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画”,赏玩画意之意。清人周亮工就有《读画录》一书,为明末清初画家的传记。列传者77名,各论其品第,兼引时人评论,亦间附载题咏及其人生平梗概等。
“读画诗”则明确其表达形式为诗,不是文。这与“题画诗”又有关系。
![]()
中国绘画与诗歌关系密切。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诚如清方薰《山静居画论》所云:“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这种题在画上的诗就叫题画诗。
但是还有一种题画诗,并不是写在画上,而是一首独立的诗歌作品。例如唐代题画诗就不少,有王维、李白、杜甫、岑参、怀素、白居易等,其中李白写过6首,杜甫写过18首,是最多的。这些题画诗都不是写在画上。
清代康熙皇帝下旨编过一部《佩文斋题画诗》,又称《历代题画诗》,汇抄历代题画诗篇,下限止于明代,得8962首,120卷。这些题画诗,也大都不是题在画上。
因此,石云的读画诗,也就是题画诗。《石云品画诗集》共收录画家五六十人,有唐王维,五代巨然,苏轼、米芾、李成、范宽、郭熙等北宋名家,马远等南宋四家,黄公望等元四家,明沈周、文徵明等吴门四家,明末清初的“四王”“四僧”,清代八大山人,以及吴昌硕、齐白石、陈半丁、溥儒、张大千、陆俨少等近现代名家,都是鼎鼎大名,几乎构成一部中国绘画史,可见他的视域相当开阔。
![]()
石云这些诗作多是对某位画家一幅或数幅作品的感吟,或是对画家风格的整体印象。
一首读画诗,既体现着作者的画学修养,也反映着作者的诗歌写作水平。石云在这两方面都做了努力。
他的诗,有对画面的解说。如读王维《雪溪图》:“远树平坡浮素白,石桥半露寂空间。清溪且载渔舟过,好雪幽幽落眼前。”王维的这幅绢本墨笔画,可分近景、中景、远景三段。近景左下方一座木拱桥轻披素纱,将观者引入一个冰雪天地;中景为一条结冰大河,于画卷中部横卧,十分平静;远景即河对岸的雪坡、树木、房舍等,若隐若现于皑皑白雪之中,让面面更为深远。诗作对画面做了概括描述。
有对画意的感想。如读范宽《溪山行旅图》:“天飞大石林溪上,汨汨清音叠鸟音。际遇浮岚应歇脚,野云可洗世人心。”范宽画中重山迭峰、雄深苍莽;近处怪石箕居,大石横卧于冈丘;溪水奔腾着向远流去,汨汨清音夹杂着树上鸟鸣,使得溪山静中有动。山阴道中,只见旅客赶着载有货物的骡马正艰难跋涉着。诗人感慨,面对野云浮岚,旅客该歇歇脚了,无妨暂时忘却尘世的辛劳,领略心灵上的享受。
有对画面的联想。如读陈半丁《荷花》:“七月凉风无事来,穿亭过柳上阳台。青山不语四围寂,庭院荷花渐次开。”陈半丁的荷花,往往只有几支,看不见风,没有亭子、阳台,也没有青山、庭院。但诗作则说,这些荷花是因风而开的。风是七月的凉风,它穿亭过柳上到了阳台,又吹到在四围寂静的青山中的庭院里,于是一朵朵荷花便开放了。这是一种艺术联想,拓宽了画作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将无声的、静态的画面转化成有声的、活动的诗境,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很好的结合。 还有对画家风格特点的整体描述。例如元代黄公望,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散曲,尤擅画山水。曾得赵孟頫指授,名列“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之首。传世画作有《水阁清幽图》《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富春山居图》等 。《读黄公望》一诗对黄的创作特点做了形象的抒写:“莲花不落雨云浑,草木华滋此处寻。残水剩山谁解味,富春山色梦心真。”对如此重要的画家,一首当然不够,他又写有《读黄公望二》《读黄公望三》。
总之,石云读画,读的很认真,很有心得,对人多有启发。
石云的读画诗,形式上多为七绝,也有少量五绝,运用平水韵,谨守平仄格律。
石云的这些诗,自己书写,已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但我看的是文字稿本,尚未看到该出版物。作为书法家、诗人的石云,诗书合璧,一定非常精美!
![]()
郑欣淼,1947年10月生,陕西省澄城县人。他曾任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及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在故宫博物院任职期间,2003年首倡“故宫学”。2010年6月担任中华诗词学会第三届会长,2015年8月续任第四届会长。
郑欣淼著作颇丰,出版有《从红楼到故宫:郑欣淼文博文集》《故宫学概论》《天府永藏:两岸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概述》等文博著作,还有《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改造》《鲁迅与宗教文化》等鲁迅研究著作,以及《雪泥集》《陟高集》等诗词、散文集。
他被认为具有卓越的学术远见与担当,以故宫博物院院长身份提出“故宫学”,推动了故宫相关学术研究的发展。在诗词领域,他也以深厚的造诣和对诗词文化的推广,为中华诗词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