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是农历六月初一了。村里老人总念叨“六月怕初一”。到底怕啥?
![]()
先看农时。六月是庄稼拔节抽穗的关键期。
玉米正长秆,花生刚扎根,都要水。农谚说“雨打六月一,秋粮堆满仓”。意思是初一雨,秋天粮多到装不下。
反过来“六月初一晴,晒得竹叶焦”。晴天意味着接下来少雨,庄稼要渴坏。
去年邻村就遇上六月初一晴。
![]()
连续20天没雨,玉米叶卷成了纸。亩产少了300斤,老李家急得直跺脚。这就是农民怕晴天的原因——怕减产。
除了天气,还有老讲究。东北有些地方说“六月初一不动工”。
老一辈觉得这天动工,整月农活不顺。
还有“不借钱”的说法,怕破了财运。不过现在年轻人不太信这些。但“怕初一晴”的担忧没变。
![]()
为啥?靠天吃饭的根还在。就算有灌溉机井,大旱年也难救急。
去年全县干旱,3万亩地减产两成。气象站说,六月初一晴的年份,伏旱概率高40%。
这数据让农民心里更打鼓。有人问,农谚准吗?2023年六月初一雨,秋天确实大丰收。
2024年六月初一晴,伏旱来得猛。但也有例外,2022年晴却没旱。
![]()
农谚是经验总结,不是天气预报。
现在有卫星云图、土壤墒情监测。
但农民还是盯着初一的天。老习惯里藏着对土地的敬畏。
后天早晨,村口肯定围满人。
![]()
看云色、摸湿度,猜今年收成。你老家有“六月怕初一”的说法吗?留言说说,你们那初一有啥讲究?
农谚是老辈人的智慧,但也得看科学。丰收要靠天帮忙,更靠人勤管。
最后提醒:天气多变,提前查预报总没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