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见、望”差异背后的陶渊明隐逸之辩

0
分享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这句,多半拜苏东坡所赐。因为陶诗宋本之前,多为“悠然望南山”。

一字之差,里面藏着对于陶渊明理解的差异。尤其涉及所谓“隐逸”的标签。

现存最早的陶渊明诗集实物证据,是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敦煌S.5574号陶诗残卷,这一唐中期写本虽仅存《饮酒》组诗片段,却清晰记载着“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北宋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据南宋刻本影印)的底本源自五代至宋初写本,其中《饮酒》其五亦标注为“望南山”,可见宋以前“望”才是主流版本。

苏轼对“见”字的偏爱,不是强词夺理,凭空臆断。《东坡志林》卷一:“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景与意会,故可喜也。今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在他看来,“见”是采菊时的无意撞见,契合“心远地自偏”的自然心境,能营造物我同一的境界。而“望”带有主动寻觅的刻意,削弱了诗句的冲淡之美。

有趣的是,比苏轼年长十八岁的司马光,在《司马温公诗话》中也提出近似观点:“世传本多作‘望’,余观其诗,‘见’字为胜。盖采菊时,偶然见山,非预期而望之也。”

为何后人更推崇苏轼的说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东坡志林提要》一句或算答案:“轼文才飘逸,其论诗论文,多有妙悟,非仅以学问见长。”

苏轼的阐释不仅贴合陶诗“自然”内核,更以“景与意会”的美学理论提升了诗句的哲学高度。

而司马光的观点更偏向版本校勘,缺乏美学层面的深度拓展,这便造成了文献传播中的权重差异。

当然,我认为,还有一重原因。那就是,“悠然见南山”之“见”字背后,有苏东坡本人个体人生的自证。

虽屡经宦海浮沉打击,数度被贬偏远之地,苏东坡始终以豁达超脱的心境消解苦难,从不被艰难境遇束缚本心,而是将外界困境转化为内在精神栖居的动力,从而尽显生命历经磨砺后的从容。他的一生,正是对“悠然见南山”之“见”字的实践。

南宋朱熹在《朱子语类》中亦附和苏轼:“渊明‘见南山’,是见其所见,非预存一‘望’南山之心也。若‘望’,则是有意求之,便失其自然之趣矣。”“见”字就此逐渐取代“望”,成为流传至今的版本。

家中周老师说,将“见”读为“现”,近“风吹草地见牛羊”,亦近似英语appear、seem式的表语表达,仿佛南山主动映入眼帘,更添一层动态的诗意空间。

然而,这种对“见”字的偏爱,却暗藏着扭曲陶渊明诗意的风险。

首当其冲的便是对“南山”意象的误读。

“南山”并非陶渊明独创,其意象早在《诗经·小雅·天保》中便已定型:“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这里的“南山”象征着恒久安稳,与生活福祉绑定。

之前“望南山”更是文人笔下的“格式化表达”,暗含对安稳生活的盼愿。

唐初以来,“见南山”才开始密集出现。

比如,王维“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皆以“见”“面”等无意之词表现闲适,可陶诗中的“南山”,却从未脱离真实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诗中“南山”凡三见,每次都与“人境”紧密相连:《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李公焕在此句下引《庐山记》注曰:“庐山在江州寻阳郡南,渊明尝居之,故谓南山为庐山也”,明确“南山”是他躬耕的实际地点。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南山只是南面的山,不必与地标之山关联。

而陶诗《杂诗》其八“南山有旧宅,松竹余朽株”,则将“南山”与故居绑定,成了情感寄托的生活空间。

即便《饮酒》其五的“望南山”,也需结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看,“人境”并非闹市,而是有烟火气的田园,“南山”便是这片生活空间的一部分,绝非供人偶然邂逅的审美符号。

