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我又一次被女儿房间传来的啜泣声惊醒。推开房门,看到14岁的小雨蜷缩在床角,手腕上又添了几道新鲜的伤痕,床头柜上散落着止痛药和安眠药。这已经是这学期第三次了,我的心像被刀绞一般疼。自从升入初中,那个曾经阳光开朗的小女孩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眼前这个被失眠、噩梦和自伤行为折磨的孩子。
"妈妈,我头疼得厉害..."小雨抬起泪眼,声音虚弱得几乎听不见。我紧紧抱住她单薄的身体,感受到她不受控制的颤抖。作为母亲,没有什么比眼睁睁看着孩子受苦却无能为力更令人绝望的了。我们跑遍了市里各大医院,神经内科、心理科、中医科...病历本摞起来有字典那么厚,各种检查做了一遍又一遍,医生给出的诊断从"学习压力大"到"轻度抑郁"不一而足。药物吃了一茬又一茬,却像按下葫芦浮起瓢,症状始终反反复复。
就在我感到绝望无助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葫芦里家庭教育有一对一的指导服务。当时我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这到底有没有用,但为了小雨,我还是决定试一试。
很快,我们就和杨老师取得了联系。杨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她详细地了解了朵朵的情况,然后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指导方案。杨老师告诉我,小雨的问题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疾病,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创伤,需要从根源上去解决。
在杨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改变和小雨的相处方式。以前我总是对她要求很严格,希望她能各方面都优秀,却忽略了她的感受和需求。现在,我学会了倾听她的心声,尊重她的想法,不再给她施加过多的压力。每当小雨遇到困难或者不开心的时候,我都会耐心地陪在她身边,给她鼓励和支持。
杨老师还教了我一些和小雨沟通的技巧,让我能更好地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我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和小雨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我告诉她,无论她变成什么样子,我都永远爱她,会一直陪在她身边。那次交谈之后,小雨的眼神里似乎有了一丝光亮,她开始慢慢地向我敞开心扉。
"妈妈,我今天睡了六个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雨的状态逐渐有了好转。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而是会主动和我一起出去散步、逛街。她的笑容也越来越多,眼神里重新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最让我欣慰的是,她手臂上的划痕再也没有出现过,自伤行为已经完全消失了。头疼、失眠的症状也渐渐消散,晚上她能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早上醒来精神饱满。
有一天,小雨突然对我说:“妈妈,我想在五一假期结束后回到学校。”听到这句话,我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我知道,这是小雨重新振作起来的信号,是她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体现。我紧紧地抱住她,激动地说:“好,妈妈支持你!”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从来不是简单的"矫情"或"叛逆",而是像精密仪器发出的警报,需要我们用心解码。感谢葫芦里家庭教育的专家团队,他们不仅用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小雨提供了个性化指导方案,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全家如何搭建健康的心理支持系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