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请回答,上海1994

0
分享至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陆杰先生授权本号刊登,在此特别鸣谢;

图片版权均归陆杰先生所有,侵犯版权必究。

本文作者 / 顾 筝

一月份立新年flag的日子还近在眼前,2024年已走到了最后一个月。 时间转眼而过。可能在一些人看来,30年前的上海也近在眼前。 那一年发生的事,你还记得吗?

01

2024年的冷空气力道不够。

按照气象学标准,“立冬”之后,连续5天日均气温低于10℃即可判定为入冬。11月底,上海开启第一波入冬冲刺,但是连续4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之后,最后一天功亏一篑,首次入冬失败。

时间倒回30年前,1994年的12月也不冷。

1994年12月24日的最高气温达到16.6℃。气象专家介绍说:“上海进入隆冬的步伐似乎放慢了20天左右。”

1994年12月24日的天气预报

不止是当年年底不冷,年初冷意也不强。

即使是进入了一年中最冷时段的“三九”天,当时上海还几乎没有隆冬严寒的迹象,平均气温高出常年3℃。

1994年城隍庙元宵节庙会

看市民穿着,可知当天并不太冷

暖冬迷雾,1994年1月初开始,连着两三场大雾,而1月8日凌晨的那一场最大,连续三天没有消散。

和1987年因为大雾酿成陆家嘴摆渡口踩踏伤亡事件时不同,1994年的上海,浦东和浦西的交通并不是只有黄浦江摆渡这一种方式,南浦大桥、杨浦大桥、过江隧道都已建起。所以在浓雾“警报”响起时,全市21个摆渡口关闭。

交警大队出动

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楼文彪摄

在浓雾将车辆和行人吞没的大桥上,执勤的民警及武警三五步一岗,用自己的身体将机动车与行人、自行车分隔开,同时用哨声引导车辆和行人前进;隧道口,大卡车输送自行车及行人过江;退休的阿姨爷叔手执红旗协助民警指挥路口的自行车及行人通行……

在这一场浓雾考验中,除了曹安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外,市区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

等到大雾散去,站在外滩,会看到浦东的天际线有了巨大的变化。

1994年,是邓小平同志对上海提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要求的第三年,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建造,俨然就是大变样的具象表达。

东方明珠改变了浦东的高度

在东方明珠电视塔升至212米的时候,创下上海开埠以来最新纪录——浦东建筑高度首次超出浦西

在它最终落成的时候,高度为460米,当时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1994年的国庆节,它成了上海“最靓的仔”,身上张满彩灯,熠熠放光,与外滩夜景遥相辉映。

这一年,金茂大厦桩基工程也顺利竣工,它是当时上海在建高楼之最,总高度420米。金茂大厦后来和两名后起之秀组成了“厨房三件套”,成为游客来上海必举起相机的地方。

只有“明珠”,还没有“三件套”

有了高度,还有长度。

这一年,上海地铁一号线全线贯通。在前一年的5月28日,地铁一号线南段试运行。虽然只有徐家汇到锦江乐园这几站,但市民热情很高,纷纷前往试乘。

1994年12月,经过万余名建设者5年的努力,地铁一号线全线建成开通调试,全长16.1公里,从锦江乐园直通到上海火车站。

全线贯通后的一号线

聪明的房地产商也紧贴地铁热度,“地铁一号线何处房价最低”、“某某园位于上海地铁一号线旁”这样的广告语频繁见诸于报端。

这一年,地铁二号线的建设,也提上了议事日程。30年过去了,地铁在上海人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上海地铁运营线路共20条,共设车站510座,运营里程共837千米(含磁浮线)。

向地下延伸缓解了当时上海部分的交通压力,但还远远不够,要向空中延伸。

1994年12月7日

内环高架通车典礼

1994年12月7日, 上海内环线工程全线通车,全长48公里,浦西段近30公里。内环线浦西段的双向四车道对于负载现在早晚高峰的车流已力不从心了,但它在当时是中国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

02

这一年,上海的城市面貌变化还在别处。人民广场的焕新工程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争取在当年国庆节时以国际大都市中心广场的风范展现在世人眼前。

人民广场焕然一新

1994年,上海博物馆新馆拆下脚手架,在人民广场展露新姿。现在这座以“天圆地方”理念而建的建筑被人们称为老馆,更新更大的上博东馆在浦东建成。

这一年,大剧院也正式开工。即使它有3000个座位,但在音乐剧《悲惨世界》来上海演出时,演到最后第21场,依然无法满足观众的热情,最后大剧院首次出售站票——在台阶上给观众安插座位。

