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海中医:为啥早上易突发脑出血?
清晨6点-10点,被称为心脑血管的 “魔鬼时段”—— 据统计,脑出血发病高峰集中在此时段,占全天发病数的40%以上!为什么清晨风险这么高?
![]()
这与血压波动、血液黏稠度变化等生理特性密切相关。很多人晨起后不经意的习惯,可能成为 “引爆” 脑血管的导火索。
以下5个细节,一定要警惕:
1、猛起猛坐很多人闹钟一响,立刻从床上弹起,这个动作会让血压在几秒内剧烈波动。特别是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突然改变体位,血液来不及供应大脑,可能导致头晕、眼前发黑,甚至因血压骤升引发脑出血。正确做法:睡醒后先赖床3分钟,伸伸懒腰、活动手脚,再慢慢坐起,双腿下垂片刻后起身。
2、强忍便意便秘时用力排便,会使腹压瞬间升高,进而导致血压飙升。数据显示,用力排便时血压可比平时升高20-50mmHg,相当于给脑血管 “强行加压”。对于已有血管病变的人,这就是危险的 “导火索”。正确做法:日常多吃芹菜、燕麦等高纤维食物,晨起空腹喝一杯温水。严重便秘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
3、冷水洗脸清晨皮肤温度较低,突然用冷水洗脸,会刺激体表血管急剧收缩,血压随之升高。对于本身血管弹性差的老年人,这种冷热刺激可能引发脑血管破裂。正确做法:用30-35℃的温水洗脸,既能清洁皮肤,又能温和唤醒身体。
4、空腹晨练不少人习惯空腹晨练,但此时身体血糖处于低位,运动会进一步消耗能量,导致低血糖。同时,运动时心率加快、血压上升,低血糖和高血压 “夹击”,极易诱发脑出血。正确做法:晨练前先喝一杯牛奶或吃块面包补充能量,选择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跑跳。
5、不吃早餐经过一夜代谢,血液本就处于浓缩状态,若不吃早餐,身体会分解脂肪供能,释放脂肪酸,导致血液黏稠度进一步升高。这种高凝状态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进而引发脑出血。正确做法:早餐摄入适量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既能稀释血液,又能稳定血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