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地铁十号线(杨箕东至西塱段)及十二号线(西段浔峰岗至广州体育馆、东段二沙岛至大学城南)6月27日完成全部工程验收,并通过运营安全评估。
广州地铁官宣:两条新线于6月29日下午2点同步开通试运营。
![]()
![]()
图片中蓝色段开通
十、十二号线两条地铁新线的开通运营,将提升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网络的密度,完善广州“环形+十字+X形”的城市轨道交通布局体系,使广州地铁运营总里程突破750公里大关,达到751.1公里。
01
广州地铁“X”型骨架结构形成
广州地铁十号线与十二号线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重要对角线线路,形成了“X”型骨架结构。
十号线全长19.3公里,设13座车站,呈西南-东北走向,途经天河、越秀、海珠、荔湾四大中心城区,既承担加密线功能又具备外联作用,西端与广佛线、二十二号线实现换乘。
目前开通的西塱至杨箕东段长17.2公里,设12座车站(含5座换乘站),中大南门站和天河路站暂未开通。
![]()
图源@广州地铁
十二号线则呈东南-西北走向,全长37.6公里,设25座车站,连接白云、越秀、海珠、黄埔、番禺五个行政区。
现已开通的东、西两段共28.8公里,设18座车站(含7座换乘站),中段(景泰至东湖)及赤岗站仍在建设中。
两条线路的建成将显著提升广州轨道交通网络的覆盖密度和换乘便利性。
![]()
图源@广州地铁
02
方格路网破局,填补中心区空白
广州地铁网络迎来重要升级,十号线和十二号线作为城区“加密线”,将重塑主城区轨道交通格局。分别沿西南-东北、西北-东南方向贯穿城市核心区,与现有方格状路网形成互补,有效填补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空白。
十号线作为西南-东北走向的交通大动脉,连接荔湾、越秀、天河等传统老城区,通过彩虹桥、东湖等新建换乘站实现与六号线、八号线等多条线路的无缝衔接,显著提升老城区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十二号线则沿西北-东南走向串联白云火车站、二沙岛、大学城南等重要节点,有效改善白云区西南部和海珠区东部等轨道交通薄弱区域的出行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两条线路交汇的东湖站将成为六/十/十二号线三线换乘的超级枢纽。该站建筑面积超5万平方米,采用地下5层结构设计,其中20米高的站厅将成为广州地铁网络中最高的车站空间。
![]()
“互联互通”版线网图(点击图片查看标清图)
需要高清线路图的,可以加微信GZlouxii索取。
03
十号线解救三号线
1997年广州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以来,广州地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线到网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密集如毛细血管的地铁网络正重塑城市空间格局,成为推动广州快速发展的“城市动脉”。
里程碑式发展阶段
1997年:一号线贯通芳村与天河,标志着广州正式迈入“地铁时代”。
2002年:二号线南北纵贯,与一号线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黄金十字”骨架。
2010年:亚运会前夕开通的三号线创下单日275万人次载客纪录,支撑起城市新中轴线发展。
![]()
十二号线列车 @中国广州发布
网络化布局新突破
环线成网:十一号环线实现闭环运营。
对角线破局:十号、十二号线构建斜向交通走廊。
加密补强:十三号线二期等重点填补中心城区覆盖空白。
![]()
十号线列车 @中国广州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十号线串联起天河、越秀、海珠、荔湾四大核心区,通过接管三号线支线(天河客运站-石牌桥段),将分流体育西站30%客流,有效缓解全国最繁忙地铁线的运营压力,解救三号线。
随着第三期建设推进,广州已形成“环形+十字+X形”的多层次轨道网络,实现中心城区800米覆盖率超80%,接近伦敦(88%)、东京(85%)水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