大剧院开工

这一年,在西藏中路和武胜路路口的黄金地段,竖起了一块超大屏幕,所在建筑高34米、宽22米、屏幕面积达309平方米,当时是上海最大的电子显示屏。

建造的初衷是,可以成为上海宣传建设成就的一个新颖窗口,但没想到,它成为了上海人约会的首选地。说上一句,“老地方,人民广场大屏幕下碰头”,基本上就不会把人丢掉。

大屏幕成了低清视频中的回忆

大家要靠显著的地标来确定见面的地方,是因为这一年,手机还没有普及。那时的移动通讯工具是BP机和大哥大,虽然大哥大是大户标配,拿着神气,但是接通率低,被用户形容为“高级玩具”。

有大哥大和BP机,绝对是大户

1994年2月,在上海长途电信局的努力下,“大哥大”接通率才有明显回升。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大哥大劣势不少,模子大信号差,但在当时价格可不便宜,1994年的广告推出了一家通讯公司售卖大哥大的信息,显示手机全套价格为8888元,登记入网等费用5000余元。黄牛更是搅局,可以把价格开到2、3万。

有只大哥大很神气

以当时上海人平均年收入7000多元的水平来说,大哥大只能是宝总之流才买得起。

还好丰俭由人,普通上海人也可以有一些时髦的消费。

有提供化妆美甲服务的美容院

1994年,“钟点工进入普通人家”成为了新闻,对一些双职工家庭来说,傍晚时候请2小时钟点工,帮忙完成做饭、接孩子的任务,是帮了自己大忙,而一个月100多元的费用,也算是能承受。

这一年,又有两家银行发行信用卡,加上之前所发的信用卡和储蓄卡,上海的“电子货币”增至10只,持卡人数超过100万。

那个时候还面临着各家银行所发卡自成体系,互不通联的问题,在当时,是怎么也没法想到,30年后,根本就不用带着现金和银行卡,只要携带一个手机就能到处消费的场景。

麦当劳叔叔来了

这一年,麦当劳在淮海路光明邨的一楼开出了在上海的首家餐厅,而这一年,已经是肯德基在上海开店的第五年,它在浦东南路东昌路口开出了浦东第一家。

由于套餐在当时尚属“奢侈品”,所以虽然肯德基已在上海开出首店多年,但第一次去麦当劳消费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上海市民出了洋相。有人会说“来个麦当劳”;还有人按照中餐思维,带着钢宗镬子来排队。

肯德基人民广场店

上海人总是爱赶时髦的,前申花球员谢晖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自己经常和吴承瑛一起去麦当劳。

03

谢晖正是1994年加入申花队的,1994年1月,申花足球俱乐部宣布,经过双向选择,22人正式加盟申花足球队,这支队伍的平均年龄为23岁,比历届上海队都要年轻。

这支队伍的主帅是徐根宝,他带领着申花队经过一年的比赛,取得了当年甲A联赛第3名的成绩。

12月,申花足球俱乐部决定续聘徐根宝为1995年度申花队主教练,当时徐根宝给自己定下军令状:如果1995年他完不成前3名的任务,他就将“自己炒自己的鱿鱼”。

徐根宝和小将们

没想到,他超额完成自己的KPI,1995年申花队在联赛中创下十连胜的佳绩并提前两轮夺取甲A联赛冠军,当时,上海虹口体育场全场沸腾。

当申花队战胜泰山队稳获95甲A冠军后

队员们冲出场外

兴奋地将徐根宝抛向空中

/周国强摄

1994年,另一个更大的体育场计划开工建设,它就是最终于1997年建成的上海体育场,上海人更爱直白地叫它“八万人”,但实际上它的座位数量是72000个。

体育精彩,文艺也丰富。

VCD播放器流行

卡拉ok走进普通家庭

1994年,《智力大冲浪》开播,截止到它停播的2006年,一共陪伴了上海观众12年。

在这档综艺节目中,有很多上海人的集体回忆,被外景主持人在马路上随机拦下来提问的“街头福星”、主持人林栋甫与和晶的“姜胡同话”、少儿节目主持人豆豆客串的小品,以及每次必定会“七里传到八里”的“拷贝不走样”等等。

《智力大冲浪》有很多主持人小品

在电视还是上海人主要娱乐项目的1994年,一部现象级的电视剧已完成了制作,并进行了试映,计划在1995年播出。

这就是本号一直在研究的《孽债》,在当时的试映会上就得到了一致好评,参加看片的影视界、新闻界人士还有不少被感动地留下热泪。

《孽债》剧照

等到1995年1月份播出之后,每天晚上8点05分,《孽债》在当时的八频道准时开播,这时候上海的马路上、公交车上几乎空无一人。因为大家都在家里看《孽债》,甚至有饭店把电视机搬到了大堂。

