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的文学生活,我的文学信仰

0
分享至

編 按

2024年12月10日,应四川省社社会科学院之邀,鲸歌编辑陪同“信仰三部曲”作者安昌河,到斑竹园院区和同学们做了一场交流。安昌河老师认真准备了讲稿,首次完整讲述自己的写作生涯和文学信仰。

文学是什么?我们用安昌河老师的答案与诸位共勉,在2024年的最后一天,让我们以文学之眼眺望2025,说一声人间值得。

感谢社科院让我有这么个机会和诸位分享交流。我今天的交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我的文学生活”,第二个部分是“我的文学信仰”。

15岁的时候,我初中两年辍学回到家里。16岁的时候,我去了山西大同挖煤。出发的时候,我买了两本书,一本是《先秦散文选》,一本是《宋词三百首》。为什么买这两本书呢?那会儿我看书,长篇基本是不过夜的。我怕一本书很快就读完没得看,所以才买了古文。至于宋词么,是为了背诵。

书一看多,就有野心。

我的野心是什么呢?我也要写书。看了那么多书,我当然觉得他们都写得好,不过也觉得有些写得不那么好。既然他们都能写出来,我为什么不能呢?

16岁的年龄,简单而快乐,也就是所谓的“清澈的愚蠢”。我每天跟着大家一起下井,工作十到十二小时,铲煤,开绞车,打炮。十二小时上来,总会是半上午。太阳已经把大地晒得极其温暖,一股子热浪扑过来,亲切得令人窒息,我闻到的空气是一种带着腥味儿的甜蜜的味道,有着醇厚的可以吞咽的质感。然后洗澡,吃山西那种又白又香的大馒头。有多大呢,一个二两半。我两根筷子插三四个,差不多一斤。吃了馒头,钻进窑洞,那种长长的大通铺,上头就像窖红苕一样睡满了我的兄弟伙计。窑洞当中有一个大大的煤炉子,上头坐着一把大铁水壶,旁边的铁板上放在我们吃剩下的大馒头。水壶咕嘟嘟喷着白色水雾,大馒头慢慢变得焦香,一屋子的脚臭汗臭和馒头的焦香味道,水壶的噗噗声伴唱着伙计们的鼾声和梦话,这是我对那段生活的最深切也是最美好的记忆。

我的瞌睡没有他们那么多。我总是在睡醒一觉后起来看书,写日记。我的日记本是那种记工分的蓝色封皮的小本。我每天总是有很多话要写。很快就用光了墨水。我找到了一大瓶墨汁。墨汁写的字极好看,黑得透亮,就像那些文字很快就会跑动起来,飞舞起来。因为我爱看书,爱写字,尽管我的年岁很小,但是大家都把我当先生来看,时常找我帮他们写家信,写情书。

我的这些挖煤的兄弟们来自内蒙、陕西、河南和贵州。年岁都比我大,有的和我的父亲年岁差不多。他们找我写信的时候,总会买来罐头、煮鸭蛋、蚕豆、花生和烧酒。我们一边喝着烧酒,吃着美食,听他们讲自己的苦恼和快乐,讲自己的家事,讲他们这封信写给谁,想要写什么内容。

煤矿的工作是极其危险的。我有过好几次死里逃生的经历。我们曾经有一个班的人,全被垮塌的顶板石压在下面,收拾他们遗体的时候,得拿木楔子从地上往起刮。煤矿也是一个藏污纳垢、逞凶斗狠的地方。好些犯了事的,躲避仇杀的,都往煤矿里跑。我见过一些可怕的事,加上老板的克扣,渐渐的,我对工作就不那么热心了。从山西回家的火车上,我就决定当一个作家了。

作家是干什么的呢?写字的。一个字两个字写在一起就是词语。一个词语两个词语写在一起就是一句话。一句话两句话放在一起就是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加上一个段落就是一篇文章。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呢, 我得先从认字和背诵词语开始。我买了一本四角号码词典。我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多看了几遍后,好多字都会认了,就算搞不清楚准确的读音,也知道是个什么意思。至于词语,也掌握得差不多了。不懂的,记不住的,我就写在一个本上。空了就拿出来看看。挖地的时候,先拿出来背诵几组。背诵熟悉了,停下锄头,再拿出本来,读几组。