苏轼将“南山”解读为“偶然”发现的风景,其实有些扭曲了陶渊明诗中“南山”与生活的关联。

要知道,“南山”代表的理想,在陶渊明的人生里,从不是偶然一见,而是他朝夕相伴、耳鬓厮磨、饱含世俗风韵的常态。

更关键的是,“望”字中藏着陶渊明被“隐逸”标签遮蔽的悲剧性。

历代皆称陶渊明为“隐逸诗鼻祖”,可《宋书·隐逸传》里,他的归园田居,并非主动避世,而是“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此后又任镇军参军、建威参军,最终还是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辞官。

我觉得,这里面,既有他好山水的一面,也有避险的一面,更有他不堪官场的性格问题。而不是什么刻意追求隐逸。

《归去来兮辞序》中描述的困境即“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已是他回到故乡后许久的境况了。他选择躬耕,不是归隐,而是生计之需。

再看他的家庭,《责子》诗中“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明确他有五个儿子。若真如传统隐士般超脱,他怎们可能会生这么多孩子,而且还要带着全家躬耕?

一般我们认知的隐士,大都超越世俗生活的羁绊。

当然,你可以说,有大隐、小隐之别。陶渊明是“大隐”,“大隐隐于市”。还有人刻意强调“结庐在人境”之“人境”是“闹市”,进而凸显陶渊明“而无车马喧”之心胸辽阔、自由。实际上不是,他的“人境”根本不是“闹市”,就是世俗的田园生活。

他的好友颜延之,在《陶征士诔》中描述这一幕。“箪瓢屡罄,絺绤冬陈”“晨烟暮蔼,春煦秋阴”,既有饥寒交迫的窘迫,也有田园劳作的日常,与“终南捷径”式的隐逸截然不同。

看他的诗里,“归”、“还”、“回”、“来”密集。他只是重新回到了少年时代就爱的“丘山”。

这“丘山”是理想,但并非什么“终南山”。

这种田园生活的距离感,背后有他平衡的一面。

突然再度想起最初比丘的修行。那不是今日的封闭场景,而是选在“阿兰若”。“阿兰若”意为"寂静"、"无诤",亦有“原野”义。它一般处于距离村庄“一拘卢舍”或“半拘卢舍”的树下。“拘卢舍”意为“声音”或“鸣唤”,是那牛哞可以听闻的地方。

这种距离感没有远离烟火。比丘也不完全脱离体力劳动,没有放弃耕作,走向什么寄生。这一点距离,没有阻止他们深入生活。

陶渊明似乎更近这样子。我比较讨厌历来的学者反复用什么“儒道”来还原他。虽然这种特质他身上确实都有。但这种分析都是格式化的讨巧。

淡化隐逸,一点都不会弱化陶渊明身上的悲剧性。

他的悲剧之一面,在于他本可凭借个人才能过上小康生活,却因政治取向、复杂性格执意回到田园而偏偏又缺乏经营田园的能力,加上酗酒成瘾,最终就只能生成悲剧。

他后期的生活可谓极端困苦。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及邓治中》可谓展露无遗:“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天灾虫害让收成微薄,饥寒交迫中连“盼天亮”都成了奢望。

此时的“望南山”,望的不是风景,而是自己寄予理想的土地。

为何这片曾向往的田园,竟也无法支撑全家生计。

“望”是主动的凝视,是对理想的坚守,也是对困境的直面;而“见”的偶然,虽让诗意更丰富,却消解了这份真实人生的苦难与重量。

钟嵘《诗品》将陶渊明列为“中品”,评其“笃意真古,辞兴婉惬”,这份“真”,正是他不避困境的偏执。

我视他为一名拥有偏执狂精神的真诗人,而绝非超然物外的隐逸之士。在诗歌尚未成为取仕标准的时代,他的表达,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精神。

当然也是一种深刻的悲剧。

“见”“望”二字的差异,无论版本校勘多丰富,陶诗真正的价值都不在此。

夸克,最小的粒子,微末的洞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攻击中国等同于自戕,印媒:对中国手机打压,结果我们被痛击!

攻击中国等同于自戕,印媒:对中国手机打压,结果我们被痛击!

