越前辈马龙并非不可能

杨华评论
2025-11-16 19:33:55
刚刚确认:寒潮警报!-4℃!最冷在这天早晨!好消息是……

刚刚确认:寒潮警报!-4℃!最冷在这天早晨!好消息是……

浙江天气
2025-11-16 11:29:43
某音网红聂小雨,迷人的黄金三围,网友:我不行了!

某音网红聂小雨,迷人的黄金三围,网友:我不行了!

健身迷
2025-11-15 10:21:29
细思极恐!为什么年轻人易得肠癌?元凶食物你可能天天在吃!

细思极恐!为什么年轻人易得肠癌?元凶食物你可能天天在吃!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16 20:30:41
争议!中国排协晒八强照,却独缺四队,朱婷李盈莹在列

争议!中国排协晒八强照,却独缺四队,朱婷李盈莹在列

跑者排球视角
2025-11-16 23:20:02
红果杀疯了!24小时7000万热度!播放破亿甜剧!这两组CP直接封神

红果杀疯了!24小时7000万热度!播放破亿甜剧!这两组CP直接封神

TVB的四小花
2025-11-15 12:01:19
日系车败退中国:2.9L油耗击碎“省油神话”,00后为何不再买账?

日系车败退中国:2.9L油耗击碎“省油神话”,00后为何不再买账?

财经保探长
2025-09-11 22:20:43
5-4!塞尔比四连鞭斩获争冠先机,冠中冠邀请赛冠军归属存悬念!

5-4!塞尔比四连鞭斩获争冠先机,冠中冠邀请赛冠军归属存悬念!

世界体坛观察家
2025-11-17 00:27:29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IC实验室
2025-11-13 15:50:52
2025-11-17 02:39:00
虎嗅APP incentive-icons
虎嗅APP
个性化商业资讯与观点交流平台
25285文章数 6870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妈妈晒高二儿子吃宵夜,女网友眼睛看直了:这颜值,小姑娘遭殃了

旅游要闻

浙江绍兴:一泓文脉润古城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