接着,我又读了自考。我的《文学概论》和《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都考了很不错的分数。我也订阅了不少杂志,有《修辞》《星星诗刊》。

并不是说那时候我有多么刻苦和努力,而是说,我一直都在准备。我的好学、勤学的样子,尤其是在地边看书的样子,边挖土边背诵词语和文章的样子,给村里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在地里耕种的时候,我的田埂边会坐一排姑娘,基本上都是村里最漂亮的等待恋爱的姑娘。她们十分欣赏我。我种的庄稼也非常好,这是一件我至今都引以为豪的事。

但是,曾经丰满的理想,逐渐被现实碾压成了无声的叹息。为了生活,曾经骄傲的乡村王子,变成了个满村子吆喝叫卖的“何豆腐”。我做起了豆腐。水豆腐,豆腐干,都做得极好,但是销量不起来,而且欠债极多。这个时候,我看见乡村的贫穷和困苦是多么普遍和深重。我决定逃离农村!

我在电视上看见一则招聘广告,说安县电视台要招聘采编播人员,最低学历要求高中毕业。但我还是去报了名。那天考试有好几百人。我考得一塌糊涂,因为我连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名单都背不齐。但是我感觉我的作文写得好极了。而且我的字很漂亮。对于能不能考上,我是满怀信心的。

作文的题目是“我的理想”。

我的理想是什么呢?前阵子我的理想是种好地,然后我写了用什么样子的方法和态度种好地。因为种好了地,收获足够多的粮食,可以保证我们一家人吃饱饭。对,吃饱饭是我的理想。昨天我的理想是磨好豆腐,然后写怎么挑选好豆子做出好豆腐,卖出好价钱,早点还掉债务,让一家人过上无债一身轻的愉快时光。对,做好豆腐是我的理想。那么现在呢?现在我的理想是以诚恳真挚的态度写好这篇文章,让人通过这篇文章看到我对生活的热爱和真诚。那么明天的理想呢?我希望是一个伟大的记者!

毫无疑问,我被录取了。

进入电视台后,我开始疯狂地学习和工作。我每天晚上只睡三四个小时,我系统地读完了《电视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学》和一些著名新闻人的传记等等。差不多三个月吧,我就成了台柱子。半年不到,我就成了我们安县的“著名记者”。一年半后,我就自己开办了两三档电视节目,成了部门负责人。

差不多在电视台工作了快十年,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勤劳和忍耐,成就不了我的伟大的新闻事业。我只能另外想法。我的目光,再次投向我十六岁就开始喂养的文学。

我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鼠人》,拿到了一笔令人激动的版税。第二年,我创作出版了第二部长篇小说《鸟人》,接着是我的《秦村往事》和《爱城往事》。

在我第二部长篇小说出版后,我从电视台辞了职,准备离开四川,去河南。当时的县长张学民晓得我要走,跟我讲:“如果我让你离开安县,是我的失职。你是人才,我得为了安县把你留在安县。”于是,他以解决特殊人才待遇的政策,把我留在了安县文化馆。

我刚进入文化馆的时候,安县文化馆在安昌镇的公园里头。我时常到公园里泡一杯茶,在桂花树下看小说,在阳光的坝子里和文朋诗友们聊天,喝酒。

那真是极其惬意的时光啊。

但是我的时光一刻也没有虚度,那些年头,我基本上是一年一部长篇。

这些小说都写的是什么呢?其实都是我曾经经历过的生活。

我在矿井的生活,只轻轻地写了一点点,如《死亡反击》《过程或者结束》《忧伤的炸弹》,在当时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忧伤的炸弹》还得了当时的网络文学大奖。

因为从小对于家庭和民族命运的思考,我写了长篇小说《肉米》《我将不朽》。

我还写了一部对我很重要的小说《羞耻贴》。这部小说写得极其艰难。我先后写了三稿。第一稿写了快三十万字,感觉不对,全部删除,重新开始。写到二十多万字的时候,还是觉得不对,删掉又来。直到第三稿,写了五十多万字,修改后,差不多四十万字。

