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保卫中原,弘治年间在北部边境设立了九个军事重镇,称为九边。
九边防御体系旨在巩固北部边防,应对北元的骚扰。
![]()
明成祖朱棣五次出征漠北,并沿边设镇驻兵。
后在嘉靖年间,为保护京城和帝陵,又增设了昌镇和真保二镇,合称"九边十一镇"。
原文赏析:
又设九边,以卫中夏:辽东, 蓟州, 宣府, 大同, 榆林, 宁夏, 甘肃, 太原, 固原。
孙氏曰:「太祖平天下,尝垂训曰:四方诸夷,其限山隔海僻在一隅者,但使彼不相侵扰,即当共安无事,慎毋恃中国强大,兴兵起衅。 惟胡戎密迩边境,累代为中国患,宜谨备焉。 呜呼!圣谟何洋洋也。 成祖初定安南,本非利其土地。 宣宗弃之,不害为善守。 独是大宁废而辽东、蓟州、宣府之备多,河套失而太原、大同、榆林、固原、宁夏之患急,哈密弃而甘肃、西宁、洮河、松茂之寇滋。 然则祖宗成宪,洵未可轻变矣。 君子观于九边之制,而不胜升降之慨焉。」
【译文】明朝还设立了九个边防重地来保卫中原地区,它们分别是辽东、蓟州、宣府、大同、榆林、宁夏、甘肃、太原和固原。
孙氏评论道:“明太祖平定天下时,曾训诫说:「四方的各族,如果他们被山和海阻隔在一角,只要他们不互相侵扰,就应该共同维持和平,不要依仗自己的强大而挑起战争。只有胡戎紧邻边境,历代都是中国的忧患,应该谨慎防备。」
太祖的圣明训诫真是博大精深。
明成祖最初平定安南,并非贪图其土地。
明宣宗放弃安南,并不妨碍他是一位善于守卫国家的君主。
但大宁的废弃导致辽东、蓟州、宣府的防备增多,河套的失守使太原、大同、榆林、固原、宁夏的忧患加剧,哈密的放弃使甘肃、西宁、洮河、松茂的敌寇增多。
因此,祖宗的既定法制,确实不能轻易改变。
君子观察这九边的设置,不禁感慨升降的变迁。”
王氏曰:昔狄梁公有言,天生四夷皆在先王封略之外,故东距沧海,西阻流沙,北控大漠,南界五岭。 此天所以限夷狄而隔中外也。 三代以前,夷狄之患少,其备边之制,惟来则拒之,去则忽追。 秦汉以降,更相角逐,生民之祸始烈。 要未有叠主中夏,甚且尺地一民,皆得而臣服之也。 中原之不竞,肇于和亲,极于纳币称臣。 我国家张皇六师,式遏万里,乃循秦汉之长城,垂九边之定制,雪耻除凶,度越往古。
【译文】王氏说:「从前狄梁公有句话说,天生四夷都在先王封疆之外,所以东边是茫茫大海,西边是连绵的沙漠,北边是辽阔的大漠,南边是五岭山脉。
这是天意用来限制夷狄与中原的隔阂。
先秦以前,夷狄的忧患较少,他们防备边境的制度,只是敌人来时抵抗,敌人去时就不追击。秦汉以后,中原与夷狄互相角逐,百姓的灾难开始加剧。
那时候从未有一个夷狄国家能够主宰中原,甚至没有得到过中原的一尺土地、一个百姓,成为他们的臣民。
中原的不振,始于和亲,终于纳币称臣。我们国家振兴军队,阻止万里入侵,于是遵循秦汉的长城,制定了九边的制度,雪耻除凶,超越了往古。
然而犹有虞者,封贡不除,互市不革,无以消奸民外诱之端,黠虏内窥之渐也。 盖虏必不能忘情中国者,以中国之多可欲。 而非有内地叛民为之乡导,则其患犹可量。 宋元以后之蘽情不可准以汉唐之旧制,乃欲高语来庭,虚张岁市,养祸伏衅,而恃为弭边善政,不亦惑乎?呜呼!削株掘根,毋与祸邻,必也。 闭关折符,单使勿逼也;投珠却玉,匹马勿入也。 因机遘会,则西堑玉门,北固受降,东修柳城。 隔绝其往来,杜塞其耳目,使中外之限如九天九地绝不可干也。 庶足以纾悠悠之患乎。 」
【译文】然而,仍有令人忧虑的事,封贡制度不废除,互市制度不改革,就无法消除奸民引诱外敌的祸端,也无法遏制狡猾的敌寇暗中窥探的企图。
敌寇一定没忘记中原,因为中原的富饶值得他们垂涎。
但如果没有中原的叛民为他们做向导,他们的祸害还是可控的。
宋元以后的情形不能按照汉唐的旧制度来评估,如果还想高调宣扬他们来朝贡,虚张声势地设立岁市,养虎为患,却还认为这是消除边境忧患的善政,不是很荒谬吗?
要消除祸患,必须斩草除根,不与邻国有祸患往来。
必须闭关自守,拒绝与敌国使者接触;拒绝接受他们的礼物,连一匹马都不能让他们进入境内。
抓住时机,可以在西边挖掘玉门关,北边固守受降城,东边修筑柳城。
隔绝他们的往来,堵塞他们的耳目,使中原与四夷的界限如同九天九地般不可逾越。
这或许能够舒缓长期的忧患吧。”」
端倪解析:
明朝建立之后,逃亡北方的元朝残部仍然不断地袭扰明朝的北方边塞,严重威胁着明朝的统治。
因此,明朝在北部边境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了这些军事重镇,派兵驻守,保卫大明边疆。
九边也称九镇,明朝中后期不仅要抵御北方蒙古,还有女真势力。
九个军事重镇分布在长城沿线,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辽东镇:总兵初驻广宁(辽宁北镇市),隆庆后驻东宁卫(辽宁辽阳市)。
蓟州镇:总兵初驻桃林口,后移迁安寺子峪(狮子峪),天顺年移三屯营(河北迁西县)。
宣府镇:总兵驻宣府卫(河北张家口宣化区)。
大同镇:总兵驻大同府(山西大同)。
山西镇(太原镇):总兵初驻偏头关(山西偏关县),后移驻宁武所(山西宁武县)。
延绥镇(榆林镇):总兵初驻绥德州(陕西绥德),成化以后移治榆林卫(陕西榆林)。
宁夏镇:总兵驻宁夏卫(宁夏银川)。
固原镇(陕西镇):总兵驻固原州(宁夏固原)。
甘肃镇:总兵驻甘州卫(甘肃张掖)。
每镇设有总兵官、副总兵官、参将等,无固定品级和定员。各镇驻有重兵,主兵约六十万,加上客兵数量庞大。
为维持军饷,初期依赖屯田,后逐渐由京师太仓库供应。
军饷问题成为明朝财政负担的重要原因。
九边的设立,形成了从鸭绿江到嘉峪关的北方防线,加强了北部防御,但也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导致百姓负担沉重,甚至引发兵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