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早苗蹦跶的很厉害,一句“台湾有事,就是我们有事”的言论,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巨大影响。
为此,我们在反击之余,也开始将琉球群岛旧事重提。
要知道,二战后,按照国际法理,日本仅仅能够拥有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和周边小岛,连当前占有的琉球群岛都是违规的。
即便如此,小日子不仅没有反思过往之错,甚至还在大言不惭地干涉我国内部事务,这在外界看来,真是“亡国之道”。
那么,关于琉球与我国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另外,如今琉球回归我国的可能性大吗?
![]()
琉球与中日的渊源
琉球群岛,位于我国东海东部外围,总长度1000多公里,由60多个有名的小岛和400多个无名小岛组成,总面积4800平方公里。
其中最大的岛屿叫做“冲绳岛”,面积1204平方公里,是琉球群岛的中心,也是如今美日掌控的核心地区。
琉球群岛最南端岛屿叫做做“与那国岛”,距离我国台湾仅110公里,距离日本本土1036公里。
正是这种极端的地理位置,琉球群岛历史上与我国有着深厚的联系。
溯源历史,琉球群岛与我国最早的交往可追溯至隋朝时期,但正式建立稳定的关系是在明朝。
公元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遣使杨载抵达琉球国,册封了中山王察度,标志着琉球正式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此后五百年间,琉球历代国王均接受中国皇帝册封,使用中国年号、汉字与历法,定期朝贡,形成了典型的宗藩关系。
![]()
在那一时期,琉球虽为独立王国,但在外交、文化、制度等方面深受我国影响。
琉球使节频繁往来于福州与那霸之间,琉球留学生在国子监学习,儒家文化、佛教、建筑风格广泛传播。
可以说,琉球在文化上早已深度“中国化”。
那时,琉球国的官方文书,外交条约,以及历史书写都使用的是汉字,可见中国文化对其影响已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
其实别说琉球,当时我国的所有附属国,包括朝鲜、越南、韩国的官方文书使用的也是汉字。
到了清朝,大清与琉球依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继续扩大了文化和贸易交流,岛上民众受我国闽南文化的影响,与日本的习俗完全不同。
然而,后来随着日本明治维新后,小日子国力迅速崛起,其野心与日俱增,开始觊觎琉球。
1872年,小日子派使者到琉球,强行册封了琉球国王,将琉球纳入自己的藩属国,并要求其与大清断绝联系。
![]()
对此,琉球国王肯定不愿意,毕竟其已经与我国保持了几百年的贸易和藩属关系了。
琉球国王上书大清,那时刚刚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大清内忧外患,无暇顾及,没有在意琉球的上书请求。
后在日本的高压之下,琉球国王提出两属的权宜之计,表示愿意臣服大清与日本。
小日子眼看计谋得逞,更加得寸进尺。
7年后,1879年3月,日本在琉球打动了运动,最后胁迫琉球国王交出了政权,将其改名为“冲绳县”,琉球王国灭亡。
自1879年日本占领琉球后,琉球民众从未停止过反抗,日本为了加强管理,曾实施了高压政策,使得岛上民众损失殆尽,原住民不足20%。
就那样,一直到了1945年,冲绳岛战役前夕,为了抵御美军的进攻,日本在冲绳岛上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并杀害了大量冲绳民众。
小日子之所以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怕当地民众倒戈帮助美军。
公开资料显示,冲绳岛战役前夕,冲绳岛上人口有47万,等到美军占领后,岛上居民仅剩11万,凭空消失了36万人。
![]()
二战后的琉球地位和归属
1945年二战结束前夕,琉球属于美国,那是美日征战中美国争取到的。
但是针对琉球,美国并无意于管理,他不像英国等欧洲国家,喜欢在全球进行殖民,他只喜欢占领,部署军事力量,而不愿意花费精力管理。
于是,美国想将琉球送给我们管理。
一方面因为在当时盟国中,老蒋最听话,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加之当时我国较弱,对美的依赖性更强。
另一方面,琉球距离我国台湾很近,最适合我国管理,也可以压制日本和越南等国。
为此,罗斯福前后找了老蒋4次,可最终都被老蒋拒绝了。也正因如此,有人说,要不是老蒋的眼界格局不够,如今琉球早是我们的国土了。
那么,老蒋为何不敢要琉球呢?