写作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嘛?是,也不是。因为写作是我的爱好,我喜欢干这事儿,喜欢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写出来。喜欢那种人物渐渐活跃,故事渐渐明白,世界终于构成的感觉。不轻松在哪里呢?因为这是一种非常孤独的工作,除了你,没有人知道你在干什么,甚至你自己都不知道你的故事最终会成为个什么样子。这种未知的感觉也是极其刺激的。你需要强大的内心,强大的自制力,强大的意志力,强大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觉悟的能力。

总结一下这么些年“我的文学生活”。我一直在认真生活,不管是在哪个环境,哪个状态,我都是以一种极其认真的态度在生活,在热爱生活,并且对未来抱有极大的耐心和希望。所以,我的创作从来没有呈现出懈怠。我就像一张弓,永远都是饱满的样子。我从来不缺少写的,我的创作计划都安排到了七十多岁。为什么写不完,为什么写不够?因为我所生活的时代,过去的和现在,那些曾经经历的,三角的,块状的,桶状的,饱尝的所有的酸甜苦辣麻,疼痛和挣扎,还有从我生活中走过的人,他们远远投射过来的影子,都是我创作的源泉、构建我小说世界的重要内容。我热爱他们,我感恩他们,我要讲述他们。

这就是我的文学生活,现在和将来的文学生活。

「READING」

接下来,我讲讲我的“信仰三部曲”《千日旱》《血与骨》《山桃红》。这三部作品,基本可以阐释我所坚持的信仰,文学的信仰。

安昌河“信仰三部曲”

四川人民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

2014年9月,四川人民出版社文学中心出版了我的短篇小说集《忧伤的西瓜》,责任编辑说,“她被小说里的故事和人物深深吸引”,有种迫切地想要见我的愿望。在她不短的编辑生涯中,我是她第二个主动联系希望前往会见的作者。

后来我便将一部刚写完的长篇小说给了编辑,她阅读了部分,很高兴,说小说让她很惊讶,她一定会想法出版出来。

这部小说就是《羞耻贴》。

《羞耻贴》是四川人民出版社文学中心·鲸歌品牌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此时正是2018年。

当时的《羞耻贴》反响还算不错。我们大家都很高兴。责任编辑建议我以最快的速度再写一部小说。于是,我打开我的故事储备库,从里头捡了一个养在我的心头,已经不短时间的故事来。

这个故事是我当记者的时候在一个村子里听到的。有个老头,死在了一个巨大而且非常深的土坑里。土坑是他自己挖掘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挖这个坑。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挖这个坑。看热闹的人陆陆续续走了。他还在继续挖。坑已经很深了。他又累又饿,决定完成此项工作。在修光了坑的四壁后,他把铁铲扔出坑外,这个时候他才觉得坏事了,没有了工具,他爬不出去了。

他呼喊过么?肯定呼喊过。但是没有应声。他等待有人来发现他,结果谁也没有等来。他就那么躺在坑底,看着四四方方的一片天空,平静地闭上了眼睛。

这个事情我一直把它放在心里,放了十多年。直到我决定动笔的时候,它长成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叫秦村的乡村先是遭遇兵燹,接着遭遇洪灾,随后是长达三年的旱灾。乡亲们死的死,逃的逃,就还剩下一个瞎子老医生,一个瘫痪的老母亲,和一个寻亲归来的老头。老头名叫安子谦。安子谦是个庄稼能手,他种出了秦村最好的庄稼。

这片土地上,最后剩下的,除了这三个老人外,还有一只巨大的凶猛的年迈的野猪。为了活下去,他们都在这片绝望的土地上竭尽可能觅食。瘫痪的老母亲不肯再吃东西了,她要把最后几粒粮食留给她认为更有用的人。瞎眼的老医生也不愿意再活下去了,他唯一不放心的是自己死后,安子谦会离开村子。他要安子谦留下来,给秦村一个活下去的希望。

秦村没了,可是土地还在啊,土地里头埋了那么多先祖的骨殖,漂游着那么多先祖的魂灵,村庄没有人记得,但是土地是不会消亡的啊。以后,还会有人像当初秦村的开拓者一样踏足这片土地,拔掉田土里的杂草,修缮荒废的水渠,垦荒,种地,修建房屋,繁衍生息……他们可能会取一个新的名字,李村,王庄……那么,这片土地上曾经的秦村就这样被忘记了么?发生的那些事情就没了么?死难和逃命的这些人家就真的这么死了亡了?那些魂灵会不会因为没人记得,没有香火的侍奉跌落到泥土里,和那些枯草落叶一起被沤烂?

