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二批)》,路桥十里长街历史文化街区在发挥遗产价值方面的成功实践入选该清单。
![]()
十里长街历史文化街区是路桥千年集市贸易孕育出的产物,是路桥乃至台州商贸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五代开凿官河,南宋兴起商埠,明清街巷肌理保存至今。长街总长度约1.8公里,保护面积33.84公顷,街区保护范围内共有房屋2000余间,历史建筑10处,文物保护点5处,文物保护单位7处。
![]()
路桥十里长街历史文化街区结合现代运营理念,促进非遗文化展示传承。依据保护规划、非遗研究和业态规划,引入古法制香、白曲酒酿造技艺、布贴画等62个“文创+非遗”主题项目,延续姜汤面、梅花糕等12家传统老店,打造曲艺馆、中医馆、民俗馆等8处特色文化空间,年均开展非遗文化活动160余次,累计吸引1449万人次参与。2025年春节日均客流量达21.9万人次,街区活力得到显著提升。
![]()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
十里长街有这些宝贵经验
01
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
严格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分期推进核心区整治,保护“干字格局、七分街巷”的传统肌理。同时,积极推动街区活化利用。十里长街先后入选省级样板区、省级“活化利用典型案例”与城市更新试点,成效显著。
02
以人为本,提升居住品质。
通过重塑戏台、广场、埠头等公共空间,激活历史场所精神。同时,着力改善原住民住房条件,通过房屋功能现代化改造、优化厨卫设施、增建服务配套等措施,使老街既保留传统风貌,又满足现代生活需求。
03
严格审批,压实管理责任。
建立“整体统筹+个案活化”相结合的审批机制,既立足街区全局把控风貌与规划,又聚焦单体建筑活化利用方案,通过“现场踏勘+专家评审+线上并联审批”的方式,做到点面结合、双向发力。
编辑:符薇薇
一审:王潇莹
二审:泮永翔
三审:黄元杰
来源:台州市建设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