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中国乡村振兴的崇州魅力
——《在崇州看乡村振兴》开栏语
栏目主持:杨虎
万水千山街(皆)士(是)情,“蜀中之蜀”绘华章。新时代以来,崇州,这片拥有4300年文明史、2300年建置史的热土又迈上了新的发展征程,尤其是当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古老而年青的崇州更焕发出了勃勃生机——稻香携水岸共生,文化共山川灵秀,而每当黄昏来临,王勃、杜甫、陆游等文化名人的诗词意境则从小东街、正东街等街巷的市井烟火里袅袅生发……为充分展现中国乡村振兴的崇州魅力,崇州市融媒体中心特开辟《在崇州看乡村振兴》专栏,广邀国内文学名家感受古蜀州,抒写新崇州。本期请欣赏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温江区作协副主席凌昆的诗作《春水流过廖家》。本诗原载《四川农村日报》。
春水流过廖家
作者:凌昆
![]()
春水,卸去岷山之寒
用五条河的笔顺
滋养这片油晃晃的沃沙之地
廖家人,长出写意的手茧
一手开出百亩良田
一手建起十里林盘
农耕语境,漫过河里的黑石
漫过金马驰骋的风声
![]()
![]()
而我,在那天午后
走进春水荡漾着的廖家
面对一墙陈列的斧子、刨子
锯子、凿子、墨斗、线钻
我没敢念出它们的名字
只是抬头看,在行注目礼
我听见拂动的春风中
它们的身形,可以眉目传情
述说成为非遗的前世今生
![]()
![]()
此时,我是一面非遗镜像墙
我把从窗棂上透进来的光
想象成凿子和墨斗划出的线
把暖风想象成锯子和刨子
在一块木质的断面上
重新定义,生活的经纬奥秘
![]()
走向田野的那一刻
我把腹稿的文字
用卯榫的结构焊接在一起
大声喊出:廖家,春水来了
蓦然发现我腹稿里的童音
拔节响亮,也是非遗的一部分
正被五条河的指纹
一遍遍地,深情抚摸着
![]()
作者简介:凌昆,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温江区作协副主席。
本诗原载《四川农村日报》,题为《春水来了》。
![]()
朗诵|张思雨
编辑|王静霞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