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白第66篇原创笔记
前言
节前最后一天,我们单位的一个老员工办完了离职手续。
记得10年前我刚入职时,他称得上是风云人物。
出入前呼后拥,应酬饭局不断,整个人无时不刻都散发着强大的气场。
后来,他因失误被免职,原本围绕在他身边的人,也全都烟消云散。心灰意冷下,在知天命的年龄,他选择了重新开始。
由衷祝福他的时候,我想起《央视》的一段文案:
人生总是这样:有顺风顺水的时候,也有四处碰壁的时候。
你要懂得用“春风得意”时的自己,去拉一把“水深火热”中的自己。
01 顺境时,别只顾着得意忘形
唐代诗人孟郊在《登科后》写道: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然而,马跑太快了,会失蹄;人登太高了,也难免失意。
离职的那位老员工,在单位工作了20多年,曾是大家眼里情商高、会说话、会来事的那种人。
入职没多久,他就顺理成章的成为部门负责人。
同事的奉承,外界的恭维,让他很快就沉浸在繁华的泡沫里。
听说在一次饭局上,下属向其敬酒,正在兴头上的他当众呵斥:
“没看到我在讲话?敬什么酒,回你位置待着去。”
一句话,让下属脸红耳赤,颜面尽失。
但我觉得,同时失去的还有团队的凝聚力,也为他的结局埋下伏笔。
后来,团队连续出现多次失误,下属们纷纷避之不及。
后果,理所当然由他承担,虽说意料之外,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周易》有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而对我们来说:
得意时不忘形,是给失意时的自己留退路;成功时不贪功,能给落寞时的自己免灾祸。
02 逆境时,千万不能急着认输
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写下经典佳句: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份豁达,让无数人望尘莫及。
职场上,我们中年人最遗憾的莫过于:
满腹经纶,却敌不过信息的瞬息万变;
年富力强,仍卷不过纷沓而来的后浪。
于是很多人也许会对着镜中那个双鬓泛白,肚腩微凸的自己说:
“算了,就这样吧。”
但别忘了,曾在顺境中游刃有余的你,和在逆境中狼狈挣扎的你,本就是同一个人。
人生才刚过半,即使身处逆境,又凭什么要认输?永远要相信:昨天能攀登高峰,今天就还能翻山越岭。
我很欣赏的一位作者,消失3个月后,最近重新发文,谈及自己正在做外卖员。
从均阅10万+的知名大V,到时薪6块钱的众包骑手,我无从评价他的经历有多励志,但我相信他必能重现辉煌,因为:
心态永远是命运的转换器,身处逆境时,绝不低头认输,也不盲目硬碰硬。复盘顺境时的经验,才是你翻盘时最坚实的力量。
03 顺境时存仓,逆境才有粮
小时候,我听过一句老话: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如今看来,这是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
因为顺境时攒下的一笔储蓄,或是结交的一段善缘,都会在逆境时,成为救赎自己的那一道光。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人尽皆知,然而,背后两位功臣,范蠡和文种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功成名就后,文种贪恋顺境的繁华,拒绝了和范蠡一起隐退的建议,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而范蠡则清楚意识到顺境不会永远伴随,毅然选择功成身退。
短暂隐居后,范蠡凭借多年积攒的财富和人脉开始经商,三次赚取巨额财富,又毫无保留的散尽,最终成为“商圣”。
我国有个成语:“东山再起”,范蠡就用他传奇的一生告诉我们:
真正的东山再起绝非偶然,而是顺境时对能力、资源、人脉等因素持续积累,加上对危机的敏锐嗅觉,才能在逆境时,化被动为主动。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储备意识”。春风得意时,给将来留一条退路,以免自己落入长久的水深火热。
写在最后
电影《阿甘正传》有一句经典台词: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人到中年,我深深觉得:
这一路走来,最动人的,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时的美景,而是在明暗交替时仍负重前行的身影。
即便不知道巧克力的味道,我们也终究可以选择自己的喜好。
共勉~
感谢你读到这里,想必我的文字让你有所感触。
欢迎你点个关注,让老白有机会见证你的进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