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草原十二骑手》新书发布暨内蒙古中青年作家作品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邱华栋出席活动并致辞。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一级巡视员艺如乐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汪惠仁,白烨、贺绍俊、陈福民、黄国辉、梁鸿鹰、徐坤、张莉、兴安、徐福伟等近20位专家学者,以及入选该书的作者代表参加活动。新书发布和研讨会分别由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海山和内蒙古文学杂志社社长、《草原》杂志主编阿霞主持。
活动现场
《草原十二骑手》由《草原》杂志编选,集结了近年来该杂志“草原骑手”专栏推出的海勒根那、赵卡、娜仁高娃、拖雷、肖睿、阿尼苏、陈萨日娜、渡澜、苏热、田逸凡、艾嘉辰、晓角12位中青年作家的中短篇小说作品。入选作家涵盖“70后”“80后”“90后”和“00后”等年龄梯队,其创作题材风格各异、叙事手法多元,展现出内蒙古中青年作家群体的创新活力与艺术追求。该书近期由百花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在广袤的中国文学版图中,内蒙古这片土地上的文学始终与中华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生存发展和现代性追求紧密相连。”邱华栋表示,内蒙古作家以多元的风格面貌和丰富的题材书写展现了草原文化的独特性和时代精神。《草原十二骑手》是内蒙古文学创作力量的集中展示,呈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生活图景与精神世界,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期待作家们继续扎根北疆大地,创作出更多反映新时代内蒙古风貌的精品佳作。
新书揭幕
活动现场,邱华栋、艺如乐图、白烨、汪惠仁、阿霞共同为新书揭幕。内蒙古文学杂志社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新书,并获赠入藏证书。
艺如乐图表示,《草原十二骑手》的出版是内蒙古文联在“出作品、出人才”方面的具体实践,彰显了《草原》杂志在北疆文学版图上的耕耘和坚守。此次活动既是内蒙古文学界的一次重要成果展示,也是一场跨越地域的思想对话,对于挖掘培育更多内蒙古优秀文学人才,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具有积极作用。
“十二个骑手,十二种奔腾的姿态,这是文学活力的珍贵标识。”汪惠仁认为,《草原十二骑手》的出版,是当前内蒙古中短篇小说的整体亮相。期待草原上那些动人心魄的奔腾被持续不断地发现和记录,直至成为未来草原的文脉经典。张清华谈到,“草原十二骑手”的作品普遍带有刚健明快、慷慨悲凉的风格,兼具强烈的现实感与先锋气质,“仿佛先锋文学还在草原上弥散”,为当下文学现场注入一股新风。
与会者细读了12位内蒙古中青年作家的作品,大家认为《草原十二骑手》集中展现了内蒙古文学独特的美学气质,这其中既有与自然、历史、族群血脉相连的磅礴与细腻,也有在现代性冲击下依然坚韧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作者的笔下不仅有呼伦贝尔草原、鄂尔多斯荒漠、乌兰察布乡村、科尔沁沙地、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还有草原上的城镇、都市与现代生活。作家们不仅在体验、观察草原世界的新变,更在不断思考和书写传统草原与现代文明如何交汇与交融。此外,从培育文学新人的角度来看,“草原十二骑手”体现出内蒙古中青年作家队伍成长的完整样态和多样化写作生态,为涵养文学生态、培育新时代文学新人提供了启示。与会者还从创作技法的精进方向、时代命题的创新表达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入选作者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感悟与思考,表示此次活动将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创作中坚守文学初心,不断探索创新,为内蒙古文学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该书主编阿霞在总结发言时表示,“骑手”象征着自由、力量和向往远方的渴望。希望这部作品集呈现内蒙古文学鲜活、多元和充满可能的未来,期待这片土地孕育的独特声音、故事和思考能更广泛地被听见和看见,以期汇入辽阔的新时代中国文学版图。
此次活动由内蒙古文联、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内蒙古文学杂志社《草原》杂志承办,百花文艺出版社协办。
来源于文艺报1949公众号
统筹 牧仁
审核 乌日嘎
新媒体编辑 苗晔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画报》官方微信
点击“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