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谁在帮“喜茶们”落地美国?

0
分享至



导语:

2025年,开店邦将为大家持续带来“连锁品牌全球化布局”的系列文章,我们希望能够为即将出海东南亚、中东、非洲、北美等新兴市场的中国连锁品牌提供更多、更全、更新的资讯内容。连锁全球化,就找开店邦!

中餐出海正在美国掀起新一波高潮。

4月,霸王茶姬和茉莉奶白在洛杉矶的门店开启试营业,紫燕百味鸡在纽约法拉盛、唐人街连开两店。5月,沪上阿姨在美国法拉盛的美东首店完成装修,开始试营业,库迪咖啡也在纽约布鲁克林正式开启了美东首家门店的试营业。而奈雪的茶在法拉盛的门店及瑞幸在曼哈顿的两家门店,开业时间也已提上了日程。

看起来,中国餐饮出海美国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准备期和基础建设时期,2025年和2026年将进入门店扩张期,成为落地关键年。

那么,是谁在帮助“喜茶们”在远隔重洋的美国站稳脚跟?随着中餐品牌出海,越来越多的在美华人开始从下游服务这些品牌。

作者从选址、装修、营销等多个环节与中餐出海美国的参与者们交流,他们服务过瑞幸、紫燕百味鸡、袁记云饺等多个中餐品牌在美国的落地,从他们的口述中,还原中餐落地美国的细节。

01

胡北辰,32岁:选址是一件很Local的事

wefood餐饮咨询平台高级顾问、易升资本创始合伙人

我们团队在美国深耕餐饮行业多年,中西餐都做,基本上都是大体量门店,80%做主流市场,我们在美东、美西都有落地团队,对主流市场的认知比较清晰,从产品形态到菜单结构,什么样的东西适合这个市场,我们都有一定的经验。

我们也投了一些本土的初创中餐品牌,比如云之南,这是留学生创业的品牌,目前留学生已经成了新一代中餐餐饮人。


从去年年末到今年,中餐出海潮很热,很多企业和资本都出来,找到了我们,感知到这个潮流,我们就成立了一家基金,来帮国内餐饮出海品牌落地,同时我们也提供资金支持,寻求战略合作。

做餐饮,落地选址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疫情之后,纽约的住宅租金涨了很多,比如之前1500-2000美金一个月,现在都往三四千美金走,商业地产也跟着涨,尤其是曼哈顿和法拉盛,170平方米房租要3万美金一个月,之前可能就两万美金出头,现在房租贵得离谱。物价也涨得很厉害。麦当劳现在一个套餐都卖到12美金,原来是七八美金。

同时人工成本也在上涨,但消费者的工资并没涨,所以你的营业额并不能涨太多。

我们最近在帮国内一家头部水饺企业选址落地,看了很多位置,比如纽约大学和各大学府附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第一家店迟迟没有开出来。

一个中餐品牌进来,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去,我们要卡几个变量。首先,我们不是直接去做外国人市场,还是尽量要有一半的学生、华人,一半外国人,比较国际化的地方,可以辐射一部分外国人,但是有留学生打底,然后第二步再看外国人吃的频率,再往主流去推。

其次,位置的基础流量足够之外,还要考虑这个位置不能有太多违规的东西,美国有很多的规章条例,有太多违规的话,可能处理这些违规罚单都要很长时间。比如在曼哈顿,煤气被锁了,可能长达一年的时间都开不了煤气。

同时,房租还要可控,在美国,考虑到人工成本高,房租成本基本要控制在营业额的10%以内,低于国内的15%-20%。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它最好原来就是个餐厅,如果原来不是餐厅,是个白板的话,光装修在美国都要超过一年的时间。这些条件符合后,还要看店面面积、形状,是否符合条件。同时还不能在太偏的地方,要好招人,像去外州,基本招不到人,在东西两岸大城市还能招到人。筛选下来,其实选择并没有想象得多。

有时候还要看你的实力房东认不认,房东要看你有没有经验、看你的信用以及资金实力。跟房东谈条件也很耗时间,都是邮件来邮件去,中间一拖,时间就没了。尤其是那种大房东,连面都见不到。

