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李秀芝吗?那个站在夕阳下,眼神坚毅、却一言不发的女人。”
那一幕,是电影《牧马人》里最让人难忘的一帧。
她穿着藏蓝布衣,背后是一望无垠的草原,风吹过她的发梢。
她没有流泪,也没有控诉,却用一个眼神说尽了委屈、爱意与不舍。
这个让无数人动容的“李秀芝”,正是丛珊——那个年仅19岁便登上大银幕,几乎一夜成名的女演员。
可就在她红得发紫的时候,却选择了远走法国,一走就是38年。
她为什么离开?如今又过得如何?当年风华正茂的她,如今是否还记得,自己站在镜头前的模样?
一、艺术世家出身,少年一炮而红,光环背后却满是伤痕
丛珊出生于1962年的北京,是个妥妥的艺术世家。
父母都是昆曲演员,家中常年琴音绕梁,戏曲唱腔不绝于耳。
外人看来,这样的家庭多半严肃拘谨,但丛珊却在其中长成了一个性格开朗、天生带着灵气的女孩。
她大部分童年时光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喜欢听京剧,也喜欢老电影。
每当电视里放起《小兵张嘎》《红色娘子军》,小丛珊总是坐得笔直,眼睛一眨不眨。
“你看那个女主,多有劲!”姥姥总是边说边拍她腿,“以后你也能演。”
丛珊笑眯眯地点头。那时她心里已经埋下了一颗叫“演员”的种子。
中学毕业后,她如愿考入中央戏剧学院。那一届的同学几乎是“神仙打架”:姜文、吕丽萍、刘斌……
可就是在这样一个高手云集的班级里,丛珊脱颖而出。
1981年,谢晋导演为电影《牧马人》全国选角,走进中戏时,恰好是午休时间。
丛珊还在床上迷迷糊糊,舍友一把拉她起来:“快!谢晋来了!”
她抓起照片、穿着棉袄就跑下楼,连妆都没来得及化。
和吕丽萍临场合演了个小品,还唱了一首《渔光曲》,谢晋看着她的眼神多了几分打量和思索。
“这个姑娘,有光。”谢晋后来回忆,“她的眼睛会说话。”
拍摄《牧马人》时,丛珊还只是个大一学生。面对镜头,她没有一丝生涩。
饰演“李秀芝”时,她经常会把自己关在帐篷里发呆,琢磨人物的情感变化。
她问朱时茂:“你觉得李秀芝会在丈夫回来前偷偷哭吗?”朱时茂怔了一下,说:“我不知道,但你如果演,我一定信。”
电影上映后大获成功,丛珊一举成名,获得金马奖提名,观众记住了这个美得不喧哗、气质不张扬的姑娘。
可光环带来的,并不全是掌声。
二、遭遇排挤与冷眼,风光背后是沉默的崩塌
“你怎么又上报纸了?”“这也能演女主角?”“别以为有点名气就了不起。”
这些话,不止一次从同学口中传来。有人故意在她柜子里倒水,有人把她的衣服扔到地上。
她笑着弯腰捡起,却在转身后低头不语。
“我那时候太年轻,不知道为什么会被讨厌。”多年后,她在视频中说,“我只是接了个角色,又没抢谁的东西。”
老师的态度也变了。曾经赞许她“眼神有戏”的导师,开始以“态度浮躁”为由批评她。
一次迟到,被拉去办公室批评整整一个小时。
她开始变得沉默,白天在课堂强颜欢笑,晚上却时常躲在宿舍角落发呆。
一度,她怀疑是不是自己真的“太出头”。
1987年,正值事业上升期,她拿到法国的奖学金,几乎没怎么犹豫,选择了离开。
“那个年头,留学不是常事。但我想逃。去个谁都不认识的地方,重新活一次。”
后来有人问她:“你是真的想深造,还是想躲开那些人?”
她只是淡淡地答:“都有吧。”
其实,除了奖学金之外,她的家庭也有能力支持这份选择。
她的祖上开过青岛第一家火柴厂,职工上千。网友爆料:“我外公是丛家火柴厂最后的童工,特别喜欢你拍的戏。”
显赫家世,给了她逃离的底气。
三、异国婚姻成梦魇,再遇真爱终归温暖
法国的初始时光,温柔、自由,却也孤单。
她白天上课,晚上去咖啡馆练法语,有时也接拍一些广告和短片。
一次在塞纳河边的展览上,她认识了石凉,一个说话带着幽默,长相文艺的男人。
“你是中国演员?”石凉主动搭话。
“算是吧,逃出来的演员。”她笑着答。
他们相识、相恋、同居,最后结婚。
婚后不久,她怀上了孩子,本以为是幸福生活的开始,没想到却是噩梦的起点。
石凉开始变得敏感易怒,不再关心她的情绪,甚至不让她出门、不让她演戏。她像一个被困住的鸟,逐渐失去了方向。
孩子出生后,石凉常年在外拍戏,回家就喝闷酒,对孩子也是能不管就不管。她彻底失望了。
那年冬天,她抱着孩子坐在窗边,看着外面飘着小雪。她轻声对孩子说:“妈妈带你走,好不好?”
离婚那天,她什么都没拿,只抱着孩子,走出了那间他们曾经布置了童话灯的小屋。
几年后,她带着孩子回国发展。
在一次拍戏中,她遇见了导演萧峰。这个男人和石凉截然不同,做饭、洗衣、照顾孩子,事无巨细都放在心上。
一次丛珊拍戏累得胃痛,萧峰买来热水袋、药,还亲手做了一碗面条送到片场。
“你也太夸张了吧,我只是胃不舒服。”
“你不舒服,我心里更难受。”
这一句话,让她眼眶一热。他们很快相爱、结婚。
最让她感动的是,萧峰对她的儿子视如己出,孩子也很黏他,吃饭要他喂,睡觉要他讲故事。
“我不是亲爸,但我可以做一辈子的好爸爸。”这是萧峰说过最打动她的话。
四、低调复出,淡出但未沉寂,岁月不改初心
虽然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法国,但丛珊从未真正离开过演艺事业。
近年来,她陆续参演了几部电视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县委大院》。
片场的她依旧认真,一条不过关会自己要求重来。
年轻演员对她尊敬,她也乐于分享经验:“不要怕慢,怕的是没琢磨透人物。”
有记者问她:“你会一直演下去吗?”
她笑了笑:“我不是为红才演,是因为喜欢。”
3月25日,她在自己的短视频平台发了一条视频,谈到旅居法国38年的心路历程。
镜头里的她,头发已花白,皮肤略显松弛,但举手投足之间,依旧温婉动人。
“这38年,有痛苦、有快乐,但我始终没变——我还是那个喜欢演戏的女孩。”
一句话,点亮了无数人的回忆。
曾经那个在银幕上执着等爱的小李秀芝,经历了命运的颠簸,仍旧守着自己热爱的事业,未曾走远。
如果说岁月是一场筛选,那么丛珊,是被时间温柔保留下来的那一类人。
她曾站在山巅,也曾坠入谷底;曾被爱伤透,也被爱治愈。她不是传奇,却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从容”。
她的沉默,是为了不争;她的坚持,是因为热爱。
世人看她的过往,会说:可惜、遗憾、错过。
但她自己,或许只会轻轻一笑,淡淡地说一句:“我活得还不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