不能这样啊!

于是,安子谦在火化了瞎眼老医生后,决定留下来。一面给自己寻找吃的,一面往石碑上刻字,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就是名字。一个名字,两个名字,三个名字,在一起就是故事。

此外,安子谦还得提防那头凶恶的老野猪,以防被它当成活命的食物吃掉。

于是,一头老野猪,一个老人,开始在持续的令人绝望的干旱中,进行着顽强地对峙。

直到一个小孩闯进了秦村,闯进了安子谦的生活。

安子谦的健康状况一天比一天糟糕。他必须要想法在自己倒下之前,除掉那头同样苟延残喘的老野猪,不让它伤害到小孩子。他要把秦村留给这个小孩,他眼睛看见了雨云就在前方,正慢慢飘来……

在我们当下,优秀的小说家有如繁花星辰。他们的小说不缺读者,销量很不错,出版社和编辑都愿意跟这样不会赔本,也不用耗费很大气力去搞宣发的小说家合作。像我这样的县城作家就很难了。在遇到读者之前,我们先得遇到编辑。一个小说家并不能把他的每本小说都写成“好小说”,他可能需要经过漫长地创作,在最好的时机遇到最好的故事,最好的故事遇到最好的叙述感觉……小说家需要有耐心,像修行,像朝圣。而好的编辑,需要从这位小说家的耐心中,比读者甚至是比小说家自己先看到他的可能性,让他在孤独的创作之路上感受到关怀,听到掌声,有信心和勇气继续往前。

此生有幸,我不止一次遇到鲸歌团队的编辑。

《千日旱》讲的是苦难和希望的故事。那么下一部小说讲什么呢?我想到了两个关键词,“信仰与背叛”。这部小说早在2007年就想动手写了。遇到地震,就搁置下来了。

在2019年,我决定把这部小说献给我的妻子。

我有个习惯,但凡遇到很不错的故事,我喜欢把它当做礼物,献给我的最亲近的人,以感谢这部小说在酝酿中他们给予的灵感,和接下里的漫长的创作中的支持。

《千日旱》是献给我的祖母的。我祖母告诉了我什么是真正的饥饿,以及怎么对付饥饿。就像我在很多小说里头都写到过,也在创作谈中一次次地讲,我的祖母具有怎样的对付饥饿的本事。我的祖母,在我的感觉中,看见任何东西,她首先考虑的,就是怎么来吃掉它,怎样让它成为喂养家人的食物。

《血与骨》的故事是这么来的——

生在大河两岸首富之家的安辰极,因为身上长有代表九五之尊、帝王之兆的七颗痣,从小就被视作天命之人,被寄托着拯救黎民苍生、重振破碎山河的希望。在长大成人迷茫之际,因为一本《放弃改良之幻想》的小册子,安辰极被共产主义之火点燃,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并带领年轻的革命者们,打响了大河两岸春荒革命暴动第一枪,却因叛徒临阵倒戈而失败,后被反动派捕获,为了自己的信仰慷慨赴死,年仅二十二岁。

数十年后,安辰极的遗腹子安重根长大成人,作为烈士的后代,为了祖国的安全、人民的幸福,毅然踏上战场,虽得以保全性命归来,却因在外貌和躯体上都遭受了极大伤害,变得面目全非。

革命信仰的血脉得以传承,本是一段堪为世人传颂的佳话,却因一个传言遭到了毁灭式的颠覆——

据说,当年遭受电刑罹难的并非安辰极,而是他的干爹黑脚帮帮头李铁脚板费尽心思安排的替身李马。如此一来,安辰极烈士从来就不存在,所谓的革命烈士的后代不过是替身李马的后人。质疑者以目击者的日记为据,安辰极的妻子田水的临终告白为证,言之凿凿。而这,是否就是真相?

因为发展需要,安辰极烈士墓将被动迁。动迁,就需要打开烈士墓。可一旦打开烈士墓,真相也就暴露无遗。

如果棺木里头躺着的不是安辰极烈士的骸骨,那么我们讲了这么多年的先烈故事,不就成了谎言么?

