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咱们总说“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汽车行业更是如此——德国人定安全标准,日本人搞精益生产,中国车企只能跟在后面学。但这次,吉利干了件让全球汽车圈炸锅的事:它拿下了全球首个AI安全认证ISO/PAS 8800,成了第一个给智能汽车安全“定规矩”的中国品牌!这可不是普通的奖状,而是相当于在人工智能驾驶的赛场上,吉利突然跳上裁判席,把规则书换成了中文版。
![]()
你可能会问:不就是个认证吗?为啥这么牛?举个例子,以前智能手机拼像素、拼跑分,后来苹果直接搞出个“隐私标签”,逼着所有APP按它的标准来——吉利现在干的就是类似的事。当特斯拉还在吹自动驾驶里程数,丰田忙着堆激光雷达的时候,吉利悄咪咪把AI怎么训练、数据怎么管、系统怎么防出错这些“内功心法”全写进了国际标准里。最狠的是,这套标准不光吉利自己能过,以后其他车企想达标,都得按它的框架来玩。
![]()
这背后是吉利埋了十年的“安全暗线”。别人卷屏幕尺寸、零百加速时,它从芯片到软件建了三重防火墙:传统功能安全管硬件,预期功能安全防系统抽风,现在AI安全直接把人工智能的“大脑”上了锁。就像盖楼先打地基,等别人开始愁房子晃悠时,吉利早把抗震结构塞进了行业标准里。
更长远来看,吉利这一招给中国汽车出海铺了条快车道。以前咱们出口得掰扯“符合欧盟标准”,现在德国车企可能得研究“吉利标准”怎么落地。就像5G时代华为手握专利一样,未来全球每辆智能汽车的安全测试,可能都得抬头看看杭州湾的“中国灯塔”。这次逆袭证明了一件事:在汽车行业的下半场,会造车只是及格线,能定规则的才是赢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