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在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郭鹏研究员,浙江省肿瘤医院程向东/韦青教授团队及合作伙伴以口头报告形式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HER2抗体偶联药物(ADC)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诱发间质性炎(ILD)的关键机制,并提出了创新性的“ADC+A”干预策略(即ADC联合亲本抗体的预处理策略),为临床上预防和干预ADC相关肺毒性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与可行方法。相关成果已同步发表于
Cancer Research杂志。
T-DXd疗效卓越,但肺毒性副作用亟待破解
以T-DXd(DS8201)为代表的第三代ADC药物,在乳腺癌、胃癌、肺癌等多种实体瘤治疗中展现出卓越疗效,极大拓展了HER2靶向治疗的适用范围。然而,临床研究(Destiny系列试验)数据显示[1],T-DXd治疗中约有16%的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且部分病例进展为致死性肺损伤。由于缺乏对ADC诱导间质性肺炎机制的深入理解,目前尚无特异性预防或干预手段,肺毒性已成为限制T-DXd及其他ADC广泛应用的主要安全性瓶颈之一。
肺泡巨噬细胞FcγR介导吞噬是间质性肺炎的关键触发点
在该研究中,团队建立了免疫健全小鼠ILD模型,结合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和活体成像(IVM)技术,系统追踪了T-DXd在肺部的分布与细胞互作。结果发现(如图1和2所示)[2],T-DXd通过抗体Fc片段与肺毛细血管周围小窝中的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s, AMs)表面高表达的FcγR结合,进而被非特异性吞噬。吞噬后,该巨噬细胞被诱导向胞外分泌大量SPP1(骨桥蛋白),导致局部免疫微环境紊乱,引发肺间质炎症和组织损伤,最终导致间质性肺炎发生。
图1. 荧光探针时空定量测量T-DXd在正常肺部的分布与细胞互作(来源:Cancer Research)
图2. 小动物活体成像观测血管旁肺泡巨噬细胞直接吞噬T-DXd(来源:Cancer Research)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机制与HER2靶向本身无关,而属于典型的固有免疫细胞介导的脱靶药物毒性,且触发点位于肺部毛细血管周围。研究进一步验证,T-DXd引起的肺毒性具有高度特异的细胞来源(肺泡巨噬细胞)和受体介导(FcγR结合)特点,突破了此前针对ADC肺毒性成因模糊不清的局面。
“ADC+A”干预策略有望降低肺毒性
在掌握了上述生物学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团队提出并验证了全新的“ADC+A”干预策略:即在ADC治疗前,使用亲本抗体(如Trastuzumab)或人源IgG1抗体预处理,饱和封闭肺部巨噬细胞表面Fcγ受体,阻止T-DXd的异常吞噬,从而有效降低肺泡巨噬细胞促炎反应与间质性肺炎发生率。
在小鼠模型中验证显示,该“ADC+A”策略能够显著减少T-DXd在肺组织中的异常分布,同时保留其在肿瘤组织中的正常富集与抗肿瘤活性,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与可行性。这一干预方法具有简单易行、临床可转化性强的特点,为未来ADC治疗中的肺毒性防控提供了实用新路径。
图3. 亲本抗体/ADC序贯给药策略在小鼠模型中显著降低了T-DXd相关肺毒性发生率。(来源:Cancer Research)
最后,该研究提示,患者自身的固有免疫细胞,特别是血管旁巨噬细胞(perivascular macrophages),积极参与瘤外器官ADC相关副作用的发生,可能是导致ADC特异性毒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研究团队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探索不同抗体工程改造、连接子设计对肺泡巨噬细胞非特异性摄取的影响,优化ADC药物的分子结构,助力新一代更安全、更高效的ADC药物开发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https://www.cancertreatmentreviews.com/article/S0305-7372(22)00042-1/fulltext
[2]https://aacrjournals.org/cancerres/article/doi/10.1158/0008-5472.CAN-24-2021/762092/Perivascular-Niche-Resident-Alveolar-Macrophages
医药魔方Pro
洞察全球生物医药前沿趋势
赋能中国源头创新成果转化
媒体合作:15895423126
Copyright © 2025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
欢迎转发分享及合理引用,引用时请在显要位置标明文章来源; 如需转载,请给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送消息,并注明公众号名称及ID。
免责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医药魔方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