为此,有人提出了一条保护措施,就是坚决不准许打开烈士墓。如果非得打开,那就必须得采取保护行动。不能让烈士安辰极在人们的心目中死去,得让他永远地活着我们的心里,因为他代表着那段峥嵘的革命岁月,代表着美好的信仰……

那么,作为安辰极烈士的后人,又该怎么选择呢?烈士安辰极的孙子安昌黎以悲愤的声音告诉大家——

为什么不去相信安辰极呢?我们一直在表达我们是多么崇敬他,是多么感动于他的英勇事迹,是多么珍视他的精神,多么感慨他的伟大……只是,我们究竟真正地相信过没有?又相信了多少呢?

当我们质疑安辰极的时候,我们在质疑什么呢?当我们在采取这所谓的保卫行动时,我们又在保卫什么呢?

我有个朋友,原来在某个乡镇当党委书记。他的工作方法很简单,就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光荣作风,组织群众,相信群众,到群众中去,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讲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党员干部和老百姓成为家人,讲一家亲。

当他在会场上高呼“我们党员是人民的贴心人”“相信我们一定会开创出最美好的事业”“相信共产党”“共产党员先上”“共产党万岁”的时候,我听见很多人嗤笑,尤其是那些前来观摩的别的机关单位的共产党员和干部。他们是在嘲笑什么呢?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这些话了么?

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深入了很多地方去采访,见到了当年从战场上归来的英雄,见到了烈士的后人。我是非常清楚的,当年,我们的革命英雄,革命烈士,就是呼喊着这样的口号,冲向敌人的炮火,就是呼喊着这样的口号,走上刑场的。

我的这位朋友在那个乡镇工作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他就是运用那种简单的“共产党到群众中去”“党员先上”“一家亲”的工作方式,把那个乡镇搞得非常漂亮,没有上访,什么都是第一名,乡村就像公园一样美丽,人民群众团结和睦。他几乎能叫得出来那个乡镇所有老百姓的名字。他回去,当地群众跑到大路上去迎接他。

《山桃红》我写了三个家庭三个孩子的故事。这些人和事,基本都源于现实里的真人真事。

这部小说,我想好好地探讨一下“欲望与救赎”这两个词汇。

最令我心碎的是小说里那个叫“山”的孩子。因为家庭和环境的原因,他患有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他的一生,不仅要时刻提防心头的那只怪兽跑出来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还得和贫穷做斗争。

小说原型给我讲过这么一件事情。他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同寝室的同学喊他去吃饭,他不敢去,因为去了,就得凑份子。他没有钱。大家也都知道他穷困,就把吃剩下的饭菜带回来给他。为了报答,他就给大家洗洗袜子,做做卫生。

有一回,他吃了同学带回来的东西又吐又泻,还发高烧,浑身冷汗,肚腹痛如刀绞。根据医生的判断,怀疑是同寝室的同学对他做了什么,问要不要报警。他坚决予以否认,说我们亲如兄弟,不过是吃坏了肚子。老师问他调不调寝室,他坚持不。后来,同学们对他非常小心谨慎,还继续带东西给他吃,不过不再是剩饭剩菜,而是专门的小灶。

再后来,同学们陆续搬出去了,偌大一个寝室,空空荡荡就剩下了他自己。

毕业后,几乎没有人和他联系。

他跟我讲,越是饿得晕头转向,他越是清楚维护自尊的代价和结果将是什么。他必须要去相信他们的善良本意。生活已将他逼入绝境,他已失去了据守的地盘,没有多余的选择。如果他不相信善良本意,而进入恶意的泥淖,毁灭的不止是他,他将活得像头饿狼厉鬼,还有他的那些同学,可能下场也会很糟糕……他告诉我,尽管现在大家都没有联系,他坚信在良知和时间的驱使下,总有一天,他们会欢聚一起,他们会理解,会妥协,会和解。

因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山,看似自由之身,却时刻都在人性和兽性的边缘挣扎。所幸他遇到了老刑警队长弯刀。