《孽债》一点都不悬浮,它忠实地记录下了1990年代上海的风貌。

1990年代的上海生活

导演黄蜀芹在2009年回顾拍摄《孽债》的初衷时曾说:“那个时候,我清醒地感觉到时代大变革快要来临了,上海市区的许多老房子被推倒了,上海的生存环境,将近七八十年,甚至于一百年的历史文化、城市文明,应该通过影像抢下一些留作历史记忆的镜头。

感谢《孽债》把1994年记录了下来。

更多上海故事,点击下方

写稿子:顾 筝/

编稿子:小泥巴/

拍照片:陆 杰/

拍视频:姚祖鸿/

写毛笔:杨 卓/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骗婚女子请演员扮父母、买假金条假存款单,受审仍不悔罪:不退赃不要谅解

骗婚女子请演员扮父母、买假金条假存款单,受审仍不悔罪:不退赃不要谅解

上游新闻
2025-11-18 21:13:06
20岁四川音乐学院王璇媛确诊癌症,长得漂亮成绩好,因起红疹确诊

20岁四川音乐学院王璇媛确诊癌症,长得漂亮成绩好,因起红疹确诊

180视角
2025-11-18 15:01:57
中组部:公职人员退休后未经批准经商(包括当律师)的,不再保留党政机关退休金等待遇

中组部:公职人员退休后未经批准经商(包括当律师)的,不再保留党政机关退休金等待遇

新浪财经
2025-11-18 12:46:38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云鹏叙事
2025-11-16 15:18:51
证监会出手!300730,被立案!

证监会出手!300730,被立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20:35:09
广东模特冠军诞生!你还敢嘲笑辽宁吗?

广东模特冠军诞生!你还敢嘲笑辽宁吗?

麦杰逊
2025-11-18 11:33:20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小徐讲八卦
2025-11-17 07:29:28
Anthropic CEO:最快明年,一半初级白领下岗!失业率将达10%-20%

Anthropic CEO:最快明年,一半初级白领下岗!失业率将达10%-20%

新智元
2025-11-18 20:18:54
上海赴日男子在日媒前声称,不在乎政府的呼吁,花钱是自己的自由

上海赴日男子在日媒前声称,不在乎政府的呼吁,花钱是自己的自由

我心纵横天地间
2025-11-18 19:01:13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

新京报
2025-11-18 16:23:55
这菜再贵也要吃,现正大量上市,通便排毒、杀菌消炎,别不懂吃!

这菜再贵也要吃,现正大量上市,通便排毒、杀菌消炎,别不懂吃!

阿龙美食记
2025-11-17 13:59:43
“内部信”风波后,俞敏洪连发10条南极旅游视频,旅行社:该行程20天人均花费30万元

“内部信”风波后,俞敏洪连发10条南极旅游视频,旅行社:该行程20天人均花费30万元

极目新闻
2025-11-18 14:06:30
解放军说出日本最悲惨的下场,中国不介意把日本变成主战场

解放军说出日本最悲惨的下场,中国不介意把日本变成主战场

孔孔说体育
2025-11-17 10:39:24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若敢走错半步,将被万枚导弹轰炸成渣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若敢走错半步,将被万枚导弹轰炸成渣

标体
2025-11-14 19:47:19
苏宁系38家公司重整表决再延期:超两千亿债务待解,草案称张近东夫妇需承诺个人资产全部注入信托

苏宁系38家公司重整表决再延期:超两千亿债务待解,草案称张近东夫妇需承诺个人资产全部注入信托

澎湃新闻
2025-11-18 21:14:35
九地政府主要领导调整

九地政府主要领导调整

上观新闻
2025-11-18 18:08:07
速报 |高市早苗正考虑12 月 26 日参拜靖国神社

速报 |高市早苗正考虑12 月 26 日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评论
2025-11-18 08:49:50
外卖为什么突然没单了

外卖为什么突然没单了

大嘴説
2025-11-17 11:29:20
300个娃,“中国首父”的瓜彻底藏不住了!

300个娃,“中国首父”的瓜彻底藏不住了!

深蓝财经
2025-11-17 19:18:30
牛!28岁樊振东把中国前3赢了个遍 挺进男团决赛+2天后再战王楚钦

牛!28岁樊振东把中国前3赢了个遍 挺进男团决赛+2天后再战王楚钦

风过乡
2025-11-18 21:05:04
2025-11-18 22:04:49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incentive-icons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魔都轶事,一一道来
425文章数 32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被问对中日外交官员磋商是否满意 刘劲松:当然不满意

头条要闻

被问对中日外交官员磋商是否满意 刘劲松:当然不满意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健康
旅游
房产

秋天穿衣暂时没灵感?赶紧看看这27套穿搭,舒适自然又大方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旅游要闻

中国雪乡景区开园迎客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