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一次完整的免疫应答过程
一、病原体发现与识别
1.病原体入侵当外源性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时,首先会突破物理和化学屏障(如皮肤、黏膜、胃酸、抗菌肽等)。
2.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的暴露病原体表面的特征性分子,如脂多糖(LPS)、肽聚糖、鞭毛蛋白、双链RNA等,统称为PAMPs。这些分子可被宿主免疫系统迅速识别。
3.模式识别受体(PRRs)的识别宿主的固有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胞等)表面或胞内具有PRRs(如Toll样受体TLRs、NOD样受体NLRs、RIG-I样受体RLRs等)。当PRRs与PAMPs结合时,触发免疫信号级联反应。
二、免疫应答与处理
1.信号转导与激活PRRs与PAMPs结合后,通过适配蛋白(如MyD88、TRIF等)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包括NF-κB、MAPK和IRF通路。这些通路的激活导致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IL-6等)、趋化因子和Ⅰ型干扰素(IFN-α/β)的产生。
2.免疫细胞的募集与激活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促进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向感染部位迁移。这些细胞通过吞噬、脱颗粒、释放活性氧(ROS)和氮(RNS)等方式直接清除病原体。
3.抗原处理与提呈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APCs)吞噬病原体后,将其降解为抗原肽,并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呈递给T细胞:
MHC I类 提呈胞内抗原,激活CD8+ 细胞毒性T细胞(CTLs)。
MHC II类 提呈胞外抗原,激活CD4+ 辅助性T细胞(Th细胞)。
4.适应性免疫应答
T细胞应答: CD4+ T细胞分化为不同亚群(如Th1、Th2、Th17、Treg),调节免疫反应。CD8+ T细胞可直接杀伤被感染细胞。
B细胞应答: B细胞识别抗原并在Th细胞辅助下活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促进中和病原体、调理作用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
三、免疫反应的调节与终止
1.炎症反应的抑制为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宿主组织,免疫系统会启动负反馈机制:
抗炎细胞因子: 如IL-10、TGF-β抑制炎症信号通路。
调节性T细胞(Treg): 通过细胞接触依赖和分泌抗炎因子抑制过度免疫反应。
巨噬细胞极化: M1型向M2型转化,促进组织修复。
2.免疫记忆的形成适应性免疫反应结束后,部分效应T细胞和B细胞转化为记忆细胞。这些记忆细胞在再次遇到相同病原体时能够迅速应答,提供长效免疫保护。
3.细胞凋亡与清除活化后的效应T细胞和B细胞在完成任务后进入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通路,减少免疫细胞数量,恢复稳态。被凋亡的细胞会被巨噬细胞清除。
四、免疫反应的全局整合
整个免疫反应过程体现了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紧密合作。固有免疫提供快速的非特异性防御,并决定适应性免疫的激活方向;适应性免疫则提供高度特异性和免疫记忆,确保宿主对同一病原体的长期保护。通过多层级的调控机制,免疫系统在有效清除病原体的同时,维持宿主内环境的稳定。
参考文献:
Nature Immunology,2019, 20, 783–792.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2022, 22, 629–638
推荐合集链接: | |
|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 注明“转自Glyco-Immunology"
©2020Glyco-Immunology保留所有权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