老刑警队长弯刀,因为职业原因,见惯了太多的谋杀和血案,见惯了太多的禽兽不如的案犯,所以他非常清楚“一念成魔一念成佛”是怎样的选择和终将造成的结果。他在山的前半生中,充当的是山的精神教父的角色。弯刀临终之际,还对山不放心,他跟山讲——

你最好安静下来,像老僧参禅那样,面对自己的内心,搞清楚都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这其实是一个自我治疗的过程,也可能是你能给自己最好的最后的机会。

你必须利用好这个机会自我拯救,你已经站在罪恶的门槛上了。如果你觉得困难,就去看看心理医生,寻求专业的帮助。不管怎么样,你都要清楚地记得罪恶的定义和公序良俗的边界,纵使你的内心有无数丑恶念头在万马奔腾,也不可在行为上有半点逾越。

而且你要尽一切努力做到,一旦有违背社会公德,有违背公序良俗的念头冒出来,你都要警惕,并且赶紧地坚决地竖起围栏,毫不犹豫地掐灭它!这对你来说将是一场持久的战争。但你必须果断、勇敢地做那胜利的一方,因为你输不起。你一旦输了,你输的将是自由和尊严,那可是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

明白了吗?

如果你不明白,那么我索性把话给你讲清楚一点,如果你无法做到道德高尚,那么你起码可以做到自我善良,不要对这个世界造成伤害。你知道人与畜生的最大差别是什么吗?人有人性!人性里头天生也有一些恶,但是人能用自己的意志力将这些恶紧紧地封锁在欲望之下,不使它们像毒蛇一样的被放出来……

此外还有一个真实的案例。这个人,在小说里叫“树”,大树的树。现实生活中的他在报社当过记者。因为同为记者的原因,我们比较熟悉,算得上朋友。他待人极为热忱,温和谦恭,随时一张笑脸,跟人握手的时候,都会矮下半个身子。

2006年12月28日下午2时,射洪县汽车站内的一辆客车里,司乘人员在打扫卫生时,打开了一个无人认领的黑色密码旅行箱,赫然发现箱内竟装有一具女尸躯干……

通过排查,警方将此案与8年前一桩悬而未破的杀人碎尸案联系到了一起。而这两个冤死者生前都与“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便衣警察走向“树”的时候,他还在打印“寻人启事”,面对警察的问询,起初,他已然一张热情的笑脸。当证据摆出来后,他叹气道,“我一直在等你们呢”。

好长时间,我们都没有办法把那么一个文质彬彬,温和谦恭的人,与接连杀掉两个妻子,还残忍分尸的禽兽联系在一起。

在小说里,他是怎么反问审讯者的呢?

——你敢说你就从来没有想过要杀害你的妻子吗?一念都没有?当她唠叨的时候,你敢说你没有想过要扼住她的咽喉?站在绝壁上看风景的时候,你敢说你没想过从背后猛地一把将她推下深渊?穿行马路的时候,你敢说你没想过趁她突然一愣神,而大货车呼啸而来!当她害病哼哼唧唧的时候,你敢说你没想过她吃错药或者下不来手术台!算了吧,你现在是审讯者,你站在一个被道德和权力赋予的位置上,你是可以否认或者说不屑回应的,但你是男人,是男人都有杀妻的欲望!

在尼采的《善恶的彼岸》这本书里头,有句非常经典的话,现在被到处引用——

与怪兽搏斗的时候,要谨防自己变成怪兽,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在小说里,侦破过无数凶案惨案,对人性极为洞悉的老刑警队长弯刀有这么一句话:

如果一个人恶念丛生,却不去采取措施和手段铲除,那么恶念饲喂恶念,迟早有一天会生长出可怕的恶行。他还告诫我们,“怀中揣有火药,就不要靠近火焰,胸中藏有猛兽,就不要接近弱小。”

其实还有一部小说,名字叫《亡者书》。这个小说2011年出版过一次。后头每次想起来,都觉得不满意,觉得应该重写。于是在完成前头那三部小说后,2021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决定开始重写。

这部小说讲的“宿命”。

有那么一个家族,所有人都会在38岁死去。没有原因,就是活不到39岁。可是就这么一个短命者家族,却一代代延续到了现在。现在,死亡之期又将临近,新一代短命者决定终止香火的延续,可他偏偏又让一个女人怀了孕。

小说里头还有个作家。这个作家非常苦恼,因为他无法完成一部小说。刚开始还写得好好的,小说情节,故事,都挺好看,人物也鲜活。可这鲜活的人物,却总是无法遏制地毫无征兆地死去。

这个节骨眼上,他遇到了短命者家族的最后一个短命者。短命者给他出了个主意,你去寻找一位年岁足够大的老者,进入到老者的生活中,去观察他,去听他讲他的故事,然后把老者的故事写到纸上。当老者讲完故事,讲到他咽气,你的小说不就完成了么?

