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 不信 不转账
“暑假期间莫大意,娃儿游戏有陷阱,道具装备藏猫腻,充值中奖套牢你,支付密码要保密,切勿告诉任何人……”7月18日上午,息烽县公安局西山派出所民警驾驶巡逻车在村里进行巡防工作,随车喇叭播放着防诈提示,同时,村警务服务群发布防诈提示。
“假期来临,骗子盯上暑假爱玩网游的学生,我们也编了一段顺口溜提醒。现在诈骗花样层出不穷,我们的防范意识也要与时俱进。”西山派出所社区民警杨记介绍到。
西山镇下辖13个自然村,常住人口19309人。截至今年7月,西山派出所多管齐下,实现辖区电信网络诈骗刑事案件“零发案”的治理目标。“零”发案的背后,是西山镇紧抓“基层治理”这个关键,依托党委政府领导,民辅警齐心配合,将反诈宣传作为党纪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结合辖区实际,因地制宜,有力守护了群众的钱袋子。
党建引领
建强反诈“硬队伍”
多方联动聚合力。充分发挥镇党委、镇政府的统筹领导作用,整合驻村干部、村居干部、公益性人员、志愿者、网格员为主的基层力量,建强了一支党政主导、公安牵头、综治助力、乡村参与的四方力量,成为群众家门宣传防范24小时在线的“防电诈”主力,构建“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工作新格局。
背包警务
走出反诈“硬功夫”
7月17日上午,西山镇柏香山村公交车站牌下,几位村民正围坐在一起乘凉聊天,“手机经常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话,说得活灵活现,以前搞不明白,差点上当,得亏派出所社区民警和警务助理时不时向我们宣传防诈知识,我们一个个都练就出识诈慧眼,由“被动防骗”到“主动识诈”,每个人的荷包都被捂得紧紧的。
西山镇将辖区13个村划分为32个“大网格”,社区民警、警务助理和网格员依托“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万警进万家”等活动,采取“耐心讲+持续提醒+广泛宣传”背包警务相叠加的方式持续开展防诈宣传,反诈知识覆盖西山镇每个村组,深入人人心中,全镇形成“人人懂反诈、人人会反诈、人人参与反诈”的全民反诈氛围。
“婆婆嘴”
叨出反诈“硬实力”
柏香山村的熊阿姨是留守老人,子女不在身边。警务助理郑发均隔三差五就上门看望老人并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时时事事“唠叨”让熊阿姨倍感温馨。事实上,这样的“唠叨”如今已成为常态。“胡会计,最近冒充领导诈骗警情高发,注意防范啊!”“小张,最近刷单诈骗高发,你们在家带娃做兼职要警惕呀”。西山派出所社区民警和警务助理不仅依托宣传单、宣传横幅、电子屏等传统宣传形式,还采取小喇叭、小广播等“土”办法,用接地气的群众语言讲解防骗防诈知识。
“就是要通过这种“婆婆嘴”式宣传,反复讲解,让老百姓都了解电信诈骗,才能让群众自我防范电信诈骗的发生”。西山派出所民警说。
紧急拦截
筑牢反诈“防火墙”
“西山辖区蔡某某注册的电话号码疑似正在遭受冒充客服的诈骗,请西山派出所迅速联系本人核实情况,确保群众财产安全。”2024年6月12日10时许,县局侦防中心推送一条国家反诈中心下发的指令。社区民警杨记一边赶往其家中,一边要求警务助理赶到蔡某某家中劝阻,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警务助理到达蔡某某家中,而蔡某某正在向诈骗分子提供银行卡等信息。
“要不是警察及时赶到,那我的损失就大了”。想起自己被一个陌生电话左右行为的经历,蔡某某至今心有余悸。
通过“面对面、点对点、实打实”核查劝阻,引导当事人不转账、不汇款,避免经济损失。据统计,2024年以来,辖区群众接到涉诈电话约有500余次,大部分电话被群众主动识别,亦或被民辅警提醒识破,资金预警见面劝阻率达100%。
“预警止付+事前拦截”犹如在群众和诈骗分子之间设置了一道“防火墙”。反诈工作重心由“事后打击”向“事前预防”转变。反诈工作成效转化为群众看得见的安全感。
签 发:杨 文
审 核:任 珂 付春华
编 辑:唐 平
来 源:息烽县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