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女儿这次考研顺利,进了儿时梦想的大学。但作为父亲,每每与她妈聊到她时,总还是有点耿耿于怀。
当年女儿刚读高三一个月,国庆期间跟我聊起,她老师上课内容太简单,我就想是否应该转学。因为她就读的高中比较差,前几年考得最好的是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及华中科技大学这种级别的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几年才有一个少年班,可以说头部竞争不激烈。她曾经说过,在高二时,就算那段心情不好不怎么努力,还是全校前五,班上第一。这让我感觉到的是:水落石出,同学校友学习不行,才显得她学习成绩好;还不是那些牛娃群聚的班级,水涨船高,同学们能相互促进。
但当我把转学这个想法跟她老师提的时候,她老师很气愤,不仅找了她说了半天,还找了她妈妈说了很多。导致我不敢评价或者建议她的学习。从此以后,父女关系急剧紧张。我们都没有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无视问题的存在。
记得初中时,她开始寄宿,每次回家,我们关于学习的事情,可以谈一两个小时,即使是电话,也能聊很久。关于学习提升,只是提起那些学科可以提高几分而已。因为小学是放养的,从来没有讨论过学习,我估计她就是班上二三十名吧。后来我们一起散步说起时,小学阶段她对学习没有感觉,没有丝毫学习紧迫感。直到要上初中,因为片区公立初中很差,所以就想找一所好一点的私立学校,看到她的小学成绩,连考试资格都不给她。最后找到一所兜底的私立学校,学校硬件设施不错,交钱就可以读。然后说要进重点班,而招生老师看到成绩,不敢保证能进重点班。后来威胁说不进重点班就不去这所学校,招生老师才同意。实际招生老师的保证只是给了一个心理安慰,分班是按入学考试成绩来分的。
该校初一新招四百来个学生,入学考试女儿考了前一百名,高兴的是,稳进重点班,虽然是四个重点班,伤心的是,她小学那个成绩也能进前100名,说明生源很差。
不过,这也让我女儿避免降维打击,同时非常幸运的碰到一位非常优秀的班主任,非常认真负责,同时又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初一时,感觉还是年级五十名,初二可能加了物理,突然进入前二十,初三加了化学,就进入前十。
因为这所是私立学校,学制安排比较灵活,该校从小学招生的,上初中就提前半年,有四个班,初二基本把初中课程学完,然后在这四个班中,挑出五十名,初三就上高中课程。我女儿初中招进来的,初三第一个学期就把初中课程学完,然后就在这四个重点班中,选出五十个,提前半年学高中课程。因为我女儿数理化很好,英语差,语文特差,该校选拔也有点奇怪,语数外是百分制,物理化学各五十分,也就是总分四百分,我女孩吃了很大亏,语文英语好的同学占了很大的便宜,这样她虽然理科好但排名到了二十一名。
还好这些不影响她的心情,自从进入高中,基本开挂,高一高二,基本年级前两名争夺赛,因为另外那个提前一年学习高中课程的班,也有个女牛娃,每次考试她们两个争夺第一名。
因为我女孩提前一年读小学一年级,所以高二时,符合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年龄要求,同时平常学习看起来也不差。所以报名参加,平常成绩及一些比赛成绩斗还行,所以通过中国科技大学的初审,也就在高二可以参加一次高考。顺便说句题外话:她参加过省物理竞赛初赛,看不懂题,也参加过化学竞赛初赛,可以懵对几道题。所以五大学科竞赛与高考不是一个赛道,包括思维模式。
高考成绩出来,发现只够中等211录取分数。而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录取线只是低于高考录取线三十分左右,也就是离少年班录取线差四十分左右。所以也就没有考上,但没有丝毫忧伤,认为再经过一年学习,提高五六十分没有问题,一定能考上一所好大学。
可是到了高三,她的学习进度,更准确地说,她自学的进度远远超过同学。可是作为家长,竟然没有意识到危机,或者说没有采取任何帮助小孩的方法或手段。