小说家还真就找到了一位年岁足够大的老者,他奇幻般的人生故事里,充满了苦难,每一个苦难都是充足的死亡的理由,可他偏偏就艰难地活了下来,因为他看见了希望在遥远之处,虽然足够远,但是他完全相信自己,可以抵达!

这个小说重写到了一半,就写不下去了,因为里头有几个问题还思考不透。我准备好好学习几年,再来重写。不然,现在就是“信仰四部曲”了。

为什么最后会叫“信仰三部曲”呢?我觉得,我们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人有信仰,我们不是靠动物本能活着的,我们是靠“看见前方,选择相信”,走完我们一生的。

这个世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向上的,是真善美。不管是士兵还是农民,是穷人还是富翁,是病榻上奄奄一息的绝症患者,还是奔跑在赛场的运动员,只要胸口里还有一口气,眼睛里还有一丝光,我们都能感受并且相信那巨大的力量。那种力量,我觉得,就是我们的信仰!

比如我自己,我的信仰就是文学。我就像《亡者书》里头那位老者,我人生经历辍学、下矿井挖煤、被沉重的庄稼地压得死去活来,以及各种不公,但是我的心头始终揣着“文学”这个信仰,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折磨,都没有把它放下,稳稳当当地供奉在那里。

我相信文学可以拯救我。

我一个初中两年的辍学者,在贫困的乡村靠阅读《毛泽东选集》学习修辞语法,靠背诵《四角号码辞典》积累词汇,就是因为心头有一个“将来一定要写书当作家”的不屈不死的梦想,两眼看着远方的光芒,两腿泥浆地走出村庄,走向城市,走向稳固的书桌,开始我的创作。从一部小说到下一部小说,稳稳当当地就像攀登者的脚步,我不在乎有多少掌声,我也不计较什么得失,我只想继续写,写我觉得该写的,写那些必须要写的。写出来了就是胜利。我希望如此过完我的一生。临终之际,我可以毫无遗憾地讲,我的一生,是文学的一生。

这一生中,我一刻不停地用文学结构着我的生活,也在一刻不停地用文学理解和表达着我的世界!我以文学为工具去努力“相信”,也在文学的天空下竭尽全力地去“质疑”。我不知道在我的故事里满怀欣喜地迎接了多少人的新生,也没有统计出在笔头子下面心硬如铁地杀死了多少人。我总是感动,老爱流泪,又总是面无表情地看透绝望。我在破坏,也在建构,我就是如此矛盾,我又是那般容易妥协。

因为文学,我才敢说,“此生值得,人间值得!”

(因讲稿太长,选摘时略有删节)

我们拥有同样的音频和心跳

扫二维码关注

四川人民出版社·文学出版品牌

初审:王 雪

复审:王其进

终审:黄立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果然不出中国大陆所料:48小时内,台当局的两大帮手都浮出了水面

果然不出中国大陆所料:48小时内,台当局的两大帮手都浮出了水面

议纪史
2025-11-07 15:40:03
中国10月出口增速转负

中国10月出口增速转负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7 22:34:16
以色列下令彻底摧毁加沙隧道:被困地道中的哈马斯永远出不来了

以色列下令彻底摧毁加沙隧道:被困地道中的哈马斯永远出不来了

桂系007
2025-11-07 16:23:21
女子上山采摘被黑熊扑咬!黑熊见她不再动弹后才离开,家属回应

女子上山采摘被黑熊扑咬!黑熊见她不再动弹后才离开,家属回应

潇湘晨报
2025-11-08 14:56:15
曾医生和副院长的视频已传到了外网,网友透露更多内幕

曾医生和副院长的视频已传到了外网,网友透露更多内幕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7 11:06:49
荷兰服软,中国芯片恢复供货,台媒:荷兰这一跪,承认全面败北

