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在接受《卫报》采访时明确表态,为应对俄罗斯日益频繁的空袭,乌克兰计划从美国制造商订购27套“爱国者”防空系统。
这一采购计划的出台,与俄军近期攻击模式的转变直接相关,俄方正越来越多地动用弹道导弹打击乌克兰关键设施,对乌防空体系构成严峻考验。
泽连斯基强调,当前乌克兰与国际伙伴的防空合作进展缓慢,英国等盟国尚未派出战斗机执行巡逻任务,导致基辅在应对无人机与导弹混合攻击时倍感压力。
“我们需要足够的防空盾牌覆盖整个国家,这是保护基础设施和民众的关键。”他说道。
被乌克兰寄予厚望的“爱国者”系统,是美国雷神技术公司研发的移动地对空导弹防御系统,自上世纪80年代服役以来不断升级,如今已是美军最先进的防空装备之一。
其最强大的PAC-3MSE导弹版本,凭借极快的飞行速度与精准的目标搜索杀伤技术,能有效拦截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战斗机等多种空中目标。
![]()
对乌克兰而言,“爱国者”更是无可替代的“救命装备”,目前它是基辅唯一能有效拦截俄罗斯弹道导弹的武器。
据公开信息,乌克兰当前已部署至少8套“爱国者”系统,其中6套处于运行状态,另外2套正在进行现代化改造,仅能勉强覆盖部分关键城市与设施。
乌克兰的防空压力还来自装备损耗与战场消耗。
俄罗斯国防部曾通报,自2023年以来,俄军已摧毁约40台乌克兰“爱国者”导弹发射器,虽乌方未正面回应这一数字,但装备折损确是不争的事实。
![]()
更严峻的是,“爱国者”系统全球供不应求,部分核心部件的生产周期长达数年。
泽连斯基坦言,即便与美国达成27套的采购协议,完全交付也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远不能满足当下的防空急需。这也是基辅急于寻找替代方案的重要原因。
为破解“远水救不了近火”的难题,乌克兰推出“采购+借用”的双线策略。
泽连斯基已公开呼吁欧洲伙伴暂借“爱国者”系统,并承诺在从美国订购的新系统到货后立即归还。
他还提出变通方案:若欧洲国家允许基辅优先使用其在华盛顿的采购配额,乌方可更快获得新装备。
这一诉求已初见回应。目前,泽连斯基证实已从德国接收更多“爱国者”系统并投入部署,他特别感谢德国总理默茨履行承诺。
德国此前已向乌提供3套该系统,今年9月还宣布将在挪威协助下于年底前再交付2套,成为对乌防空援助的关键力量。
尽管欧洲援助带来喘息之机,但与27套的目标仍有巨大差距。
泽连斯基透露,乌克兰下周将提交具体需求计划,继续与各国政府及防务制造商直接对接。德国的案例提供了借鉴,其因库存紧张曾犹豫是否援助,最终通过与美国达成补充替换协议才得以成行,这一模式或被其他欧洲国家效仿。
当前,乌克兰的防空需求已成为检验西方盟友协作能力的“试金石”。
能否快速补齐防空缺口,不仅关系到乌基础设施的存续,更将直接影响冲突态势的走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