柠季的创始人汪洁经常在朋友圈吐槽,说美国的效率让她血压都快爆了。我说你这开的是奶茶店,还算好的,要是开餐厅,两年都不一定能开出来。

选址是一件很local的事,需要特别了解本地市场、了解细节。流量是非常细分的,你要对本地人群足够了解。

比如说,在曼哈顿,可能隔一条街就是黑人区了,如果选址在这样一个地方,总体看流量是OK的,国内的打法可能觉得可以通过互联网引流,但在美国,黑人如果高频出现在这儿进行餐饮消费,会对其他人流产生很大影响。而长岛,属于乡村地带,跟城市地带的选址逻辑又不一样。

再比如,有些区域在数据统计上显示有很多亚裔,但其实这个数据是把印度人包含在里面的,那你中餐是做不起来的。

美国是个多族裔社会,什么人是你的客群,这些人到底出不出来吃饭?比如说在长岛大颈,人均收入都是20万美金以上,但是大家都不出来吃饭,就在家做,或者就不在本town消费,可能去法拉盛消费,他没有什么消费力。有些富人区反而没有太强的消费力,有些中产阶级社区的生意也其实并不好做。

每个区域的消费特征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长岛白人区,可能他不太能接受川菜这一类中餐,但是他能接受灌汤小笼包。什么样的品类,什么样的人群能接受,是有严格的族裔区分的,这个就很要求本地经验,如果不懂的话,就很容易踩坑。

美国还有竞业协议。比如有些好的Plaza,如果已经有一家饺子品牌或奶茶品牌,它是不允许你再开第二家的。在中国,一个Mall里一层楼可能能铺五家同品类的店。所以在美国,地产机会不像在中国那么多。比如瑞幸如果要进美国,可能遇到的问题就是,如果一个Plaza里已经开了星巴克,那它是不会再让瑞幸进的。包括有些Mall里,星巴克也会签竞业协议。

美国基本就Plaza、Mall、大城市街边店、学校周边这几个商业业态,社区店流量不够,美国社区人口密度远低于中国。加油站里一般也都有咖啡品牌,别人都占着流量了。

所以现在瑞幸从曼哈顿起来,去开街边店。

美国的商业地产资源很紧张,后面再进的中餐品牌,想要拿到好的位置,基本上机会很少了。

目前来看,进入美国的中餐品牌有从美东先出发的,也有从美西先落地的,洛杉矶那边比较分散,能开多一点店,纽约就是曼哈顿开一间、法拉盛开一间,人流比较集中,长岛不太好做生意,那里的老外比较保守。

不过在美国,店只要开起来了,别瞎做,基本上人群不变,保持每年的产品更新,就能一直做下去。

02

Jack,33岁:7个加盟商,抢同一个位置

某餐饮基金创始人,帮助中餐品牌落地美国

去年开始中餐出海在美国落地就已经有一个小高潮。当时进来了一些品牌,但路子不正。

比如国内一家茶饮品牌,连FDD(财务尽职调查)都还没做踏实,就开始放加盟,这本身就违法,而且在美国就放了两个年轻员工,什么都不懂,放了一堆很烂的位置,还是国内那套赛马机制,没有任何的区域保护。

美国没有国内那么大的人口密度,在国内一条街可能可以开10家店,你都能活,但在美国,就很难。这家茶饮品牌,在法拉盛500米的街上放了两家店,两家店老板还不同,结果新店就把老店的流量吃了好多。

这家茶饮品牌最开始也没有建供应链,都是加盟商自己建供应链,一家店投出来资金得到100万美金,多久才能回本?目前可能是赚钱的,毕竟流量在这儿。但潜在问题还是存在:他们没有任何的区域保护。

很有意思的一个故事是,之前同时有7个来自这个品牌的加盟商,去跟同一个房东谈,抢位置,房东当时就觉得这个品牌有点不太行,不太讲规矩,因为美国大家还是很讲商业规矩的。尤其是有些Mall的房东,都是old money,他们不管你在中国品牌做得有多大,他们有他们的挑选标准,喜欢和讲规矩的品牌合作。

现在这个品牌在美国已经跑出三四十家店了,如果放加盟的话,跑出这个数字其实很容易。但据说他们的一号位今年过来看了一圈,觉得不太行,把很多加盟都停掉了,重新开始调整。

