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教研正浓。2025年4月2日下午,双榆树中心小学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一场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特邀北京市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刘延革老师现场指导,集团成员校、延庆大榆树中心小学及三所内蒙古友谊校的老师们通过线上直播同步参与。朱校长、刘校长也亲临现场,与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新思路。
课堂展示
聚焦素养 任务驱动
第一节课由三年级戴奥老师执教《图形的面积》。戴老师以两个精心设计的任务引导学生探究。从实际生活出发进行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面积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思考与表达的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量感”和量化能力。专家点评指出,本节课注重度量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从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双视角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点评,既符合数学史的发展规律,又精准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二节课由冯泽阳和张慧敏老师进行六年级下册《比例》单元的说课展示。冯泽阳老师从单元整体出发,围绕核心素养、学情分析、教材横向纵向联系等方面,清晰梳理了单元备课脉络。张慧敏老师以《比例尺的意义》为例,设计了“数说中轴线平面图”的趣味任务。通过初绘中轴线平面图,引出比例尺概念,以及解析问题,深化对比例尺的理解。专家建议,本节课需紧扣“比例尺”的核心概念,引导学生体会“比例”与“尺子”的双重作用,实现从知识到素养的跨越。
专家引领
研教结合 赋能成长
刘延革老师对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围绕“素养导向的高效课堂”开展微讲座。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知识是载体,核心素养才是目标;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与思维;灵活多样:课堂应体现素养的多样性,让学习真实发生。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本次教研活动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启示,也为集团校及友谊校的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在教育的沃土上深耕细作,助力每一位师生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