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中医院骨外科发生了一幕感人至深的场景,祖孙三代手捧一面印有“医德医风医术样样皆高、视病人如亲友三代感恩”的特殊锦旗,满怀感激地送到了医护人员的手中,用这种最传统而真挚的方式只为向一位德技双馨的医生和他的团队表达他们最诚挚的谢意。
这位备受赞誉的医生是赣县区中医院副院长、骨外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周亲明,他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成功救治了这一家人中的重病患者。据了解,2018年至今6年间,他们一家祖孙三代因患不同类型骨科疾病,均指名要找周亲明医师为他(她)们诊疗并康复,周亲明调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这是一段跨时6年余的感人故事,同时也跨越祖孙三代人的医患真情,这祖孙三代的四个故事是医患之间信任、友好、和谐的最好诠释。
故事一:孙子李某26岁,2018年11月因车祸导致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及右耻骨下支骨折,当时周亲明在赣县区人民医院担任骨一科副主任,经综合评估,李某的腰椎为稳定性骨折且无神经损伤,决定采取保守治疗,通过卧床休养、用药等促进骨折的愈合。因为对医学常识的不懂和疾病痛苦的困扰,李某曾多次与周亲明沟通交流,手术治疗效果是否会更好、更快,周亲明每次都耐心解释与回应,并详细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述每一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给予最优、最恰当的治疗方案。李某告诉笔者,周亲明一直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理念,待病人如家人,无论住院还是出院后,都一直都很关心他的身体恢复情况。
故事二:父亲李某某63岁,2019年在家不慎摔倒导致多处肋骨骨折,同时合并肺部感染,当时他第一时间想到要找周亲明医师给他治疗,他非常相信周亲明,他说:“把我的父亲交给周医师,就好像交到亲人手中,住院期间,他对我父亲的病情非常关心,一天至少查两次房,通过精心治疗,我父亲很快出院了。”
故事三:叔叔李某某60岁,2024年3月因不小心在高处摔落导致肋骨骨折,电话联系周亲明医师后,才得知他已经调到赣县区中医院工作了。周亲明医师了解情况后立即为患者安排入院救治,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提示肺挫伤、脾破裂出血,周亲明立即联系上级医院的专家安排急诊手术,时间就是生命,经过抢救,挽回了叔叔的一条生命。
故事四:奶奶陈某某88岁,2024年5月意外摔伤,孙子李某打电话给周亲明反馈奶奶情况,考虑奶奶高龄,来医院不方便,周亲明便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自己开车到沙地镇为李奶奶诊断,详细耐心地讲解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优缺点,家人考虑患者年纪大,手术风险高,综合考虑后予以保守治疗。
李奶奶后因长期卧床导致腰背部、骶尾部压疮,李某还是找到了周亲明,他完全信任周亲明的医术能将自己的奶奶治好,2024年8月5日李奶奶住到赣县区中医院接受治疗。住院期间,周亲明经常看望患者的情况,给予最优的治疗方案,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护士人员每天要给奶奶擦洗身体,确保干净卫生。患者及家属对周亲明医生的精湛技术和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对赣县区中医院有温度的服务赞誉有加。经家人商量,决定出院后为周亲明及医护人员赠送了一面特殊锦旗表示他(她)们祖孙三代的感谢之情。
患病是不幸的,但是遇到德技双馨的白衣天使又是患者不幸中的万幸。李某在从当病人到当患者家属的4次经历中,感受到赣县区中医院骨外科全体医务人员为患者全心全意地治疗及精心照护。在送锦旗的现场,老人的子女激动地说道:“周亲明医师不仅医术高超,更是我们心中的天使,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医者仁心的温暖。他们对待患者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我们全家三代人都铭记在心,他让我们重新看到了健康的希望,让我们的家庭再次充满了欢声笑语,非常感谢周医师。” 而老人的孙子也表示,看到奶奶重新恢复健康,他对医护人员充满了敬佩,立志将来也要成为像他们一样有爱心、有担当的人。
一段时跨6年余的缘分,一场跨越祖孙三代人的相遇,更是一次次托付生命的信任。时间在变、地点在变,唯一不变的只有那份弥足珍贵的真情。周亲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为医疗行业树立了榜样,也激励着更多的医护人员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付出最大的努力。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像他这样的优秀医生,为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让社会充满温暖与关爱。(谢凌芳、钟兆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