蜜雪冰城我们今年也有过接触,他们还是国内思维,想开夫妻老婆店。他们是想跟星巴克掰手腕的。蜜雪冰城所谓的客户,不是真正的消费者,而是加盟商,跟加盟商一起来开发美国市场,让加盟商赚钱,他们赚供应链的钱。他们喜欢小加盟商,不喜欢超级加盟商。但问题是在美国,上哪儿去找这帮夫妻老婆?我不知道有没有这样一批人。

在美国的华人,要么是学生,要么是拿不出钱打黑工的,要么就是自己创业做老板的,我干嘛要加盟一个店,自己在店里面干?蜜雪冰城加盟商的这个demo,跟国内是不一样的。

但我觉得蜜雪冰城还是会成功,因为它很便宜,只是不会有他们想象中跑得那么顺。美国有一个品牌叫Dunkin’Donuts,它就是走低端路线,一杯咖啡,只卖1.99美金,现在在美国已经开出了超9000家店。低价会是一个吸引消费者很好的手段,霸王茶姬的打法也很凶,它现在一杯奶茶只卖五六块美金。


国内咖啡品牌今年也进入了美国。库迪今年已经落了两家店了,瑞幸在曼哈顿的两家店也马上就要开业,瑞幸前十家店都会做直营,后期可能会有一些调整。

国内咖啡品牌进入美国,我其实是看好的。星巴克已经这么强大了,Blue Bottle不也起来了吗?再者,咖啡赛道虽然卷,但咖啡可以拿很多零售的资源,它不需要有厨房。在美国,很多餐饮发展不起来,主要是厨房的建设成本太高,建设周期很长,而且适合做餐饮的门面其实并不多。咖啡的话,可以拿很多原来做零售的一些小门面,只要位置好、流量好就行。

咖啡还有一个供应链优势,本地采购就行,而且稳定。

其实我觉得老外对咖啡的接受度还挺高的,他们不一定非得要喝星巴克。在北美,瑞幸如果能摸到本土人喜欢的口味,还是有可能拿下一部分市场的。而且像星巴克这些本土品牌,它们的打法都很传统,瑞幸的一些互联网打法,可以在这边尝试一下。事实证明,硅谷那边起来的一些本土奶茶品牌,它们用的一套比较active的打法,比如email marketing、召回券,还是管用的。

美国现在有五六百万亚裔人口,亚裔的消费能力也很强,首先在这个细分市场,可以先跑起来,能把亚裔做明白,就挺厉害的,起码能铺出几百上千家店。然后有一个基础之后,再由亚裔带动主流人群。

目前来看,瑞幸做店的感觉是对的,有很多模仿瑞幸的,做的感觉都不对。比如之前ofo的戴威在这边开了5家店,就有点四不像。核心还是产品、装修、定位、菜单结构,你给人的感觉得是一家专业的咖啡店,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构建你的那些互联网营销策略。

03

庄玮乐,34岁:品牌负责人到了美国,自己搬砖、搬打印机

悬疑小说作家,北美蜂鸟传媒创始人

2017年底,我在曼哈顿成立了北美蜂鸟传媒,一开始是服务纽约本地的商户,新冠疫情之后,国内很多企业开始出海美国,包括餐饮和跨境电商,2020年,蜂鸟开始转向服务出海品牌,帮助品牌在美国进行线上线下营销。

2022年,餐饮出海美国迎来了一波高潮。这两年,国内头部的餐饮企业比如喜茶、霸王茶姬等都进入了美国,我个人认为,随着头部品牌的示范效应,明后年过来落地的品牌会更多,出海美国会更热。

蜂鸟手中掌握了北美顶级媒体资源,包括《纽约时报》、Forbes、Fox News等。在美国为品牌做营销宣传,与在国内有很大区别,一些传统媒体的声量能触达最广的受众群体。


东南亚的情况可能与国内有些相似,相对能copy paste,但在美国,横跨了一个大洋,还要面对12小时时差,人工要贵六七倍,这对品牌的预算、灵活性以及对美国当地文化的理解,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半年前,我回了趟中国,被国内五花八门的营销方式给震惊了,比如直播卖券,连肯德基都在做直播,而且这些营销方式的转化率很高。这些花样在美国都是看不到的。所以一些餐饮品牌来到美国后,会面临营销方式上一个很大的gap,他们不能理解这边的文化,会觉得为什么我不能裂变?为什么不能通过媒体打出一个爆款?

