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黄职都发生了什么?
01
就业创业
艾灸技能“培”出就业新赛道
供稿:护理学院 吕文丹
3月3日上午,我校在学术报告厅举行2025年度保健艾灸师就业技能培训班开班仪式。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培训科科长潘灿、副科长余攀、黄冈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主任肖剑雄出席开班仪式,护理学院院长郭丽琴、党总支副书记郭胜红和455名毕业生参加仪式,仪式由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正超主持。
郭丽琴要求全体参训同学要珍惜机会、严明纪律、增强本领,认真学习、潜心钻研、刻苦练习,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为就业打下扎实基础。潘灿指出,开展蕲春艾灸师培训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瑰宝的需要,也是为了将蕲春艾灸师打造成黄冈乃至湖北的一张亮眼的劳务品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通过培训,希望提高同学们的艾灸知识与操作技能,为将来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就业攻坚“智”先行
供稿:智能制造学院 刘天夫
2月24日,党委委员、副校长刘明涛带队到智能制造学院,开展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调研。招生就业处处长张朋生、副处长覃峰等陪同,学院班子成员参会。
调研过程中,与会人员围绕就业市场拓展、访企拓岗行动开展、就业指导与帮扶以及就业育人理念引导等关键领域,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针对2025年就业工作,刘明涛强调:一是紧盯行业发展趋势,要发挥智能制造优势,坚守就业目标,扎实推进“就业湖北、就业黄冈”工作;二是夯实就业过程考核,以学生职业规划为核心,以培育就业典型为牵引,全过程推进就业育人工作;三是凝聚全员齐抓就业氛围,压实责任,层层发力,充分发挥专业团队优势,创新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就业,强化就业教育引导,做好协同服务。
当日下午,学院班子成员、专业主任及毕业班辅导员共商就业良策。院长兰子奇提出,专业团队需从专业发展角度出发,补短板,增亮点,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打出一套漂亮的就业组合拳。党总支书记倪祥明希望全体人员上下联动、多措并举,通过“精准画像、岗位扩容、能力提升、全员协同”四大核心举措,构建起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全链条”。
02
校园活动
生物与农业学院毕业生欢送会:
红日映芳华 青春不散场
供稿:生物与农业学院 吴镇
3月4日,生物与农业学院2025届毕业生欢送会在教师发展中心一号厅举行。党委委员、副校长陈全胜,生物与农业学院教师以及200余名毕业生欢聚一堂,共同庆祝。
党总支副书记田涛宣读优秀实习生表彰文件,党总支书记周桃英为24名优秀实习生颁发荣誉证书。陈全胜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毕业生们在校期间的成长历程,并提出三点殷切期望: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提升思维,勇于实践;胸怀大志,勇于担当。
欢送会上,一首经典粤语歌曲《红日》点燃了现场气氛;毕业季歌曲串烧的熟悉旋律带领大家重温校园美好时光;全体师生合唱《明天会更好》,表达了对毕业生们的深深祝福。师生合影留念,并在签名墙上留下签名与祝福,定格青春美好瞬间。
交通学院毕业生毕业典礼:
车钥启新程 星海照征途
供稿:交通学院 门安妮
3月3日晚,交通学院2025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在学术报告厅举行。学生工作处(部)副处(部)长李孝智、兄弟学院教师代表,交通学院全体教师与400余名毕业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青春盛典。
活力四射的舞蹈《我最红》点燃全场热情,青春跃动的身影化作对未来的滚烫宣言,而一首深情合唱《老男孩》则让时光悄然倒流,师生共忆校园岁月,潸然泪下亦笑靥如花。
交通学院党总支书记程朗以“星光锻造的车钥匙、永不停歇的齿轮、开花的方向盘”为喻,向毕业生提出三点期望:以信念为钥,开启人生新程;以奋斗为轮,驰骋时代疆场;以理想为舵,锚定家国方向。言辞恳切,字字铿锵,为学子们点亮了前行的灯塔。
镜头前,学院领导与辅导员老师逐一送上寄语赠言。或幽默勉励,或温情叮咛,一句“常回家看看”道尽师长不舍。在表彰环节,学院为20名表现优异的毕业生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品。典礼尾声,全体师生齐唱《后来》,同学们高举手机灯光,点点星辉在会场摇曳生姿,汇聚成一片璀璨星河。歌声渐远,学子们于报告厅前定格青春笑颜。
03
校企合作
共铸红色文旅产教融合新标杆
供稿:教育艺术学院 赵娜
2月26日,我校教育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操惊雷一行赴红安将军红四方景区开展调研。政校企三方代表共聚一堂,围绕“红色演艺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实习就业一体化”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共绘产教融合新蓝图。
座谈会上,景区董事长李文齐以大型实景剧《红安永远红》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景区“红色文化+沉浸式演艺”的特色运营模式,希望借助高校专业力量,共育红色演艺人才。镇党委书记阮元兵期待通过校企合作培育本土文旅人才,助力乡村经济与文化振兴。红安县委办副主任潘新华强调,将军红四方景区是黄冈革命老区文旅振兴的“金名片”,政校企三方需凝聚合力,构建“高校人才支撑、企业实践赋能、政府政策护航”的协同机制,打造红色文旅产教融合标杆。
操惊雷强调,学校始终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为导向,未来学院将创新“教学—实训—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推动学生顶岗实习与景区旺季服务需求精准对接。双方就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实习就业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计划以红色文化传承为核心,打造“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平台,形成“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成果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
04
校外实践
匠心筑“锋”景 鲁班志愿行
供稿:建筑学院 朱丰博
3月1日,我校康颖志愿服务队“鲁班”志愿小分队联动黄州区西湖社区,以专业赋能志愿服务,推出“青春志愿,‘锋’采行动”特色活动,通过建筑科普、心理沙龙、社区改造、助老扶幼等实践,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在社区活动室,“小小建筑师”公益课堂热闹非凡。建筑学子化身“小鲁班导师”,带领孩子们用环保材料搭建建筑模型,讲解建筑基础知识。随后,学院心理辅导教师胡捷以“建筑里的情绪空间”为主题,通过道具游戏引导儿童表达内心世界,实现“建筑+心理”跨界服务。在社区广场,建筑学院新媒体团队学生架起“公益照片馆”,为居民拍摄证件照、全家福。志愿者们耐心调整光线、指导姿势,现场打印装帧后送至居民手中。
聚焦社区“停车难”问题,志愿服务队发挥专业优势,对老旧停车棚展开精细化测绘实践。建筑学子们运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设备,采集车棚空间尺度及周边道路数据,为后续提供社会“微改造”的规划方案提供数据。同时,服务队深入孤寡老人家中,开展卫生清洁等帮扶行动。
本次活动是建筑学院“实践育人”体系的生动缩影,既彰显了“鲁班精神”与“雷锋精神”的深度融合,更以“专业+”志愿服务模式打造新时代青年担当的实践样板。据悉,学院将持续推进“鲁班+”志愿服务品牌建设,通过深化校地共建等长效机制,实现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HGPU 黄职融媒体中心出品
编辑:高佳磊郝如卓
审核:冯爱利
终审:亓志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