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人生没有爱情是不圆满的,所以我能拥抱你一下吗?”
1986年7月,在战火纷飞的老山,小战士赵维军对面前的护士张茹提出了这样一个请求。
![]()
轰隆的炮声不绝于耳,生与死的分界线在这里模糊不清,但此刻,轻轻弯下腰的张茹,只感受到了一股久违的平静。
她把嘴唇贴在了赵维军的唇角,温柔地给予这勇敢的少年一个别样的“亲吻”。
![]()
这充满温情、跨越生死的故事,也被摄影师记录下来,于是《死吻》诞生了。
一张照片,不仅让人们关注到了宏大叙事,更让人看到了战场个体的生离死别。
赵维军和张茹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多年过去,他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
![]()
老山战场,缘分开启
1986年7月,小战士赵维军所在的兰州军区第47军下属421团,在松毛岭阵地已经坚持了两个多月,牢牢顶住敌人激烈的进攻,没有让战线向后撤退。
以防守反击为主要风格的阻击战,最为考验战士的耐性和坚韧。
![]()
更糟糕的是,我军阵地附近还有敌人提前部署的雷区,所以战士们的行动必须小心谨慎。
一个不注意,他们就可能踏进雷区,引发一系列连环爆炸。
不幸的是,敌方投射过来的一枚炮弹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了雷区范围内。
![]()
炮弹爆炸引起了连锁反应,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在赵维军耳边响起,很快,他感受到了剧烈地钻心的疼痛。
四处炸开的炮弹碎片嵌入了他的身体,其中以腿部的受伤最为严重。
他的双腿血流不止,伤口深可见骨,模糊一片的血肉,足以让人感受他有多么痛苦。
![]()
即使已经处在昏迷的边缘,他却还在担心其他战友,担心解放军能不能取得对越作战的胜利。
他还那么年轻,20岁左右的年纪,正处在人生最好的时光。
可是现在,英姿勃发的面孔被鲜血和泥土染成了浑浊的颜色,他的生命力也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一点点消耗着。
![]()
好不容易等到爆炸停止,战友们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来到他的身边,把他抢出了雷区,送进了战地医院。
医生经过综合评估之后,相当遗憾地作出了决定,对赵维军进行截肢手术。
然而,这里不是干净整洁的医院,这里是阴暗潮湿、细菌多发、药物紧缺的边境战场。
![]()
就算手术能够成功,医生也不敢保证,赵维军一定能够活下来。
从小战士被送进医院时起,护士张茹就一直负责近身照顾。
她希望赵维军能活下来,希望自己照顾的每一位伤员都能活下来。
万幸的是,截肢手术进行顺利,赵维军暂时脱离生命危险。
![]()
接下来决定他是死是活的关键因素,就是伤口的恢复情况。
张茹对护理尽心尽力,每天要无数次查看赵维军的伤口情况,脑子里始终绷着一根弦,睡觉也不敢放松。
几天之后,她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赵维军伤口出现明显的困难和恶化,即使加大消炎药物的使用量也无济于事。
![]()
他们当机立断,把这个年轻的小战士朝着后方医院送去,进行下一步治疗。
张茹一路上都在祈祷,她还不知道,几天之后,一件令她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事情将会发生。
临终一吻,痛彻心扉
“护士姐姐,你知道甘肃在哪个方向吗?”
