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薪资报告基于 2024 年度猎聘招聘平台上的紧缺人才和招聘薪资数据,通过建模分析,为您提供关于薪酬政策、实践和趋势的全面洞察。
报告的数据节选时间段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旨在为相关行业和城市的紧缺人才招聘提供参考。本篇,WT顾问为您分享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子通信、交通物流、汽车制造行业年度薪酬报告(节选章节)。
01、新能源
【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新能源)紧缺岗位薪资解析】
2024年的能源行业在政策引领、技术创新、市场变化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多元化、低碳化、智能化的发展态势。
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2024年发电总装机约33.2亿千瓦,发电量1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亿千瓦以上,占新增装机的85%以上,风电光伏总装机13.5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气候雄心峰会上的承诺。其中,风电装机约5.1亿千瓦、光伏装机约8.4亿千瓦,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并网发电,江苏徐圩等5个项目、11台机组获得核准,全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102台、装机1.13亿千瓦,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核电大国。
新能源领域紧缺岗位招聘年薪(单位:万元)来源:猎聘大数据
《中国统计年鉴 2024》显示,2023 年采矿业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 13.50 万元,较 2022 年的 12.15 万元增长 11.11%。
【重大项目建设方面】
l 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基本建成投产
l ±800 千伏陇东山东特高压工程 2024 年 12 月 17 日全线架通
l 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 “和气一号” 建成投产
l 累计建成新型储能超过 6000 万千瓦
l 电网侧带超容构网型 SVG 整体建成投运
02、新能源汽车
【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新能源汽车)紧缺岗位薪资解析】
据机构预测,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300万辆,新车渗透率更是连续数月超过 50%。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崛起中,一些城市凭借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如合肥、常州。合肥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多元化的车企类型,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制造的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4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已突破100万辆,预计全年产量将超过130万辆。而常州则依托完备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吸引了众多龙头企业入驻,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比亚迪凭借其强大的研发能力与市场布局,成功占据了市场的领先地位;而特斯拉Model 3虽排名第九,依然是市场上备受关注的车型之一。
展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电池技术的升级与智驾技术的普及将是两大关键因素。随着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商业化应用,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消费者的用车焦虑也将得到有效缓解。
车用操作系统的量产也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变革。随着操作系统的不断演进与量产元年的到来,新能源汽车将实现全局智能化控制与决策,加速产品的创新迭代。这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用车体验。
03、电子通信
【电子通信行业领域紧缺岗位薪资解析】
2024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5G、6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演进升级,推动数字科技全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信息通信业以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5G用户数突破10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6.5%,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算力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低轨卫星互联网按下组网“加速键”,5G应用融入80个国民经济大类,案例累计超10万个,行业虚拟专网建设总量超4.5万个。
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30 年,我国互联网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互联网企业市值规模近10万亿元,其中9家跻身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30强。2024年也成为我国5GA商用元年,5GA商用城市达330个,形成了全方位的业务应用示范。
2024年见证了低空经济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范围内已有330余个城市启动5GA网络部署,打造全球最大规模的低空通信网,同时,全球6G标准化工作进入实质阶段,6G网络产业化正式开启。
l 3GPP制定6G标准化时间表,正式批准6G LOGO
l 成功搭建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试验网
l 中国移动代表担任主报告人的6G场景用例与需求研究项目成为3GPP通过的首个 6G 标准项目
l 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发射入轨
《中国统计年鉴 2024》显示,2023 年制造业非私营单位就业人 员平均工资为 10.39 万元,较 2022 年的 9.75 万元增长 6.57%。
04、交通物流
【交通物流行业领域紧缺岗位薪资解析】
在“交通强国”发展的进程中,国家战略的引导作用愈发明显。2024年,国家针对交通运输领域的改革举措全面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共识。全球交通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其中的两项高规格务实合作令人瞩目,引发全球高光时刻:
1、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阿斯塔纳总统府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开通仪式,标志着中欧之间除航运、海运、铁路外的“第四物流通道”正式贯通。
2、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秘鲁钱凯港开港仪式,标志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开新空间。
在2024年的改革措施中,《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城市公共交通上的法治保障迈上了新台阶,37个枢纽城市直接服务150余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和70余个国家级产业集群。
国家邮政局局长赵冲久在2025年全国邮政工作会议上介绍,202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1745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13%,同时快递行业在无人配送方面产生了明显突破,行业应用无人车近千辆、无人机超300架,实现无人机配送快件近300万件。
在快递业务量大增的同时,快递物流行业也出现了更多科技与狠活。无人机的常态化与商业化运营逐渐成为可能,航空配送正在从传统的陆运模式中脱颖而出。同时,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无人车参与快递派送,极大地缓解了末端配送的一系列痛点。
根据业内分析,无人车将在未来35年内年增加到20万辆,从而在降低运输成本、提升配送效率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快递企业进一步发力智能化、自动化分拣设备,提高分拣效率,减少包裹损坏和丢失的情况。与此同时,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快递业也在加速向智能化、自动化迈进。
在物流出海的故事里,各家物流企业也都有自己的差异化路线,如 菜鸟擅长强强结合,2024年, 菜鸟、沙特航空货运公司和全球飞行服务公司在列日机场启动战略合作,优化全球物流运营的效率,特别是中东和欧洲市场。同时,立足于本地特色, 菜鸟推出西葡全境电商包裹两日达经济型物流产品和中西双语客服支持,帮助当地电商卖家以更低的成本寻找年末商机。
京东和顺丰,依托自有的国际专线和分拨中心。2024年12月,京东物流提出将全面推进全球仓网、快递网、航空网“三网并起”,构建海外仓配“23日达”时效圈,并进一步扩大“快递通全球”服务范围。
作为国际物流的窗口地,港澳正在成为各大物流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京东宣布将进一步加码香港市场布局,面向香港地区用户推出自营满299元免运费送上门服务(免运10kg),最快次日达。而淘宝联合菜鸟推出限时满额包邮到港服务,消费者购买平台上带有相关标识的商品,可免运费包邮到港,同时菜鸟自提点增加了跨境退货的服务。
完善和标准化的快递末端收寄体验,成了物流企业切入香港市场的关键。次日达、送货上门、夜间取件、免上楼费……从体验、时效多个维度,这些内地消费者享受到的常态化物流服务,港澳都在逐步拥有。
《中国统计年鉴2024》显示,202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2.27万元,较 2022 年的11.53万元增长6.38%。
05、汽车制造
【开启智能化元年】
2024年被业界公认为汽车智能化元年,开启“电动化”之后的汽车业变革“下半场”——智能化。一年来,汽车智能水平稳步提升,L2级辅助驾驶功能已下沉至10万元级车型。
各家车企在智能化技术方面都加大投入,加快推进高阶智能、智驾和大模型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L2级以上的新乘用车渗透率已经达到了55.7%,业界预计全年智能网联汽车的销售将超过1700万辆,L2级新乘用车渗透率也会超过60%,而2023 年这一渗透率是47.3%。
2024年中国汽车业在智驾、座舱、底盘、电池等多个领域持续实现突破,大模型等标志性技术密集应用在汽车产品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较去年上升1位至第十一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另一方面,国内多家自动驾驶企业迎来上市热潮。如希迪智驾、福瑞泰克等企业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加速。低空经济和飞行汽车成为2024年汽车行业的两大热词。多家主流汽车企业在飞行汽车赛道争相布局,预示着飞行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自动驾驶领域,技术的进步让我们深感震撼。
《中国统计年鉴2024》显示,2023年制造业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39万元,较2022年的9.75万元增长6.57%。
瑞仕登猎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