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医药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司美格鲁肽全球销售额超过了几年来稳居榜首的K药,成为新的“药王”。
医药江湖的王座更迭没有终点,但是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仿制者永远跪着,唯有持续创新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
1
药王易主:一场价值千亿美元的代谢革命
司美格鲁肽和K药的竞争一直备受瞩目。2024年,K药销售额为294.82亿美元,司美格鲁肽三款产品(Ozempic, Wegovy, Rybelsus)全年合计收入2018.49亿丹麦克朗,约合292.96亿美元,二者差距仅1.86亿美元,K药以极其微弱的优势险胜。
而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司美格鲁肽实现全球销售额557.76亿丹麦克朗,折合84.38亿美元或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17%;而K药销售额为72.05亿美元,司美格鲁肽领先K药12.33亿美元,成功实现反超。(注:5月8日,美元汇率为1:6.6097丹麦克朗)
司美格鲁肽三款产品,分别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Ozempic,用于治疗肥胖的Wegovy,以及口服版糖尿病药物Rybelsus。而司美格鲁肽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攀升至榜首,主要源于肥胖治疗需求的爆发。
![]()
全球约有10亿人患有肥胖症,肥胖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它不仅影响外貌,还会引发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在过去,肥胖治疗手段有限,效果也不尽人意,导致大量肥胖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
降维打击:司美格鲁肽的出现,为肥胖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使用司美格鲁肽治疗后,参试者68周平均减重14.9%,相比之下,对照组只减少了2.4%的体重[1]。
在临床试验中,司美格鲁肽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胃肠道反应,通常为恶心、腹泻、呕吐和便秘,发生率为74.2%,高于安慰剂组47.9%的发生率。大多数的严重程度为短暂的轻~中度。整体上,司美格鲁肽的安全性良好。
因为安全性和耐受性也都不错,司美格鲁肽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
司美格鲁肽争夺药王的商业密码,是将慢性病的治疗转化为一款消费级医疗产品。
2
代谢性疾病:从糖尿病到肥胖
除了肥胖治疗,司美格鲁肽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同样表现出色。司美格鲁肽最早获批的适应症,就是2型糖尿病的治疗。
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且仍在不断增长。司美格鲁肽作为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和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等机制来降低血糖,且具有葡萄糖依赖性,能在血糖升高时发挥作用,血糖正常时则作用减弱,大大降低了低血糖风险。
它还能轻微延迟餐后早期胃排空,进一步稳定血糖水平。同时,司美格鲁肽在心血管保护方面也有显著效果,对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可降低主要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风险,这使得它在糖尿病治疗市场脱颖而出。
虽然作为药物,司美格鲁肽还是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临床数据表明它带来的各种获益也是不可忽视的,而其底层逻辑也是因为针对人体代谢的管理:
通过双重控糖机制(胰岛素智能调节+胃排空延迟),司美格鲁肽实现:
- 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27百分点(vs标准治疗降低0.96百分点)
- 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20%,心血管保护数据使其成ADA指南首选[2]
- 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二期临床试验中,高剂量组肝纤维化程度缓解率43%[3]
- 慢性肾病患者重大肾病进展风险下降24%[4]
司美格鲁肽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肠梗阻,血管性水肿,皮疹,荨麻疹(2023年9月,美国FDA更新)[5]。
- 待确认的长期安全性风险:甲状腺癌
司美格鲁肽不是一款药,而是一把打开代谢宇宙的金钥匙!