躺在担架上的赵维军已经奄奄一息,说起话来断断续续。
![]()
但他还是用尽全身的力气,挣扎着问出了心中的问题。
张茹俯身下去,把耳朵贴在他的嘴边,仔细辨认他的问话。
“甘肃是我的家乡,能不能请你帮帮忙,把我的头挪向家乡所在的方向。”
就这么一句话,听得张茹心中五味杂陈。
![]()
年前的小战士还那么年轻,如果没有战争,他应该正在家乡享受自己的青春岁月,在父母跟前承欢膝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承担着煎熬的思念。
赵维军的伤口还在持续感染,一天中,他大多数时候都昏迷不醒,仅有的清醒时刻,也总是满怀眷恋地望着甘肃的方向。
此时此刻,没有人能对他的感情感同身受。
![]()
但是身处战场的解放军战士,每一个人都能理解他的辛酸与遗憾。
在简陋的医院里,他最熟悉的人就是张茹,所以在张茹面前,他总是能像个孩子一样敞开心扉,还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脆弱的一面。
7月的一天,他的精神好像忽然间好了不少,说话说得更清楚。
他用微弱的声音自言自语:
“爸爸妈妈,我没有给你们丢脸。可是,我应该回不去了吧。”
![]()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或许还有几天,或许在今天就会倒下。
他说:
“能够为国家而牺牲,我死而无憾。可是我听说,没有体验过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所以护士姐姐,你能抱一下我吗?”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希冀的光芒,一声“护士姐姐”,叫得张茹肝肠寸断。
她毫不犹豫地弯下腰,把少年抱在自己的怀里,像是要用体温去温暖那逐渐冰冷的身体。
![]()
一个拥抱,不足以宣泄张茹心中的感情。
那是一种超越性别、超越年龄,甚至超越生死的感情,只有真正体验过军旅生涯的人,才能明白峥嵘岁月里最为可贵的真情流露。
所以,她轻轻靠近赵维军的脸庞,在少年的唇角落下了一个特殊的“亲吻”。
赵维军的生命被定格在了这伟大的时刻,张茹的泪水一滴滴落下,拼命忍耐却总是无法忍住。
![]()
赵维军年轻的模样,她会永远记在心里。这段动人的战地故事,她也会无数次讲起。
摄影干事王红在听说这件事情之后,萌生了一个特别的想法。
补拍照片,终生难忘
他提议,请张茹配合一下,补拍一张照片,记录赵维军烈士临终之前的场景,让他们那意义重大的“亲吻”成为一个象征微观情感的符号。
张茹想记住赵维军,也想让更多的人认识赵维军。
![]()
所以她同意了这个提议,于是就有了经典摄影作品《死吻》的诞生。
虽然照片是补拍的,但王红说:
“我们的照片传递了生死面前人性的温度,是一种对美好的期待。照片背后的故事令人感动,它承载的情感价值更是无价的。”
照片一度引起过不少争议,王红也不后悔这个决定。
至于张茹,她很幸运,从老山战场走了回来。
可那些永远埋葬在地底的生命,却成了她挥之不去的记忆片段。
从2011年开始,她连续跨越了9个省份,一个个寻找那些有名的或是无名的英雄。
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她感觉到自己的心脏正有力地跳动着。
既然活着,那就要活得有意义。不忘过去,才能过好现在。
2015年,在小战士赵维军牺牲29年之后,张茹走到了甘肃榆中县的烈士陵园,找到了赵维军的墓碑。
![]()
石板上篆刻着“赵维军烈士之墓”,看到这个名字,张茹第无数次流下泪来。
现在的她已经有了白发,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在病床前年轻温柔的护士姐姐。
而赵维军却还是年轻的小伙子,永远以最灿烂的状态留存。
她在这里说了好多话,那些无法对别人吐露的心声,现在她都可以畅所欲言。
她很抱歉,自己没能带着年轻的弟弟回到家乡。
她也很内疚,明明学了那么多医疗护理知识,最后还是没能把弟弟的命给保住。
医生不是神,不可能主宰一个人的生死。
道理人人都明白,可落到具体的情感之中,始终还是让人难以释怀。
张茹在一天天老去,未来的某一天,他们或许能够真正重逢。而青春岁月里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
![]()
结语
战地中别具意义的“亲吻”,跨越了世俗的情感,展现了人性的温度。
赵维军和张茹,两个陌生人,因为战火而相逢,从此在对方的人生中打下烙印。
多年过去,年华老去,但故事不会褪色,情感更不会稀释,只会如同美酒,越发醇香浓郁。
参考
澎湃新闻——党史学习教育| 学党史:读红色经典,颂百年丰碑【十】
![]()
《轮战》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