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防空系统捉襟见肘的时候,有人说伊朗的导弹也会库存见底,这种说法究竟该如何看待呢?在这个时候,英媒炒作中国货机援伊,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
在伊以冲突爆发之后,我们发现伊朗面对以色列使用的是消耗战战术。目前,已经有媒体报道,以色列的防空导弹库存最多只能维持十天,但也有一种声音,就是伊朗的弹道导弹库存照目前这种方式打击以色列的话,也会很快见底。那么,这种观点是对还是错呢?我们需要先聊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伊朗的打击战术问题。据统计,从伊以冲突爆发到现在,伊朗总共发射了大约500枚导弹,而伊朗弹道导弹的库存,外界预测大约是2000枚。在这里,问题就来了,在之前发射的500枚导弹中,其实弹道导弹占据的比例并不大。前面伊朗发射大量无人机和导弹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消耗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在以色列防空系统逐渐告急的时候,伊朗的弹道导弹才真正派上了用场。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伊朗发射的导弹,虽然数量不多,但打击力度依然非常大的原因。所以,照这种模式打下去的话,以色列的防空导弹一旦先耗尽,而伊朗完全可以继续通过发射弹道导弹,来对以色列进行打击。就在日前,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泥石”-2中程弹道导弹。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伊朗还有其他没有发射过的导弹会派上用场,至于什么时候会见底,恐怕还得等一段时间。
![]()
第二个问题,就是以色列和伊朗的军工产能问题。虽然在世界范围内以色列是一个军工大国,但是由于其地理条件的限制,以色列并不具备军工全产业链的生产条件,所以,以色列生产的武器中,相当一部分零件是需要从国外进口的。比如,以色列引以为傲的铁穹防空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是在美国生产的。那么,只要美国不支援以色列的话,铁穹系统崩溃只是时间问题。而伊朗就不一样了,作为中东军事大国,伊朗不仅有生产无人机的能力,也拥有自研自造导弹的能力。这样一来,对比就很明显了,坐吃山空的以色列,对上边打边造的伊朗,究竟谁胜谁负,一目了然。
所以,说伊朗导弹库存见底的,基本上是杞人忧天了。退一步说,伊朗导弹库存见底的时候,以色列的境况会比想象的更糟糕。
眼看局势即将被翻盘,被以色列寄予厚望的美国却迟迟不下场。虽然美国这几天不断向中东地区调兵遣将,但是呢,根据最新消息,特朗普又把外界预测的参战时间推迟了,他表示将会在两周内决定是否打击伊朗。这意味着以色列至少还要跟伊朗抗一个礼拜。这对于以色列来说可就非常难受了,现阶段伊以还能打得有来有回,但越到后面,以色列的可持续性就是问题,如果不停战的话,势必凶多吉少。特朗普在这个时候的表态,其实还是在权衡,参战到底值不值。现在放眼全世界,除了以色列之外,大部分都是反对美国下场的声音,光在舆论这一块,特朗普可能都承受不住。
![]()
眼看美国迟迟不下场,欧洲又憋出了“盘外招”。据英媒报道,近日,中国三架波音货机起飞,本来应该是去往卢森堡的,但在靠近伊朗的时候忽然轨迹消失,而且,也没有雷达图像显示这三架飞机抵达欧洲。于是,英媒就开始炒作了,认为“中国货机援伊”。这个时候,英媒的做法,很明显就是在逼中国表态,不会军援伊朗。这样一来,美国才能更方便介入。除此之外,英媒这样做也是在向中国施压,通过向中国“泼脏水”,来引导国际舆论谴责中国。不过,还没等中国发声,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就站出来替中国解围了,他们不仅强调三架飞机没有进入伊朗,还可以提供实时数据来打破英媒的谣言。
![]()
其实,英媒这种博眼球的新闻不用想都知道怎么回事。中国如果真的要支援伊朗的话,怎么可能选择美国制造的飞机呢?首选应该是中国的运20才对。而且,中国一直在呼吁双方停战,缓和局势,在这个时候,又怎么可能出尔反尔,火上浇油呢?这个时候,英媒最应该报道的,应该是美国,全世界都在猜测美国即将参战。如果英媒能通过炒作的方式阻止美国参战,才是真正为降温局势做了大功一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