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初冬时节,湖南新宁县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紫云山片区迎来一年中最绚烂的时节。青山如黛、层林尽染,古老的生态秘境与深厚的人文底蕴在此交相辉映,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正徐徐展开。
走进山林,一道银练般的瀑布映入眼帘,水流从长满青苔的崖壁上披挂而下,撞击在嶙峋的岩石上,碎成万千颗晶莹的珍珠,水雾氤氲,带来沁人心脾的清凉。不远处,一株300年树龄的猴樟巍然矗立,粗糙的树皮镌刻着风霜雨雪的痕迹,舒展的枝丫间流淌着数个世纪的阳光,尽显沉静而磅礴的生命力。
沿着小径前行,几座白墙黛瓦的古朴民居点缀在山坳间,屋前的银杏树早已换上了金黄盛装,叶片簌簌飘落,与老屋的沧桑相映成趣,铺就出一片暖黄的山居景致。“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与这片山林相依相伴。”78岁村民陈大爷说,正是村民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让紫云山的原始风貌得以完整保存。
山坳深处,一片水杉林亭亭如盖,笔直的树干直指苍穹,阳光透过细密的叶片,洒下缕缕金色的光柱,在地面上绘出变幻莫测的光影。漫步其间,脚下是松软的落叶,耳边是微风穿过林梢的沙沙声,一种秩序井然又充满生命张力的美感油然而生。这片300余亩的水杉林,是湖南省保存最完好的水杉群落之一。
紫云山作为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据统计,这里有高等植物217科958属223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资源冷杉、伯乐树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鹅掌楸、香果树等20余种。这里还栖息着云豹、林麝、红腹锦鸡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这些珍稀的“森林居民”,有的扎根岩缝百年,有的与溪流共生千年,每一道斑驳的树皮、每一粒饱满的果实、每一片变换的叶色,都是岁月刻下的注脚,共同织就了紫云山厚重而斑斓的生态锦缎。
近年来,新宁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保护好紫云山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探索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生态科普旅游线路,让更多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据统计,仅今年前三季度,紫云山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8000余万元。(鄢跃斌 郑秉武 杨喻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