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出租车从业人员
都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
自己的新能源车在保险方面频频遭拒
不仅商业险的保费贵、续保难
甚至连监管部门明确要求
不得拒保的交强险
也可能遭遇"隐形拒保"
以上海英吉出租车公司为例
其旗下有约700辆纯电出租车
其中12辆保险已到期
企业负责人最近打了几十个电话
没有一家险企愿意
承接这些车辆的第三方商业险
英吉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保险公司说现在电车的理赔率太高,
他们做了就亏本。”
图片来源:新闻坊(下同)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
不少出租车驾驶员都表示
打了好多保险公司电话依然遭拒
因为“新能源车出保率高”
有司机表示,如果没有保险
自己每天要损失四百左右
“没有保险谁开”
事实上, 为了规范新能源车险市场,今年1月18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向各财险公司下发通知,要求商业保险公司不得拒保交强险,商业险则愿保尽保。尽管如此,有些险企依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出租车从业人员杨先生告诉记者, 自己曾经把三辆车一起开到保险公司指定的验车点核保,结果后台操作人员表示,只能给其中一台车承保交强险,让杨先生把另外两台车开回去,“他们可能也是想让你知难而退。”
其实,新能源车主
购买车险遇到障碍的情况
早在去年12月就已频频发生
当时,三星财险公司电话客服对媒体表示
所有新能源车险业务都不做了
“这块亏损太严重了”
平安车险电话客服
也持相同的说法
“燃油车说难听点你碰擦
单独的零部件,该多少钱就多少钱
新能源碰擦不止坏一个零部件
它整体都坏,金额会更高
新能源车险板块都不赚钱
全部亏钱,能不做就不做”
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
商业险平均保费达4003元
而燃油车仅有2316元
新能源车险平均赔付率接近85%
业界综合成本率超过120%
甚至有的险企高达160%
新能源车险业务亏损压力较大
确实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事实
今年9月27日,金融监管总局 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表示, 金融监管总局将以新能源车险为切入点, 持续推进车险综改。
具体来看,将研究优化新能源车险 自主定价系数的范围, 探索家用车和网约运营的组合产品, 探讨高赔付车辆风险的分担机制, 着力解决当前的头部难题。 同时,通过回溯数据优化新能源车险费率, 会同相关部门推进信息共享, 推动降低新能源车险运行成本。
新能源车出险率高、 赔付成本高等情况, 与其车辆特性和驾驶习惯等因素有关。 要解决其“续保难”的问题, 可以尝试从扩大车险自主定价系数区间、 优化调整基准费率、 降低整体赔付率等方面入手。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保险
研究所所长粟芳表示
从保险的标的来看,新能源车
增加了电机、电池、充电桩
这三个在燃油车中是不存在的
必须基于大量的数据算出
一个合理的出险概率
再基于此得到一个更科学合理的保费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
比起拒保,保险公司可以选择
涨价到他们认为合理的价格
此外,开车习惯差、风险大
也可能是险企拒保的因素之一
你是新能源车主吗?
你有遭遇被拒保的情况吗?
本文综合 自:新闻坊、看看新闻KNEWS、微观上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