美国消费者虽然消费能力高,但美国只有3亿人,它的体量跟中国不是一个层级的。美国消费者对于信息的接纳方式也不一样,美国还是很流行看纸质报纸,比如《纽约时报》,大量的流量都在线下,他们的沟通也以邮件为主,WhatsApp、Facebook message为辅。他们什么都很慢。

所以在美国做营销,需要花更多的钱、花更多的时间、寻找更多的渠道去集中曝光。国内能出现李佳琦、薇娅这样的超级流量体,会诞生微信这样的全能APP,但美国没有这个土壤。在美国,你不太可能用一个平台去打爆每一个年龄层的人,你需要针对你的客群去做不同的营销。

也有品牌刚过来,和我们的观念不合,这是需要一些教育成本的。但只要他们在市场里跑一跑,就会非常快速地认识到,在美国,无论是劳动力还是媒体宣传,跟他们想象的不是一个世界。

在美国,直播做得不多,品牌方更多的是邀请很多Instagram、Facebook的博主探店,美国消费者也更信任第三方媒体的发声。美国品牌、商家还会花很大力气去进行谷歌地图等地图类型的账户维护,这是一个很大的流量入口。

中餐品牌来美国,也会利用一些新的平台进行营销,比如TikTok,但TikTok更适合寻求变化的品牌,中餐一般来说还是靠70%的回头客,TikTok能吸引来流量,但很难沉淀。

总的来说,美国就是一个字——“慢”。品牌过来都需要去适应这个字。你想加速,会发现根本没有那么多劳动力,而且假期多,很多品牌负责人来美国后会自己一遍一遍跑工地、搬砖、搬打印机。

本质上还是一个供应与需求平衡的问题,没有那么大的需求的时候,确实就没法那么快。国内市场确实大,如果美国能变成国内这样6倍以上的市场,我想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04

伍琨,37岁:连水管材质都有严格规定

QWA Studio创始人、大学客座教授

今年,QWA Studio服务的一个重要客户就是瑞幸,它们在曼哈顿的店最快下个月就要开业。在此之前,我们还服务过出海品牌VIVAIA以及餐饮品牌西安名吃等,帮助品牌进行线下店的装修和审批。

在美国,装修审批要比国内繁琐一些,美国住建部门,也就是DOB(department of buildings)的规范要求很详细。举个例子,在纽约做和给排水相关的施工,管道材料必须是铸铁或者铜管的,普通的塑料管是不行的,国内像那种PVC管是OK的。管道的粗细、直径、坡度、悬挂高度、悬挂方式等,都有详细要求。另外还有历史保护建筑、环境保护、居民保护等各种图纸要求。

顺利的话,1个月可以从DOB拿到施工许可,但经常会被DOB打回来。

现在中餐出海品牌,餐饮的话,装修预算大概在30-50万美金,奶茶咖啡大概10万-30万美金。早些年,像大董这样走高端路线的品牌,高举高打,但现在过来的连锁品牌,大多通过大量铺设店面来提升品牌认知,不会花太多钱在装修上。

有很多品牌来美国,做好了扩张规划,比如今年要开20家店、明后年要开200家,但有时候会面临很多“水土不服”。比如大的品牌对于门店都有一套标准,但这套标准在美国不一定能适用,比如在纽约,门店通常会比较细长,基本都是20尺宽度的地皮,布局不太方便,再加上图纸、施工的磨合期,设备物流、清关的时间,其实两个月左右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装修时间,急不来的。

05

Brain,32岁:真正的热潮或许还没到

LD construction创始人常驻LA,帮助餐饮品牌落地美国

4年前,我来美国创立了LD construction,主要做商业装修。

大概两三年前,开始有大量的国内餐饮品牌过来咨询,一开始是麻辣烫、火锅,后来也有烘焙、奶茶、快餐等,最初我们接触比较多的是中腰部品牌,国内门店数大概在1000家左右的,这两年头部顶流品牌也都出来了。当年接触的品牌,有留下来的,也有畏难撤退的。

