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吃得好、吃得对,就是守护健康最日常、也最重要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几个简单易行的吃饭妙招,帮助大家吃得更科学、更健康,活力满满每一天!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健康的成年男性一天大约需要2250大卡能量,女性大约需要1800大卡。这些能量可不能一顿吃光,而是要科学分配到三餐中去。建议早餐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则占30%~35%,并且要相对清淡些,减轻身体在夜间的负担。
明白了能量分配,接下来就是每餐具体怎么搭配才营养均衡。
早餐,记住“主动吃奶水”这个四字口诀。
“主”指的是主食,比如燕麦片、全麦馒头等谷薯类食物;“动”是指动物性食物,像鸡蛋、少量瘦肉或鱼虾;“奶”代表奶类和豆制品,比如一袋纯牛奶或一杯豆浆;“水”则是指水果和蔬菜,像橙子、黄瓜或小番茄。
举个例子:早餐搭配偏西式可以两片全麦面包+一个煎蛋+一杯牛奶+一小把坚果+一根香蕉,或者中式一点可以小米山药粥配凉拌豆腐丝+一个水煮蛋+一根水果黄瓜。
午餐则遵循“一二三”的简单比例来搭配。
这个比例指的是一份量的肉、鱼或蛋类,两份量的主食(米饭、面条、饼等),三份量的蔬菜。
比如,可以做一道香煎鸡胸肉+糙米饭+清炒西兰花。或者想要快捷一点可以做一道番茄鸡蛋面,搭配凉拌秋葵和木耳。这样的午餐,荤素搭配得当,蔬菜充足,能量适中,能很好地支撑下午的活动。
到了晚餐,我们的原则是“水多、块大、能量少”。
意思是选择水分含量高、体积相对大、但能量密度低的食物,这样能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增强饱腹感,又不会给肠胃造成太大负担,有助于安稳睡眠。
推荐像小米南瓜粥配清蒸鳕鱼+水煮芥蓝。或者也可以简单做一个杂粮饭团搭配一碗蔬菜汤。这样的晚餐既温暖舒适,又营养健康。
除了安排好三餐结构,日常吃饭还有一些实用的小技巧能让我们吃得更健康:
在主食选择上,不妨多吃点“跨界主食”。
尤其是血糖偏高的朋友,更应选择那些吃了血糖不会忽高忽低的食物。除了像整粒小麦、大麦、黑麦、麦麸、全麦面条等粗粮,像土豆、山药、莲藕、茨菇这些既是菜又能当饭的“跨界”食材,也是很好的选择,它们能丰富主食的种类,口感也好,对稳定血糖有帮助。
吃蔬菜,要特别多选叶茎类的。
控制血糖、维护肠道健康的关键营养素之一是膳食纤维,而叶茎类蔬菜(如芹菜的杆、西兰花的茎、卷心菜帮、茼蒿杆、空心菜梗、菠菜根等)恰恰是膳食纤维的“大户”。这些吃起来有点费劲、需要多嚼嚼的部分,就是宝贵的纤维来源。它们可是咱们控糖、通便的好帮手。
说到吃肉,鱼贝类应是首选。
研究发现,过多食用红肉(猪牛羊)和禽肉(鸡鸭)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而多吃鱼虾贝类则相对更安全,不增加这种风险。所以,在餐桌上,不妨多安排些鱼、虾、扇贝等水产,替换掉一部分红肉和禽肉,对健康更有益。
最后,烹饪方式尽量要清淡。
做菜时多采用蒸、煮、炖、拌的方法,少用油炸、油煎。蔬菜可以简单焯水后加点香油、醋、蒜末等调料拌着吃,既清爽又健康。特别提醒有高血压的朋友,一定要主动控制盐的摄入量,做饭时少放盐,少吃腌制食品,享受食物原本的鲜香滋味。
朋友们,健康饮食不是什么清规戒律,它蕴藏在日常智慧的选择里。愿每一位朋友都能吃得明白,吃得开心,吃出健康好身体,让幸福的滋味伴随每一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