后来两岸都做过大量分析,其中最大的可能分析是,老蒋不敢要,怕以后日本找他的麻烦。
紧接着,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中,老蒋节节败退,罗斯福看到曾被自己寄以厚望的老蒋,成了扶不起的阿斗,于是慢慢抛弃了他。
![]()
二战后,琉球先是被美国托管,后来美国接管日本内务后,日本成为美国的藩属国,两国达成协议,将权益转交给了日本。
1951年,美国在旧金山与日本签署了“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其中规定,将非法占有的琉球交给日本。
对于那份条约,从法理上讲,是无效的。
一方面印度、缅甸、南斯拉夫、我们等国都没内有参与;另一方面苏联、朝鲜等代表都没有在其上边签字。
而我们呢?肯定没有签字。
并且周公当时还发表了声明,明确表示旧金山条约因为我们没有参加,我们不会认可其合法性。
就这样,历史又过去了80年,随着我国国力的强盛,现在已经有足够实力再度重提琉球旧事了。
那么,琉球回来的可能性大吗?
![]()
琉球回来的可能性极为渺茫
尽管从历史与法理角度看,琉球主权仍存在争议,但现实中要“回归我国”的可能性却极为渺茫,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口结构已发生根本变化
日本在统治琉球期间,实施了大规模的移民与文化同化政策。
二战末期,日军对琉球原住民进行大规模T杀,导致人口锐减。
战后,日本继续推动本土居民迁入琉球,至2025年,琉球群岛总人口约146万,其中琉球原住民仅剩约12万,占比不足10%;而日本移民及其后裔超过120万,占比超过80%。
这一人口结构决定了琉球社会的主流认同已深度“日本化”。
即便部分原住民仍保留独立意识,但整体民意并不支持“回归中国”。据琉球当地媒体调查,支持独立的居民比例不足3%。
![]()
2、地理位置极其敏感
琉球群岛地处第一岛链核心位置,是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支点。
美国在琉球部署有嘉手纳空军基地等多个军事设施,驻军超过2万人,是美军在西太平洋最大的前沿基地之一。
该基地不仅用于监视我们,更是美国干预台海、东海局势的关键节点。
因此,无论日本还是美国,都不可能轻易放弃对琉球的控制。任何试图改变琉球现状的举动,都将引发强烈的地缘反弹。
3、我国官方立场谨慎克制
尽管我国民间和部分学者对琉球问题持关注态度,但官方在此问题上始终保持克制。
外交部从未公开主张“琉球应归属中国”,而是强调应尊重历史、国际法与琉球人民意愿。
这表明我国并不打算将琉球问题作为对日博弈的筹码,更无“收复”意图。
![]()
不过,虽然琉球群岛“回归我国”的可能性很小,或者说没啥机会,但并不意味着琉球问题将永远沉寂。
未来,琉球可能呈现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维持现状:在日本主权下享有更大自治权,成为“高度自治的特别区域”。
2、推动独立:在特定国际背景下(如美日关系变化、地区冲突升级),琉球独立运动获得外部支持,推动民族自决。
3、国际化议题:我国或其他国家在国际场合重提琉球地位未定论,作为对日本主权声索的反制手段。
4、文化复兴运动:琉球本土力量推动语言、历史、文化复兴,强化民族认同,为长远诉求奠定基础。
至于到底会走向哪里,还需拭目以待,且让我们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对琉球未来的走向寄予深深的期待。
读者们,关于“琉球群岛能不能回归我国的解读”,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