美国是一个好市场,但在美国开店选址、供应链管理、物流仓库,整个落地都是一件很复杂的事。

在美国,整个的落地周期肯定是比国内要长的,国内快餐店或茶饮,可能一两个月就能完成从选址到装修到开业。但美国的商业市场比较稳定,租客可能10年都不会搬走,所以能找到合适铺位的机会也比较少,可能光选址就要3个月。而且在美国开店,全程都受到市政府监管,从图纸到装修材料,每个环节都要政府部门签字,才能继续往下做。图纸审批正常需要3-5个月,装修3-5个月,整体算下来,9-12个月是很常见的一个周期。


我们之前有服务过一家奶茶品牌,图纸来回改,打回来一次,就要浪费一个月时间,最后图纸审批就花了6个月。

美国的房东,更看重的是你的品牌入驻后,能不能给我的物业带来更多人流,你的生意是不是稳定,反而租金是排在后面的。而且美国的租赁合约,一签就是5-10年,所以拿到位置后,妥善经营,一般都会很稳定。

中餐出海美国,目前来看,我觉得有一些企业能成功,但可能相当一部分会失败。美国是很大的市场,但如果仅是借国内的名气,在这边我觉得不足以成功,还是要在营销策略、产品研发、本土化运营上做优化。

中餐出海美国目前是一个小高潮,但最热的时候是否是现在也不好判断,或许后面5-10年真正的热潮才到来。(应受访者要求:Jack为化名)

开店邦希望搭建一个企业出海的深度交流平台,赋能中国供应链、品牌实现全球化布局,并提供落地合作、投资、并购等解决方案。

如果您是即将出海与计划出海的中国连锁品牌创始人、供应链创始人,以及已经出海的中国企业创始人,欢迎加入“开店邦·出海社群”,与我们多多分享和交流。

欢迎连锁品牌与我们多多交流!

2025餐饮生死战:

不会用AI=淘汰!

凌晨3点还在算人力成本?同行用AI排班月省2万!

爆款研发总扑街?AI模型3天挖出爆款基因,转化率暴增3倍!

流量焦虑无解?AI批量生成500条短视频,奶茶店搜索排名飙至Top3!

2025年,餐饮业正经历AI革命:头部品牌已用AI砍掉35%营销成本、提升40%翻台率,而80%的老板还在被“AI工具太多不会选、团队落地难、学了就忘”等难题而困扰!

2025年7月26-27日,首期《餐饮创始人AI决策力私教课》由 「开店邦」主办,携手北大AI赋能导师王赟Irwin主讲,2天手把手教会你:

“五步餐饮老板AI生存法则”:

配武器:5类AI工具极简实操,定制老板专属作战系统

定战略:绘制企业级AI转型地图,打造AI增长飞轮

抢流量:AI营销矩阵+爆品公式,批量生产内容,引爆流量

带团队:建立团队AI共识,推动AI工具及能力实战落地

出成果:带真实项目进场,实战练习,交付阶段性成果

首期学员专享“躺赢三件套”:

早鸟立减3000元/人,仅限首期班!

2人团报获赠导师1v1辅导1次(价值8888元)

附赠数万元实战资料包(限首期学员专享)

为什么必须抢首期班?

真实战:理论+实战,现场演练,当场设计你的AI转型地图

真资源:加入数十位AI餐饮老板共创社群,共享AI落地经验

真落地:真实项目导师陪跑,确保AI项目从PPT变成利润

2025年,要么用AI重构增长,要么被对手用AI淘汰!

7月26日上海,搭上AI快车,让你实现弯道超车!

立即扫码锁定席位,开启你的AI餐饮转型之旅

扫码添加课程助理:店小二

请注明“餐饮AI+企业+姓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詹皇父爱如山!自己两双不如儿子更强,布朗尼轰三分老詹带头庆祝

詹皇父爱如山!自己两双不如儿子更强,布朗尼轰三分老詹带头庆祝

嘴炮体坛
2025-11-19 16:38:30
开拓者主帅:杨瀚森可以成为球队进攻轴心 但防守+护筐还需要加强

开拓者主帅:杨瀚森可以成为球队进攻轴心 但防守+护筐还需要加强

818体育
2025-11-19 16:22:24
难怪解放军连续出重拳,日方极力隐藏的武器,被中方发现了

难怪解放军连续出重拳,日方极力隐藏的武器,被中方发现了

林子说事
2025-11-19 13:12:28
这一次,绝不允许日本投降!