2
GLP-1激动剂之争
随着糖尿病、肥胖患者越来越多,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预防、治疗与管理需求激增,GLP-1市场近年来备受瞩目。
虽然司美格鲁肽目前坐上了“药王”宝座,但要想长期坐稳并非易事。首先是司美格鲁肽部分专利已经过期,仿制药已经在路上;其次是升级版GLP-1激动剂已经到来,替尔泊肽就是司美格鲁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之一。
替尔泊肽是礼来公司研发的GLP - 1/GIP双重激动剂,在降糖和减重方面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在降糖领域,替尔泊肽的降糖效果不逊色于司美格鲁肽,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在减重方面,替尔泊肽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2024年礼来财报显示,降糖版替尔泊肽Mounjaro全年销售额为115.401亿美元,减重版替尔泊肽Zepbound全年销售额为49.257亿美元,两者合计销售额为164.458亿美元,增长势头十分强劲。
由于替尔泊肽上市时间相对较晚,其销售收入与司美格鲁肽仍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其增长必定蚕食司美格鲁肽的市场。因此,即便2025年司美格鲁肽挑战K药成功,坐上了药王的位置,能不能坐得稳,还得看替尔泊肽。
2025年5月1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头对头”3期临床试验显示,替尔泊肽平均减重达20.2%,而司美格鲁肽为13.7%。替尔泊肽组平均腰围减少达18.4cm,而司美格鲁肽组为13.0cm[6]。
在替尔泊肽之后,目前还有三靶点激动剂(GLP-1/GIP/GCGR)也在进行临床研究,目前临床试验观察到平均25%的减重效果,同时也有保肌的效果。未来可能还会有更有效的减肥药物进入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
3
K药的过去和未来
K药的全名是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是默沙东的一款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药物。
自2014年获FDA批准治疗晚期黑色素瘤以来,K药不断获得新适应症的批准,目前已覆盖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头颈部癌、胃癌、肝癌、乳腺癌、胆道癌及MSI-H(微卫星不稳定性高)实体瘤等多个癌种,获批适应症总共超40种。
因为适应症的不断增加,尤其因为拿下了非小细胞肺癌这样的重要适应症,K药的销售额自上市后便一路高歌猛进,2023年以250.11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首次登顶全球畅销药榜首,2024年销售额更是高达294.82亿美元,成为全球销售额最高的处方药。
然而,K药如今却面临着强大的挑战!一方面,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PD - 1/PD - L1抑制剂,竞争日益激烈。虽然在疗效方面无法确切分出高下,这些竞品至少在价格方面给K药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断瓜分市场份额。另一方面,K药的重要专利也将过期,预计在2028年,K药将失去美国市场独占权。
不仅如此,升级版的PD-1/PD-L1抑制剂即将出现,目前PD-1/VEGF双抗、PD-1单抗/IL-2融合蛋白正在开展挑战K药的临床试验。
2025年第一季度,K药的营收还在增长,但是同比增长只有4%,远远低于司美格鲁肽!
远远低于司美格鲁肽成为新“药王”,体现了肥胖和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巨大需求(全球适应症人数13亿),也标志着减肥药给市场带来的巨大发展空间。但是肿瘤治疗领域仍然是刚需,未来,药王争霸赛必然更加精彩,医药江湖风起云涌,让我们拭目以待。
药王更迭处,创新永生时——医疗进化的齿轮永远向前!
![]()
参考文献:
1.Wilding, J.P.H., et al.,Once-Weekly Semaglutide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1.384(11): p. 989-1002.
2.Nauck, M.A. and D.R. Quast,Cardiovascular Safety and Benefits of Semaglutid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Findings From SUSTAIN 6 and PIONEER 6.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21.12: p. 645566.
3.Newsome, P.N., et al.,A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Subcutaneous Semaglutide in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1.384(12): p. 1113-1124.
4.Perkovic, V., et al.,Effects of Semaglutide o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4.391(2): p. 109-121.
5.Smits, M.M. and D.H. Van Raalte,Safety of Semaglutide.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21.12: p. 645563.
6.Aronne, L.J., et al.,Tirzepatide as Compared with Semaglut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5.
(作者:张洪涛,笔名“一节生姜”,著有科普读物:《吃什么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可以谈最前沿的医学研究,也可以讲最通俗的故事。本文仅作为医学常识性科普,不作为任何医疗建议。若有不适,请尽快就医,遵医嘱对症治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