就如她后来说的那样:老师讲的课对她来说太简单,对大部分学生却太难。不能要求老师提高难度,老师可以在排座位这样的方面给你照顾,也可以考后单独讲解那些错题,但讲课难度就不能提高。
高考后才知道,女儿她自己已经做得很完美,会做的都没有错,不会做的就不会,数学后面两道题基本没有拿到分。虽然排名全省2200名左右,但本硕博8年要求900名以内,就实际分数来看也就差十来分,却留下终身遗憾。
作为父亲,时常在反思女儿高中学习经历,时常历历在目。特别是高考后一次在接送她那外面培训的弟弟时,与一位老师聊起女儿学校同年级的一位校友,他参加了培训,平常考试排名没有关注,但高考比我女儿分数高了几分。我才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没有给女儿报数学与英语培训班。
高二时,她通过中国科技大学资格认证后,就应该参加培训班。特别是高二高考前几个月,他们班老师还在讲那些应付会考的简单题,对我女儿来说绝对是浪费时间,因为高二会考,我女儿除了语文英语历史政治没有满分外,其他都是满分,可是她们班还有没及格的。如果在那时,也就是高二找一个专业培训班或者老师,布置一些试卷,在老师上课时做,自习课参加校外培训,也许我女儿就可能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少年班本硕博是连读的,那么我女儿博士毕业才24岁,关键还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毕业证,虽不是清北,至少还是妥妥地华五。高二相当于浪费了半年多时间,特别是高二会考复习,简直是浪费生命。
高三既然不能转学,那就应该参加培训,同样是自习课参加培训,然后拿一堆试卷回来,本班老师上课时刷题,自习课听校外老师讲解。因为校外培训,老师讲课要难很多,针对性更强,这样也可以校内问老师。还不是要女儿自己去找试卷做,自己复习,还要受到课内老师讲课的干扰。
这些年我一直感到非常奇怪,女儿自从上了大学,跟家、父母都不亲,特别是这次考研后,也不回家。本来她大学离家很近,她就是不回,哪怕是寒暑假。我认为已经通过研究生考试啦,应该没有借口了吧。因为我说她大学是假努力,平常以要学习为由不回家,可学习成绩不见好而失去保研资格。有时候女儿谈及她遇到一些学习与人生方面的问题,都是在找学长学姐或者一些网上朋友。原来是父母在她需要关心帮助时缺位啦,作为父母除了给钱,其他都是她自己面对,自己解决。突然深深感到女儿那时的无助与伤心,顿时感到无限内疚。
如果高三参加校外培训,女儿数学英语各提高10分,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其他学科我没有啥遗憾,因为她理综280分,已经很高啦;语文躺平,英语理论上可以提高10分的,但数学提高10分是最容易实现。那么只要提高10分,她就可以在本科学校本硕博连读8年,提高20分,就可以进复旦或上交大本硕博连读啦。现在虽然顺利考上了比本科学校更好的研究生,但学医有地域性,她本科学校也是附近省最好的医学院,所以本硕博毕业也不会差,那么医学博士毕业才25岁,多好的年龄。现在研究生博士生就算顺利毕业,也得到28岁,虽然这所学校全国有名,但都是博士毕业,也差不到哪里去。可是失去的3年再也回不来了。高二参加培训就更好,那就是中科大的24岁博士生,那相比现在,就是提前四年拿到博士学位。三四年,对于女孩,是多么美好的年龄。唯一一点安慰,正常情况下,博士毕业的学校属于国内顶级的而已。
现在对校外培训一刀切,我极力不支持,这样很多像我女儿这样优秀的学生,就学得更累,还没有效率。优秀的孩子遇到一些不够优秀的同学,就在无声无息的把你的成绩脱下来啦。同时没有给女儿适当的帮助,让她自力更生,也失去了太多亲情。
期待每一位家长不误儿女昭华,让儿女有更优质的前程,同时给儿女适当的帮助,让家庭更和睦。
备注:小孩提前上学是2010年之前,管得没有那么严,同时又是上私立学校。另外2020年以前,校外培训是高峰期,不算违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