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屏幕刷新率、分辨率等参数逐渐触及天花板后,厂商开始转向更底层的技术突破,试图通过优化像素排列、改进封装工艺、提升发光效率等方式,解决长期困扰用户的痛点。
其中,Real RGB OLED与Tandem OLED两大技术路线尤为引人注目,甚至可以说智能手机行业迎来新一轮显示技术革命。
前者通过回归标准RGB子像素排列,彻底解决清晰度折损问题;后者以双层发光结构突破亮度与寿命瓶颈。
而根据博主称,接下来的小米手机或许会成为这场技术变革的缩影,对于米粉来说,期待值也是非常的高了。
需要了解,直屏设计的回归、LIPO封装技术的应用,以及潜在的双层OLED探索,预示着手机屏幕将进入“精细化+长续航”双轨并行的新纪元。
而Real RGB OLED的优势非常明显,要知道传统OLED屏幕因蓝色子像素寿命短,被迫采用PenTile或Delta等非标准排列。
通过减少蓝、红子像素数量延长屏幕寿命,但代价是清晰度下降(同等分辨率下,实际像素密度仅为LCD的77%)。
Real RGB OLED则回归完整的RGB三原色独立排列,每个子像素均能自发光,彻底消除因像素共用导致的文字发虚、边缘锯齿等问题。
其优势体现在清晰度跃升、寿命均衡化,以及色彩精准度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甚至可以避免PenTile排列的混色误差。
但需要注意,Real RGB OLED曾因蒸镀工艺复杂、成本高昂而难以普及,但维信诺ViP技术与华星光电印刷OLED的突破解决了这一难题。
尽管目前Real RGB OLED仍主要应用于定制化高端机型(如传闻中的影像旗舰),但其技术成熟度已接近商业化拐点。
不然博主此前也不会说小米16系列会进行采用,甚至红米K90系列也有望进行采用的消息了,这都是根据依据做出的推测。
其次,Tandem OLED(双层串联OLED)也在路上了,这种技术通过叠加两套独立的发光层,实现亮度与寿命的指数级提升。
不过Tandem OLED的瓶颈在于工艺复杂度非常多,比如良率问题、串扰现象等,都需要时间来解决。
而此前的荣耀手机与华为手机都采用过双层OLED屏幕,这次进一步突破之后,小米也要进行采用了。
对于手机屏幕来说,新机的材质方面真的会有着很强的显示效果,对于用户来说,显示体验自然会很好。
而且小米16系列全系搭载LIPO(低注射压力包覆成型)封装技术,通过高分子材料液态封装固化,实现四边等宽超窄边框,较传统COF工艺缩减40%。
这一技术源自苹果iPhone15 Pro,小米通过本土化改进,将成本控制在安卓阵营可接受范围内,兼顾颜值与耐久性。
其中基础款小米16也有望采用Real RGB OLED直屏,6.3英寸小尺寸主打清晰阅读与单手操作,面向商务与轻量化用户。
旗舰小米16 Ultra:或搭载Tandem OLED曲面屏,结合LIPO封装实现2K分辨率与超高尼特峰值亮度,定位影像创作与户外体验。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小米16系列的“双轨战略”折射出行业趋势,比如Real RGB瞄准清晰度刚需,Tandem侧重亮度与续航,用户需按场景选择。
并且可以看出来成本分层的优势:LIPO封装下放至全系,而Tandem仅限顶配,拉开价格梯度。
再加上屏幕技术与AI算法深度融合,如动态子像素渲染、自适应亮度调节,进一步优化能效与护眼体验。
因此在接下来的市场中,小米手机的屏幕素质将不会拥有什么短板,对于用户来说,体验也是如此。
总而言之,Real RGB OLED与Tandem OLED的竞合,标志着手机显示技术从“参数堆砌”转向“体验重构”。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对小米16系列有什么期待吗?一起来说说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