科普100克克
2025-09-19 19:06:11
女子破庙避雨,见两黑蛇缠绵不休,她一把扯掉自己红肚兜

女子破庙避雨,见两黑蛇缠绵不休,她一把扯掉自己红肚兜

梦飞故事会
2024-08-03 21:13:29
美媒:歼36不但在技术领先,还比F47更早服役,将称霸中太平洋

美媒:歼36不但在技术领先,还比F47更早服役,将称霸中太平洋

栗子熟了呀
2025-09-19 09:45:13
王彬彬:实际上已出现研究生总体质量低于本科生的状况

王彬彬:实际上已出现研究生总体质量低于本科生的状况

尚曦读史
2025-09-16 09:54:02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有这几个特点,家属还可用一张纸做初筛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有这几个特点,家属还可用一张纸做初筛

中国青年报
2025-09-19 14:51:20
票数大幅领先,国民党新主席已定?张亚中通告全岛,两岸是一家人

票数大幅领先,国民党新主席已定?张亚中通告全岛,两岸是一家人

文史风云
2025-09-19 23:52:12
全场得2分,赛后遭宫鲁鸣点名批评,球迷:她的首发该让给别人了

全场得2分,赛后遭宫鲁鸣点名批评,球迷:她的首发该让给别人了

法老不说教
2025-09-19 14:51:59
印度将成为世界的灾难!大量没有节制的人口增长,将成为殖民根源

印度将成为世界的灾难!大量没有节制的人口增长,将成为殖民根源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8-09 12:27:40
大学毕业前和女同学发生了关系,20年后她不允许女儿和我儿子恋爱

大学毕业前和女同学发生了关系,20年后她不允许女儿和我儿子恋爱

羽怡文学工作室
2024-07-09 16:54:46
“救命药”涨价282倍!多家药企涉嫌垄断,幕后黑手竟是同一人!

“救命药”涨价282倍!多家药企涉嫌垄断,幕后黑手竟是同一人!

纪中百大事
2025-09-18 21:21:40
黄润秋自述“每天上班第一件事”

黄润秋自述“每天上班第一件事”

新浪财经
2025-09-19 13:28:16
大学生村官的执行力有多强?网友:来了一趟,整个村委会都进去了

大学生村官的执行力有多强?网友:来了一趟,整个村委会都进去了

墙头草
2025-08-23 08:19:52
被离谱笑了!在这些“ 盗版”面前,山寨品牌黯然失色!

被离谱笑了!在这些“ 盗版”面前,山寨品牌黯然失色!

新住家居
2025-09-18 18:57:33
郑丽文喊话大陆网友,绝不辜负信任!马英九罕见“下注”

郑丽文喊话大陆网友,绝不辜负信任!马英九罕见“下注”

法老不说教
2025-09-18 14:18:41
当时很多蒙古考察日记中,都提到蒙古人性交不节制,得病者极多

当时很多蒙古考察日记中,都提到蒙古人性交不节制,得病者极多

牛牛叨史
2025-09-17 13:38:18
华为一大批手机突然降价

华为一大批手机突然降价

科技头版Pro
2025-09-18 15:04:50
原来她是邱贻可老婆,大他三岁是斯坦福名校毕业,对孙颖莎很宠溺

原来她是邱贻可老婆,大他三岁是斯坦福名校毕业,对孙颖莎很宠溺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19 16:10:07
赵丽颖带儿子逛街,打扮土气肚子大,6岁想想活泼好动,画面温馨

赵丽颖带儿子逛街,打扮土气肚子大,6岁想想活泼好动,画面温馨

有范又有料
2025-09-19 16:33:31
周冬雨抵达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穿白衬衣配碎钻半裙美得高级

周冬雨抵达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穿白衬衣配碎钻半裙美得高级

可乐谈情感
2025-09-19 16:00:09
中美关系已经出现了某种确定性

中美关系已经出现了某种确定性

观察者网
2025-09-19 14:05:42
2025-09-20 04:40:49
夸克点评 incentive-icons
夸克点评
TMT锐评,行业八卦
692文章数 13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家居
房产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手机要闻

iPhone17系列零售版验机防骗、防扯皮攻略| 验机细节拉满「科技美学开箱」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