这一次,绝不允许日本投降!

华人星光
2025-11-18 11:27:21
人大代表一席话问住养犬人:你的宠物狗,凭什么让他人付出代价?

人大代表一席话问住养犬人:你的宠物狗,凭什么让他人付出代价?

知鉴明史
2025-11-19 18:41:03
这8种东西不能用酒精擦,一擦就坏,再也修复不回来了!

这8种东西不能用酒精擦,一擦就坏,再也修复不回来了!

装修秀
2025-11-13 11:50:03
大阪府前知事:派官员赴华解释的瞬间,日本已经“输了”

大阪府前知事:派官员赴华解释的瞬间,日本已经“输了”

中国青年报
2025-11-19 16:07:30
中央决定!董昕任中国联通董事长、党组书记

中央决定!董昕任中国联通董事长、党组书记

通信头条
2025-11-19 19:11:58
美国默许,收拾日本?

美国默许,收拾日本?

六爷阿旦
2025-11-18 17:12:21
日本网民怒斥高市早苗:赶紧向中国认错道歉

日本网民怒斥高市早苗:赶紧向中国认错道歉

极目新闻
2025-11-19 10:48:43
网红“橙子姐姐”被曝涉诈及贩运人口被柬埔寨警方逮捕,11日曾在评论区邀女网友去柬埔寨玩,称“我很安全”

网红“橙子姐姐”被曝涉诈及贩运人口被柬埔寨警方逮捕,11日曾在评论区邀女网友去柬埔寨玩,称“我很安全”

极目新闻
2025-11-19 19:18:44
韩国名宿:2036奥运会申办四强竞争,粤港澳大湾区是韩国最大劲敌

韩国名宿:2036奥运会申办四强竞争,粤港澳大湾区是韩国最大劲敌

杨华评论
2025-11-18 20:43:09
汪士钦丢脸丢到国外,遭韩国球迷嘲讽:发型搞笑,适合演少林足球

汪士钦丢脸丢到国外,遭韩国球迷嘲讽:发型搞笑,适合演少林足球

国足风云
2025-11-19 13:08:12
日本通告全球:中方再次暂停进口日本水产,中国外交部强硬表态

日本通告全球:中方再次暂停进口日本水产,中国外交部强硬表态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19 19:12:02
博阿滕谈去世前女友:我失去了挚爱,至今仍在消化这个事实

博阿滕谈去世前女友:我失去了挚爱,至今仍在消化这个事实

懂球帝
2025-11-19 01:37:33
苏联犯的错,中国不能再犯,沙特不续约的背后,是中国的深谋远虑

苏联犯的错,中国不能再犯,沙特不续约的背后,是中国的深谋远虑

阿鄖田间生活
2025-11-04 23:02:53
《浪浪山小妖怪》11月21日全网上线,总票房突破17亿元

《浪浪山小妖怪》11月21日全网上线,总票房突破17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11-19 16:58:09
53岁藤原纪香近照曝光,长相不如方媛,但身材更饱满圆润一些

53岁藤原纪香近照曝光,长相不如方媛,但身材更饱满圆润一些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19 03:53:42
严重违纪违法,余铖武被“双开”

严重违纪违法,余铖武被“双开”

极目新闻
2025-11-19 16:32:18
超50万张赴日机票被退订,赴日旅客量大幅下滑!春秋航空:退票已超几万张

超50万张赴日机票被退订,赴日旅客量大幅下滑!春秋航空:退票已超几万张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9 15:30:11
2025-11-19 20:16:49
连锁品牌智库
连锁品牌智库
精准聚焦连锁品牌服务
1002文章数 1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暂停接管安世半导体

头条要闻

台旅行团在意餐厅点5份披萨遭老板嘲讽 当地华人反击

头条要闻

台旅行团在意餐厅点5份披萨遭老板嘲讽 当地华人反击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游戏
教育
旅游
房产
公开课

《永恒之塔2》公测首日初期体验:一场令人又爱又恨的韩式MMO盛宴

教育要闻

班上不违法纪律,但也不学习的学生很多,是什么回事?

旅游要闻

灵隐寺免门票,打开文旅新姿势 | 新京报专栏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