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Partner
Bring you to the side of science
导 读
各位科学的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就在近日,一个漂浮在南极高空的宇宙粒子探测器记录到了似乎来自冰层深处的无线电脉冲,这一现象违背了当前对粒子行为的理解,让物理学家感到困惑,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信号本不应该存在。
主笔 | 恒意
● ● ●
本不应存在的信号|南极瞬态脉冲天线发现异常无线电波
本不应存在的信号
根据昨天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的研究,南极瞬态脉冲天线(ANITA)实验在距离冰面下方高达30度的陡峭角度探测到了这些无线电波。这一发现挑战了粒子物理学的基本假设,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是否有未知粒子或相互作用可以解释这一异常现象。
气球搭载的探测器阵列旨在捕捉来自宇宙射线撞击大气层时产生的无线电波,但它记录到的信号似乎来自地平线以下,而不是如预期那样从冰面反射。
“我们探测到的无线电波角度非常陡峭,大约在冰面下方30度左右,”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物理学、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副教授、ANITA团队成员Stephanie Wissel说。
根据团队的计算,任何以那个角度到达的信号都必须穿越数千公里的岩石才能到达探测器,这本应完全吸收无线电波,使其无法被探测到。
平行宇宙理论迎来新例证
这些神秘的探测结果最早记录于2016年至2018年,最初引发了关于违反物理定律的奇异粒子,甚至是时间倒流的平行宇宙的猜测。一些研究人员提出,这些信号可能表明存在以前未知、能够穿透坚硬岩石的粒子类型。
然而,阿根廷皮埃尔·奥杰天文台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对这些最奇特的解释提出了质疑。研究人员在分析了15年间超过760万次宇宙事件后,几乎没有发现任何理论预测的异常粒子的证据。
ANITA项目的首席研究员彼得·戈尔汉姆(Peter Gorham)提醒说,这些数据不应被解读为非凡现象的确凿证据,并强调首先需要对常规科学解释进行彻底分析。
未来学或成研究方向
科学界对于ANITA异常读数的原因仍存在分歧。另一个主要的南极探测器——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IceCube Neutrino Observatory)并未观测到类似现象,这对这些发现提出了更多疑问。
未来学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选项之一。未来学是一门通过分析当前趋势、科技进步和社会变化,系统地预测和探讨未来可能发生事件和发展的学科,目的是帮助个人、组织和社会更好地做出决策和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经开发了超高能观测有效载荷(PUEO),这是一种更先进的探测器,旨在为这些难以捉摸的信号提供更清晰的数据。科学家们预计,这一新一代仪器将有助于揭开ANITA令人困惑的探测结果之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