荷兰服软,中国芯片恢复供货,台媒:荷兰这一跪,承认全面败北

王姐懒人家常菜
2025-11-08 01:32:44
北京警方:陈某造谣理想汽车充“劣质电”引发自燃,已被抓获

北京警方:陈某造谣理想汽车充“劣质电”引发自燃,已被抓获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7 14:26:39
不装了?面对解放军武力夺台,郑丽文语出惊人,喊出“武力保台”

不装了?面对解放军武力夺台,郑丽文语出惊人,喊出“武力保台”

赵钇是个热血青年
2025-11-05 17:29:23
马斯克可能真觉得,造车没意思了。

马斯克可能真觉得,造车没意思了。

差评XPIN
2025-11-08 00:04:08
赵鸿刚被禁赛半年,剩余5场比赛全部取消,伤势比想象的严重很多

赵鸿刚被禁赛半年,剩余5场比赛全部取消,伤势比想象的严重很多

新游戏大妹子
2025-11-08 13:08:22
Wifi电话要来了,不用手机信号就能接打电话,号码显示你的手机号!

Wifi电话要来了,不用手机信号就能接打电话,号码显示你的手机号!

通信老柳
2025-11-07 17:00:03
老人“黄金体重”已公布!不是120斤,而是这个数,越接近越健康

老人“黄金体重”已公布!不是120斤,而是这个数,越接近越健康

牛锅巴小钒
2025-11-08 15:12:22
老板退休时把旧奥迪6万卖给我,半月后车爆胎,取备胎时却愣住了

老板退休时把旧奥迪6万卖给我,半月后车爆胎,取备胎时却愣住了

罪案洞察者
2025-10-15 09:59:22
49岁经理被调岗看门,当晚退出微信群,次日领导找遍10个经销商

49岁经理被调岗看门,当晚退出微信群,次日领导找遍10个经销商

兰姐说故事
2025-10-17 20:05:03
阿媒:迈阿密国际计划用梅西的名字命名新球场,以此向他致敬

阿媒:迈阿密国际计划用梅西的名字命名新球场,以此向他致敬

懂球帝
2025-11-08 11:10:34
京东徐雷接替李明岗位?魏翊东:此时此刻两位都不知道安排

京东徐雷接替李明岗位?魏翊东:此时此刻两位都不知道安排

懂球帝
2025-11-08 16:37:02
广东一保安和AI聊天近6个月,打印出50万字聊天记录要讨说法:我以为它说的话、发来的签约协议都是真的……

广东一保安和AI聊天近6个月,打印出50万字聊天记录要讨说法:我以为它说的话、发来的签约协议都是真的……

观威海
2025-11-07 18:22:03
《西游记》沙僧扮演者刘大刚先生因病去逝,剧中数位演员已永远离开

《西游记》沙僧扮演者刘大刚先生因病去逝,剧中数位演员已永远离开

潇湘晨报
2025-11-07 18:49:54
Meta去年靠诈骗广告赚1140亿,日推150亿条高风险内容

Meta去年靠诈骗广告赚1140亿,日推150亿条高风险内容

潇湘晨报
2025-11-08 11:23:12
南海的仗大概率已打完!中业岛的菲律宾驻军,连吃饭喝水都需审批

南海的仗大概率已打完!中业岛的菲律宾驻军,连吃饭喝水都需审批

诗意世界
2025-11-07 15:32:14
2025-11-08 18:07:00
鲸歌
鲸歌
我们拥有同样的音频和心跳
395文章数 4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世界最高的教堂封顶!高迪设计,建了143年

头条要闻

英媒抛出谬论:中国的空气质量改善 加速了全球变暖

头条要闻

英媒抛出谬论:中国的空气质量改善 加速了全球变暖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手机
艺术
教育
亲子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大疆 Pocket 4 云台相机新照片流出:机身更纤薄

艺术要闻

世界最高的教堂封顶!高迪设计,建了143年

教育要闻

一道初中化简,学会方法太easy

亲子要闻

当你孩子满嘴网络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