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速,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发的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构成了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当前,以AS01B为佐剂的重组gE亚单位疫苗(HZ/su)因其卓越效力被视为金标准,但其较强的局部与全身反应原性及成本问题,限制了更广泛的应用。
近日,一项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随机、活性对照、非劣效性临床试验,首次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gE-Fc融合蛋白候选疫苗LZ901与HZ/su进行了头对头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50岁及以上健康成人中,LZ901不仅成功达到了非劣效性的主要终点,更在关键性CD4+与CD8+ T细胞免疫应答指标上展现出统计学显著的优越性,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安全性特征更佳。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们在开发“效优且安全”的新一代带状疱疹疫苗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解决现有疫苗的局限性提供了极具潜力的中国方案。
![]()
试验人群选择
300名受试者(LZ901组151人,HZ/su组149人)至少接种了一剂分配的疫苗,并被纳入安全性分析。共有279名受试者完成了两剂接种,并在接种前及接种后第30天采集了血样,这些受试者被纳入免疫原性PPS分析。两组受试者在基线特征方面总体相似。
![]()
图1. 试验流程
免疫原性
LZ901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显著强于HZ/su疫苗。LZ901组中,gE特异性CD4⁺T细胞应答率为83.0%,显著高于HZ/su组的58.1%;CD8⁺T细胞应答率也明显更高(46.8% vs 8.8%),两者差异的95%置信区间下限均高于预设的非劣效界值(−10%),因此,LZ901疫苗在免疫原性上达到了与HZ/su疫苗的非劣效标准。
![]()
图2. 同时对任何细胞因子组合有积极反应的参与者的比例
在4种细胞因子中,LZ901诱导更强的IFN-γ与IL-2分泌反应,且多细胞因子共表达的CD4⁺与CD8⁺T细胞比例均高于HZ/su组。接种后30天,LZ901组gE特异性CD4⁺T细胞中IFN-γ⁺亚群显著升高(中位数198.0 vs 165.0/10⁵ PBMCs, p = 0.0007),CD8⁺T细胞分泌IFN-γ、IL-2及CD40L的频率亦明显高于HZ/su组。
![]()
图3. 每105个CD4+ T细胞中产生细胞因子T细胞的频率
两种疫苗均显著提高抗gE抗体水平,但HZ/su组的抗体滴度更高(66758.5 vs 28930.6 mIU/mL, p < 0.0001)。LZ901组的血清转化率为98.6%,HZ/su组为100%。
![]()
图4. 每105个CD8+ T细胞中产生细胞因子T细胞的频率
在LZ901组中,接种后抗gE抗体与CD4⁺T细胞分泌IFN-γ、IL-2及TNF-α呈弱相关。多变量分析显示,接种前的免疫水平显著影响接种后的抗体与细胞免疫反应,而年龄与性别无显著影响。
安全性
在每剂接种后30天内,LZ901组有 41.1%的受试者报告至少一种不良反应,显著低于HZ/su组的 87.9%。其中LZ901组局部反应的发生率为 27.2%,远低于HZ/su组的 82.6%。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疼痛、红肿、肿胀及瘙痒。LZ901组的全身反应发生率为14.6%,HZ/su组为 54.4%。HZ/su组常见的全身反应包括发热、乏力、头痛、肌痛和疲倦,而LZ901组的发生率均较低。
非预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两组间相近。共有8例报告严重不良事件(SAEs),两组各4例,但均与疫苗接种无因果关系。
总结
该研究系统评估了国产带状疱疹亚单位疫苗候选物 LZ901 与国际已上市疫苗 HZ/su(GSK) 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表现,结果显示LZ901在细胞免疫和总体安全性方面均显著优于HZ/su。在免疫原性方面,LZ901诱导的 CD4⁺与 CD8⁺T 细胞应答更为强劲,尤其是 IFN-γ⁺CD4⁺与 CD8⁺T 细胞反应显著增强,显示出更优的细胞介导免疫(CMI)激活能力;在体液免疫方面,尽管LZ901的抗体水平略低于HZ/su,但其细胞免疫反应——HZ防护的关键免疫学指标——表现出非劣甚至优越的效应。更为重要的是,LZ901的安全性明显更好,注射部位反应和全身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仅为HZ/su的约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且未观察到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随着国产LZ901三期临床研究数据的公开,其卓越的免疫原性、优异的安全性以及更低的生产与接种成本,标志着我国在带状疱疹疫苗领域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LZ901不仅在免疫效果上实现了对GSK原研疫苗的超越,更为全球带状疱疹防控提供了一个高效、安全且可负担的中国替代方案,显示出强大的国际竞争潜力与公共卫生应用价值。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62800-z
主编微信
注:添加微信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
微信学科讨论群:病毒学群,AI制药群、免疫学群、硕博交流群和医药投资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主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