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消息,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去世,享年98岁。
图源/央视新闻
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李政道,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男,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中国上海市,祖籍江苏苏州。1943年至1945年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入读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1950年6月获博士学位。
1950年至1953年在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
1953年至1960年历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60年至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4年当选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学讲座教授,1983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全校讲座教授。1984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名誉教授。曾任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宁发文悼念
8月5日,据《新华每日电讯》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宁发文悼念:“巨星陨落,李政道先生千古。”
图源:相关人士社交媒体账号
曾和杨振宁教授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和杨振宁1957年在普林斯顿 图源:央视新闻
据北京大学官网介绍,李政道在粒子物理理论、原子核理论和统计物理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1954年,提出“李模型”,对探讨量子场论基本问题起到重要作用。
据澎湃新闻梳理,作为重要的划时代贡献,李政道发现了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和杨振宁教授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在弱相互作用研究领域还做出了二分量中微子理论、弱相互作用的普适性、中间玻色子理论以及中性K介子衰变中的CP破坏等重要研究成果;在统计力学方面,和杨振宁、黄克孙合作对多体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70—80年代,创立了非拓扑性孤子理论及强子模型,提出了量子场论中的“李模型”、“KLN定理”以及“反常核态”概念等。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政道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G. Bude奖章(1969)、伽利略奖章(1979)、意大利最高骑士勋章(1986)、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995)、纽约市科学奖(1997)、中国政府友谊奖(1999)、日本旭日重光奖章(2007)等;入选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最有影响的海外专家(2009)、中华文化人物(2015)。当选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意大利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来源:央视新闻、《新华每日电讯》、北京大学官网、澎湃新闻
SFC
本期编辑 江佩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